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北宋小文豪 > 第一百六十五章 这不是老王吗?

第一百六十五章 这不是老王吗?


  王安石和苏辂不知道的是,赵祯已经叫韩琦把那份《言事书》拿下去传看。

  要是王安石上来就要求全面推行,赵祯只会把整份《言事书》搁到一边去。

  可王安石这份修改过的《言事书》提出了一个试点概念,要在各路挑选一个县进行试点运作,并予以这二十三个县一定的政策偏向。

  试点这个说法,赵祯此前是见过的,在三司搞晒盐之法的时候也是先在京东东路试行。

  因为去年试点的大获成功,所以今年苏颂等全程跟进了试点工作的官员分别奔赴两淮、两浙等地区进行盐场建设,如果顺利的话对朝廷盐政而言大有助益!

  晒盐之法虽对原来的盐商有一定的冲击,却也给了别的盐商不错的机会,两边为了能够在施行纲运法的情况下出头明里暗里进行了不少次较量,做起事来反而更加积极!

  对于朝廷来说,这是桩好事。

  所以现在再一次看到试点概念,赵祯心里是不排斥的。只是王安石的想法太多,赵祯觉得里头有些可以一试,有的得好好压一压,绝对不能操之过急。

  赵祯便把《言事书》交给韩琦去琢磨,让他找宰执班子好好讨论讨论,讨论出结果来再找他商量。

  韩琦拿到厚厚一叠的《言事书》,眉头跳了跳。

  再一看书名,好家伙,这不是老王吗?

  因着当初在扬州共事时的那点儿龃龉,王安石这年轻人一直对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韩琦觉得吧,这家伙真是个倔脾气,都那么多年了,怎么还带记恨那么久的?

  韩琦对王安石倒没多大偏见,拿着《言事书》看完,惊讶地发现里头一些内容非常眼熟。

  很像苏辂前不久拿来请他斧正的文章。

  韩琦叫人把《言事书》分抄几份,送去几位宰执案头,还顺便给了欧阳修一份,让欧阳修瞅瞅里头是不是有苏辂那小子的手笔。

  欧阳修跟苏辂比较熟。

  韩琦叫人送来的东西,欧阳修自然没有怠慢,认认真真地看完了,又默契地传递给经常被苏辂逮着请教的司马光等人。

  到休沐日韩琦做局,把欧阳修、司马光等人都邀请过来,一群人坐下聊了聊,便发现苏辂煞费苦心地研究了他们的过往履历,把专业对口的部分拆分出来向他们讨教过!

  这小子居然能把这玩意拆成十几份不同的文章!

  不过经苏辂这么一拆,这些变革瞧着倒是不那么惊世骇俗了,一样样地改过去瞧着未必不能推行开。

  难得可以休息一天,谁都不太想聊公事,所以韩琦确定大伙都被苏辂找过以后便把《言事书》搁到一边,重点聊起了苏家这小小年纪就什么都干得出来的小子。

  聪明的小孩不少见,谁家没个聪慧过人的孩子。

  苏辂的难得之处在于他的聪明不是纸上谈兵,他的很多想法是有实践意义的。

  这一点,连许多已经考上进士的家伙都难以做到。

  不少新科进士到了任地还是两眼抓瞎,被任地上的胥吏耍得团团转!

  一席人边分吃茶点边闲聊着,最终一致做出了决定:这么好的苗子,不能让王安石一个人占着。不就是奴役学生,谁还不被这小子喊一声先生来着?往后有个什么难搞的差使,不妨让这小子跑跑腿锻炼锻炼!

  经过这次小会议之后,韩琦便把与曾公亮他们的讨论方案去给赵祯讲了讲。

  王安石这个变法纲要设计太多方面的内容,不妨先挑拣几样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再讨论别的。

  至于谁去负责去搞试点,人选也是现成了,朝廷筹备着过两年便进行制科考试了,参试人选得提前举荐、提前接受筛选,这些举荐上来的人选正好可以安排下去历练。

  制科考试跟科举考试不一样,它举办时间不定,而且考试方式很不一样,不仅得进行考试,还得在考试前一年定时定量上交策论文章,交满一年才能够参加。

  因为有这么长一段考核期,还得按文章质量计算平时分,参加制科的名单自然得早些拟定!

  目前朝廷已经接受朝官举荐了,欧阳修就准备举荐苏轼和苏辙兄弟俩参加这次制科考试。

  苏轼和苏辙虽然都已经有差使在身,不过这不影响他们参加制科考试,要是能考出好名次,对他们下次选官会有很大的加成!

  一般来说只要考好制科,直接能官升一级。

  这种好机会,但凡有点上进心的人都会想试试。

  可惜这考试有门槛,不仅得有人举荐,还得写得一手能脱颖而出的好文章。

  这么一批有人提携又有心施展抱负的人,让他们去搞搞试点工作效果应该不错。哪怕失败了也没什么,年轻人嘛,哪有不犯错误的?改革这事儿,就是不断地试错和不断地修正!

  赵祯听完韩琦这些安排,点头表示十分赞同。

  赵祯大病过一场,精力已经大不如前,再没有支持庆历新政时的坚决,不过对于这种有用的建议他还是想试试看,万一成了,也算是一桩不错的成就。

  两边沟通好了,赵祯才让人把王安石喊来,和煦地与他说起自己与韩琦等人都已经看过《言事书》,并将韩琦的安排与王安石讲了。

  得知韩琦在自己的变法纲要砍了几刀,王安石心里不太满意。可他也知道以他现在的年纪与资历,能够争取到这样的结果已经很不错了,所以王安石最终还是欣然应下赵祯的话,并且自动请缨说自己也要去搞试点,就算只给他当个县令他也乐意。

  赵祯笑道:“到时朝廷自有安排,介甫你不必着急。”

  王安石知道自己这个倡议者肯定不会被排除在外,因此也没有着急着非给自己讨个差使不可。

  一想到自己马上就可以一展身手,王安石回去后整宿都没睡着,翻来覆去地在脑中琢磨着到了任地该怎么施为。朝廷不同意一次性把他的想法全部执行下去,他可以自己在任地上尝试一二,反正只要给他个一把手当,他就可以掌握全局!


  (https://www.kenwen.cc/book/462804/609808469.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