第614章 史上最严格监考(最悲催考生)
顾治一只手背在身后,晃晃悠悠的走了下来,第一个就走到了顾徽的那里。
瞧着最上方的题目,他挑了挑眉头。
“论改革之可行性?”
众人将目光看了过来,却又不敢向顾治一样毫不顾忌的走下去看。
皇上此举他们也知道,只是想要知道考生和他们背后势力的站队,或许能从中找出一两个可用的人才。
改革题目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已,他们不信能够年纪轻轻考上会元的顾兰庭会写出什么花来。
他不选择站队,反而是论改革的可行性?
文阁老偷偷的看了一眼奋笔疾书的文渊,摸了摸胡子。
他倒要看一看,这个改革有何可行性之论。
如今顾徽才写出来五六行字,并没有输出什么观点,顾治也并不着急,看了一会儿,又晃晃悠悠的跑到了其他考生那里。
“雨露均沾”,不叫那一群老家伙们注意到什么。
可如今的考生,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像顾兰庭那样把皇上视之为无物的。
有一些考生在皇上走到的时候,手哆哆嗦嗦的不敢下笔,更有一些人脑袋当即空机,连自己想要写什么都不知道了。
“嘶!”
一位穿着青色衣服的考生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的试卷,刚才他只注意皇上去了,下手有些重,都写了好几段的卷子沾上了墨点,就此报废。
“啧啧!”
顾治摇了摇头,挥手示意站在一旁的太监再给他多拿一张纸过来。
也不顾考生感激的眼神走到了一边。
一旁的大臣摇了摇头。
【这样的心理素质,做官可不成呀。】
众所周知,大盛朝官场就是第二个菜市场,文人一言不合对着鼻子骂,武将若是观点不一,下朝直接约到决斗场决一胜负。
也正是因为这样开明的气氛,大盛朝这些年在文坛上的成绩才越来越好,比起一向文风鼎盛的西安来说也不差什么了。
在如今这个时代,徐子清这样嘴贱能怼的人,却是最受文人欢迎和崇拜的。
?(ˊwˋ*)?
顾治一边走着,时不时的点点头摇摇头,众人跟随着他的动作捏紧了心,得到了肯定的考生们自然是像是被打了兴奋剂一样,整个人都精神了一倍。
而是被否定的考生面如死霜,有些心态好的还能提起笔来继续作答,而一些心态不好的,连接下来想要说什么都忘了。
徐子清站在上面颇有兴致的观看着,忍不住感慨了一声。
“回想到从前,还真是有种恍如隔世之感,陆大人,你说呢?”
陆言良回过神来点了点头,当时他作为考生在台下写策论,那小丫头突然闯了进来,坐在上面看他考试。
如今才过了多久,已经成了他在上面,看着这小丫头考试了。
苏阁老看着站在一起格外年轻的两人,有些感慨的摇了摇头。
“如今这些新的一辈也长了上来,日后就该是年轻人的天下了,老了老了。”
徐子清中了状元之后并未做官,可周游列国数十年,一回来就是正三品的官位。
霍雏敬平民出生,依靠自己的能力获得万民伞,如今已是一方父母官。
陆言良如今才二十出头,如今已是农业司长官,执掌一司,若是改革胜利,他的名字就会被记在史书之上。
盯着台下坐在第一排的顾兰庭,苏阁老吐出了一口气。
这样年轻的后生,为何不是他们家的?
若这人姓苏,他即便是耗尽了苏家全部的资源,也会将他给送上去。
徐家能够代代荣耀,不就是每代都能够出一个足以顶立门户的人物?
他们这些老家伙本来还以为徐家这一代要没落了,没想到又出了一个徐子清。
若顾兰庭是他们家的孩子……
文阁老悄悄的靠了过去。
“怎么,苏大人也喜欢顾兰庭?”
苏阁老没好气的掀着眼皮,语气平淡。
“我喜欢又能如何,人家姓顾,不姓苏。”
这老头今年出了一个有出息的子孙,便已经开始在他面前得瑟了。
文阁老开心的摸了摸胡子,如今已经六十多岁的人了,表现的却像一个小孩儿一样,颇有些得意的看着苏阁老。
“苏阁老是话里颇有一股酸味啊,喜欢也不是没可能的,老夫也喜欢他。”
想到了家里儿子曾经说过的,他那位孙女也喜欢顾兰庭,文阁老摸了摸胡子,已经起了一点心思。
【就等着看顾兰庭这一次的策论了。】
一般每一次殿试的时候,皇上都会亲自监考,也算是每一位考生的座师了,所谓天子门生也是这样来的。
可皇上日理万机,少有从头坐到尾的时候,通常坐半个多时辰就会离开了。
可今天顾治在考生中乐此不彼地穿梭着,大臣们的瞧着,皇上那是一点都没有离开的意思。
大臣们仔细地回想着,上一次皇上坐了那么久,还是因为长宁公主来的缘故?
几个老家伙左右看了看,暗戳戳的用眼神交流。
【皇上怎么还不走啊?】
一位头须洁白的老大人敲了敲自己的腰,年纪大了就是有这里那里的毛病……皇上有座位可以坐,他们这些人却是要站着的。
可人家皇上对于考生们关心,这又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他们这些人尽管想要劝阻,也不知道如何开口……
于是乎,现场出现了这样的一面。
穿着金黄色龙袍的顾治四处走动着观看考生的试卷,平常监考无所事事的考官们竟然也勤劳了起来。
不再在原地站着,反而是四处运动着“巡逻”。
文阁老偷偷的捏了捏自己的腰,在一个地方不动地站着,还不如四处走一走来的舒坦。
于是乎,史上最严格监考诞生了。
几乎是每隔几个考生,就会有一位老大人在走来走去。
他们虽然不像皇上一样直接看他们的试卷,却也对考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曾经有一位功成名就的考生回忆起这一次的殿试经历,不由得感慨考官大人的良苦用心。
只有经历了压力,才能更好的抵抗压力。
也正是因为那一次,才让他明白了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大大方方,从容不迫。
(https://www.kenwen.cc/book/460476/12277328.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