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 站在未来的肩膀上
从张逸夫的角度来看,这场论证中压力最大的应该是水土资源,地质方面的讨论组,作为发输电方面的专家成员,就事论事,只谈自己的专业,完全不会有任何理由不签字,不愿承担责任,王英如此毫无道理,不顾脸面与身份的反对,恐怕是因为在大立场上的反对,而非电力技术。
因而所有人说的所有道理,她比谁都清楚,只是她也没有选择,只能用这种方式在专业范畴内反对。
想得势力一些,如果上层领导要绝对控制“拒绝签字专家数量”的话,风平浪静的电力讨论组突然出来一个幺蛾子,一定会苦不堪言的,这个压力最终将落在讨论组长、副组长们的头上。
有趣的是,前世的论证结果中,400余名专家,刚刚好仅有9人拒绝签字,9,一个多么微妙的数字,刚好没有达到两位数,耐人寻味,想必这是做了无数思想工作的结果。
方才王英提到了三门峡,引出了会场长久的沉默,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也确实是反对方屡试不爽的一个反驳依据,毕竟没有什么比事实更加有说服力了。
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是我国第一座以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为目标的综合大型水利枢纽。三门峡之于黄河,即三溪之于长江,它们无论在政治上、技术上、状况上抑或是争议程度上,都是如此的相似。
三门峡大坝始建于大.跃.进时期,光是听到“大.跃.进”这三个字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了,那个时期的精神就是就是不遗余力脱离实际地发展生产力,政治上搞“一言堂”。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我国与苏联人合作,建造了这座黄河第一坝,那还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
三门峡的反对声音同样也有,但不如三溪这么严重,原因也很简单。敢于真正意义上跟太祖唱反调的人毕竟是少数,那时唱反调的专家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天地良心。为自己读的那些书,他们的名字也都被历史铭记,始终受人尊敬。
待1961年大坝落成后,争议与利弊,时至今日依然说不清楚。唯一能肯定的是,当时确实低估了黄河的泥沙沉积量,也低估了这样一座大坝对环境,对周围省市特别是上游造成的连锁影响,事后美周郎曾在外交场合中承认,“确实打了无准备之仗”、“科学态度不够”,同时也肯定了那些被压制声音的反对者。
至此,黄河上游水患等诸多问题都扣在了三门峡的头上,甚至有人将“75.8”溃坝的锅都远远扔给了三门峡,连省与省之间的争端。偶尔都会以这个大坝为发泄口,不少人恨不得炸坝而后快。在这个论证当口,三门峡自然也会被拿来说事。
实事求是地说,在工程设计上,三门峡确实有不科学的地方,一方面是急于求成,另一方面是老毛子提供的技术实在不成熟,投产后不久就进行了两次改建,这也确实造成过小范围的危险。
但论到千百年来的黄河水患,三门峡是利是弊。还真的说不清楚,似乎最后的论调依然是功大于过,对治理水患,创造效益。积累经验起到了关键作用。
退一步说,如果三门峡真是个祸害的话,在三溪落成之前留着它,可以说是为了三溪论证能通过,而在三溪稳定运行10年后,这座近六十年前的大坝却依旧矗立在那里。可见它依然有存在的意义,毕竟我党已经坦然面对过去几十年犯下的一些错误,也对太祖功过有了定论,该平反的平反,该改正的改正,没必要再为一个三门峡死要面子活受罪。
但不管怎样,此时会场中的人思想是不可能这么解放的,三门峡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一种创伤,对水利、水电人的创伤,源于那段历史,源于不靠谱的老毛子。
沉默之中,岳云鹤叹了口气,这口气不仅是叹给三门峡,同时也代表他几乎放弃了对王英的最后争取。
许多人也跟着发出了微微的叹息。
王英也放缓了一些语气,冲着夏雪这边道:“小夏,刚才我说话态度有不对的地方,也许是情绪太激动,立场太坚决,不该把面对你父亲的态度带到你身上。”
此举倒是让人有些动容,虽然很顽固,但她还是讲理的,毕竟是大学教授的身份。
夏雪也让了一步:“我态度也有问题,没控制住,谢谢王教授的原谅。”
气氛终于放松了一些,王英也跟着释然笑道:“你看,这一点你就比你父亲好,懂得低头和谦让,虽然这张嘴也不遑多让吧……”
不少人跟着笑了起来,父女之间总有很多共同点,却又总有一些泾渭分明的地方,这就是人类的有趣之处吧。
“好吧,那咱们抓紧时间,下一个议题……”岳云鹤终于挥了挥手,准备放下这些东西。
但有一个人,还没有放弃最后的希望。
“岳教授,能不能也给我5分钟。”张逸夫十分诚恳地问道。
岳云鹤微微一愣,而后望向邹世亮。
邹世亮叹了口气,也跟着点了点头。
明明是要关门放逸夫的,却不料放了个夏雪出来,这会儿咬都咬完了,你还能说出什么新花样儿来,不过也无所谓了,换做谁跟王英争,都没有结果的。
“都是部里派来的小同志,我们自然要一视同仁,都给机会。”岳云鹤淡然一笑,“这位是华北电管局的张逸夫,有意见,请说。”
张逸夫起身的时候,感觉胳膊被夏雪拉了拉。
转头一看,夏雪默默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攻击王英了,也没必要为自己出头。
张逸夫温和一笑,爷这么怂,不会乱咬的。
站起来的张逸夫,先是叹了口气:“首先我特别理解王教授,在参加工作前,我是跟王教授站在一个立场上的,想法很粗浅,肯定没有王教授考虑得多。我当时就想,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就缺三溪那2000万的容量么?火电就跟不上么?风电就起不来么?非得在长江上拦一道么?”
张逸夫说的道理虽然粗俗,但其实是最接地气的,在坐专家们整日高谈阔论之后,听到如此简单殷实的论点,倒也颇为受用。
王英也跟着面露和颜:“小张同志理由虽然粗浅,却是最简单明了的。”
张逸夫见她终于柔了一点,便继续道:“要不我也别叫您王教授了,就叫王奶奶吧,我也不吃亏,我们小同志到这里谈谈自己的意见,粗浅稚嫩,谈不上跟专家座谈,我也不搞得那么严肃了。”
王英的和颜悦色又更严重了一些,点头默许。
“成,那我接着说。”张逸夫紧跟着笑道,“我先说一点最粗浅的道理,那就是选用70万机组,不等于选用进口机组。”
王英的神色忽又紧了一些:“小张同志你还是不懂啊,要用七十万的机组,肯定是要进口的。”
“但这只是目前暂时的情况,我们完全可以引进技术自己造对吧?退一步说,机组建设大约是10年后的事情了,国产设备发展这么快,也许过几年就有70万的能力了呢?不瞒您说,我前一段搞超临界的时候,也面对这样的问题,但超临界的技术瓶颈卡得太死,没有办法,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必须进口,而且几年内都必须进口。可是在水电机组上,我们技术并没有那么落后,随时有可能达到70万的能力,所以我觉得把70万跟进口强行栓死,有那么一点点牵强。”
张逸夫说话始终是慢条斯理,尽量柔和,没有任何攻击性,这倒是与他的一贯作风大相径庭,搞得老邹都浑身起鸡皮疙瘩,你小子王奶奶叫的贼你妈亲啊!
王英也陷入了某种纠结中,张逸夫这种说法确实很难推翻……
没这么明确提过,肯定不是因为其他人比张逸夫傻,只是思维受限,在他们的认知中70万水轮发电机跟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的地位差不太多,铁定要进口的,70万就是等于进口。但在张逸夫的认知中,三溪工程机组是随工程建设陆续投产的,2003年第一台机组投产,随后近10年的时间建成了32台70万机组,当然这包括后来扩建地下电站的6台。先期投产14台机是VGS联合体(由德国Voith、加拿大GE、德国西门子组成)和ALSTOM集团进口设备,后续机组则完完全全是国产的,包括东方电机、哈尔滨电机厂等生产的设备,丝毫不逊于进口机组,且后来出口效益相当可喜,水电技术的门槛,远没有超临界或者核电那么高不可攀。
“王奶奶,您也别多想了,我说这些,也不是跟谁争论什么,就是从个人角度,聊聊咱们技术论证。”张逸夫也没打算掐着这一点不放,语气柔和地继续说道,“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国外的电力技术,其实已经原地踏步很多年了,超临界还是超临界,直流输电还是直流输电,70万还是70万,我参加工作后,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是不是遇到技术瓶颈了?还是大家都懈怠了?”(未完待续。)
(https://www.kenwen.cc/book/460510/17872439.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