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大学生不可能来你这里工作
李可灼之所以要自己挑选,主要是因为他拥有系统,只需要花费一点点积分,就能从中挑选出最贫困的学生来。
对于李可灼的要求,县府书记很快就答应了。
二十个名额不算很多,但是只要他宣传的好,这也能作为他的一项政绩。
在答应了二十个名额后,李可灼和刘志强当天就离开了。
李可灼还有三四个学生没有找到,所以时间开始很紧的。
几天后,李可灼和刘志强终于回到了湘省,同时李可灼一路也是收到了10个天才学生,以及一些这些天才学生的兄弟姐妹。
“李老师,昨天云省平县教育局发来了一份传真,是一些学生的名单,说是你让他们发的。”
李可灼刚回到学校,朱校长就找到了李可灼。
听到朱校长的话,李可灼点点头。“是我让发的……”
随即,李可灼就把他在云省的事情说了一遍。
听到李可灼的话,朱校长没有再说什么了。
现在是新学期开学,又有两千多名新生要入学,还有省里安排的上百名老师入职,所以他的事情非常多。
李可灼拿到平县发来的名单后,随即花了一个积分,想要让系统帮忙从名单中甄别二十个贫困生名额。
“宿主,很遗憾的告诉你,这份名单中,没有一个贫困生,全都是关系户。”老杨在脑海中朝李可灼说。
听到老杨的话,李可灼多少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答应给平县每年二十个贫困生名额,没想到平县竟然这样敷衍他,一百个学生名单中,竟然一个贫困生都没有。
“宿主,你准备怎么处理?”老杨朝李可灼问。
“打回去让他们重新拟定名单吧。”李可灼说。
“要是我,我就取消答应他们的名额。”老杨说。
听到老杨的话,李可灼说道:“要是我取消了,别人还以为我说话不算话呢,算了,还是让他们重新拟定名单吧。”
随后,李可灼就给平县教育局发去传真,直言这份名单不符合贫困生的要求,让他们重新拟定一百人名单。
并且直言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不珍惜以后就没有了。
接到李可灼的传真,平县领导们多少大惊,他们不明白李可灼为什么知道这些学生都不符合条件的。
他们报学生信息的时候,都只是填写名字,性别以及年龄等等,并没有介绍家庭背景。
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是和平县领导们有关系的。
“大家看看李老师发来的传真,说说怎么处理吧。”
“我不知道李老师从哪里知道的,但是他明说了,这是最后一次机会,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按照李老师的要求做吧。”
“唉!看来只能如此了。”
很快,平县教育局就再次统计了一份名单,这份名单,有很多都是贫困生,并且成绩比较优秀的。
传真再次发过去,很快,小安乡中学就再次回复了,回复了二十个学生的名字,表示这二十个学生可以来小安乡中学报名读书。
收到回函,经过稍微一对比,平县的领导们立马就发现,李可灼选的学生,是一百个学生中最贫困的二十个人。
这一刻,所有人都惊到了,他们无法想象李可灼是怎么在短时间之内查到这些学生信息的。
“可能李老师能够调阅市里或者是省里的学生卷宗,也可能是李老师在这边有人,派人打听了这些学生的消息。”有人猜测说。
不过不管平县这边如何惊讶,回到小安乡中学的李可灼,却是忙的团团转。
今年,省里再次安排了两千多个新生,李可灼作为教导主任,他不可能看着其他老师忙碌而自己悠闲。
就在李可灼忙着招生的事情时,作为乡书记的二爷爷李明超找到了李可灼。
“小灼,你说暑假要开办电子厂,大家已经把厂房都建起来了,你的机器什么时候才能到啊?”李二爷爷李明超朝李可灼问。
“机器是从岛国购买的,不仅要海运,还要过海关,办理很多手续,可能还要一段时间到。”李可灼说道:“二爷爷你让大家放心就行了,机器很快就到了。”
听到李可灼的话,李明超终于松了一口气:“有你这话,我就能和大家交代了。”
李可灼在岛国的时候,不仅购买了很多专利技术,还购买了两条液晶屏生产线。
另外,他还买了一条电子表生产线,这条电子表生产线,就是他准备在小安乡开办的电子厂。
至于液晶屏生产线,李可灼则是准备开在深城。
以后李可灼还会搞芯片生产,这些他都准备开在深城。
当然,芯片的研发,他准备在游戏机赚钱了之后,在小安乡建一所试验室,技术研究就在家乡,生产的话放在沿海地区,这样也能控制成本。
就在九月开学后的一个星期后,李可灼购买的电子表生产线终于运到了小安乡。
生产线有十几台大机器,几十台小机器,一开始由铁路运输到乾隆城市,然后再由小安乡服装厂的运输队分成好几次才运回来。
同时,跟随生产线一起回来的,还有李可灼从岛国聘请的工程师。
虽然李可灼购买的是七十年代的电子表技术,但是没有工程师的话,有生产线也没办法运转。
生产线弄回来后,安装调试就要很久,还需要培训员工,以及找配套企业采购原料等等。
想要这条生产线正常运转,李可灼估计应该要到几个月后的暑假去了。
不过生产线运回来后,小安乡的老百姓们终于相信了乡里没有骗他们,李老师是真准备办电子厂的。
就在小安乡开始调试电子表生产线的时候,李可乐在深城给李可灼打来了电话。
现在的李可乐已经大四实习了,所以李可灼就让他负责两条液晶生产线。
“哥,液晶生产线已经开始在安装调试了,试验室也在建,但是我试验室的运转需要很多专业人才,我发现咱们国内基本上没有研究液晶技术的,就算有我们可能也招不到,想要继续研究液晶技术的话,可能需要从国外招收人才。”李可乐在电话里朝李可灼说。
“需要专业人才啊?这就有些难办了……”
听到李可乐说需要很多专业人才,李可灼顿时就皱起了眉。
在八十年代的中国,一家私人企业,想要邀请到液晶技术的专业人才,几乎不可能。
就算是招收大学生自己培养,那也是扯淡,大学生都是国家包分配的,谁会自甘堕落去一家私企工作啊?
(https://www.kenwen.cc/book/460662/659181979.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