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业!(2/2)
作为一名德国人,杜登真的从没见过嘉谷乳业这样的企业。
面对主动打开门的欧盟市场,他们的反应居然是:嗯……我们需要好好考虑考虑。
更让他抓狂的是,考虑之后的结果是——嘉谷婉拒了合作。
“原因呢?”
三年前就被拒绝过的保罗早有心理准备:“他们说,暂时没有精力……”
“……”这理由还能更走心点吗?
“产品出口呢?”
“他们说产能不足……”
其实,两人最希望与嘉谷乳业合作的,是在欧洲建设牧场和建厂,而非产品进口。
不比中国消费者在选奶选择上普遍存在的误区:进口奶优于国产奶。他们清楚地知道,只有本土生产的牛奶,靠近奶源地的牛奶,才有可能成为最优质的奶产品,这是科学规律。
很简单,牛奶,在离开母牛的一刹那间,品质是最完美的、最优质的。之后无论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空间的转移,奶的营养品质只会下降,不会提升,任何加工工艺,只是起到减缓下降的作用。
但,嘉谷统统木有想法。
保罗递过几份翻译好的报纸,苦笑道:“我想,他们可能是真的没有精力……”
杜登狐疑地接过报纸,快速浏览过后,一脸呆滞。
“中国人,居然打算将这圣品一样的牛奶,廉价甚至免费向学生供应?”
保罗也是用不可置信的语调说道:“我不知道是该说他们愚蠢还是该佩服他们,但很显然,我们很难如愿了……”
……
《嘉谷乳业加大对“学生饮用奶计划”的推动!》
一夜之间,嘉谷乳业的最新大手笔让全国侧目。
“中国学生饮用奶计划”,是由农业部、教育部等七部委局于2000年联合推广的一项国家营养干预计划,旨在通过在课间向在校中小学生提供一份优质牛奶,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并培养他们合理的膳食习惯。
所谓“学生饮用奶”,算是国家提供给学生的一项福利,包装上不得印制条形码,直接配送到学校,禁止在市场上销售,是学生校内饮用的专供产品。
也因此,与“洋奶粉”冲击下中国乳业市场的跌宕起伏相比,学生奶市场显得“波澜不惊”——十年来,学生饮用奶的在校日均供应量从2000年启动之初的50万份,增长到今年初的200万份,对中小学生的覆盖才只有1.7%。
嘉谷乳业为此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在被记者问到嘉谷乳业推动“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初衷时,亲自担任发言人的杨业轻松道:“‘一杯牛奶健壮一个民族’,是一项值得全社会关注并支持的事业。中小学生时期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到其体能与智能的发育,关系到千万个家庭和国家的未来。”
“实际上,我国儿童青少年的钙摄入量只达到建议量的20%至30%,这与我国青少年膳食中缺少牛奶类食品有直接关系。作为一家民族乳品企业,我们希望实践‘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美好愿望。”
然后有记者举手,尖锐地提问道:“杨总,据我所知,具有学生奶生产资质的定点乳企在学生奶项目上几乎鲜有盈利,导致有一半以上乳企停止供应或暂停供应学生奶。嘉谷乳业反其道而行,不怕吃力不讨好吗?”
这够直接的。
作为资深乳业人士,杨业当然知道,即便是伊力、猛牛这些已经形成规模效应的国内乳业巨头,其学生奶业务也基本上是不赚钱的。
国家无钱补贴奶计划,而仅仅只是以一种行政指令的方式,规定企业必须坚持保本微利原则,要求价格比同样品质牛奶市场价低30%左右,而且企业不得随意更改供奶价格。
亏本的买卖没人做。在学生奶“刚够保本,没有利润”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的国内乳企,退缩是最正常不过的情况。
但是,杨业也坦然道:“对嘉谷乳业而言,赚不赚钱并不重要,关键是培养孩子喝奶的习惯,他们中的一部分将是我们未来忠实的消费者。”
顿了顿,杨业解释道:“从直接意义上说,我们是通过学生奶促进商业奶扩张,最终通过奶业发展带来的乘数效应,拉动消费、投资、就业,增加产出,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杨业还当场给记者们算了一笔账:当前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人数约为1.5亿,按每个孩子每天在校饮用一盒200毫升学生饮用奶计算,每天可消费3.58万吨生鲜牛奶,按每年200天在校日计算,全年牛奶消费量可超过700万吨。按去年我国牛奶产量计算,仅学生奶一项即可占我国全年牛奶消费总产量的20%以上。
“要知道,国家对于学生奶的产品质量要求高于普通同类产品,学生奶的发展将带动奶源基地的升级和奶业竞争力的提升。从长远看,不仅广大中小学生是学生饮用奶计划的主要受益者,同样受益的还有中国奶业、农业以及整个国家未来的竞争力!”
杨业的直言不讳,反而得到了记者们的好感,接下来的问题相对温和了:“嘉谷乳业准备投入多大的力度?”
杨业温和道:“现阶段,我们将围绕嘉谷在全国的二十个优质牧场,率先在一些经济条件落后的中小城市和乡镇村推行,消弭我国乳品消费的城乡鸿沟。”
“当然,虽然学生饮用奶价格极低,但对于部分贫困家庭的学生而言,哪怕是每天几毛钱,可能也是笔不小的开支。为此,嘉谷乳业成立‘中国牛奶爱心基金’,将每年15%的利润投入到基金中,为贫困学生补贴或免费提供学生奶……”
台下记者倒吸一口气——按照去年嘉谷乳业公布的利润来看,嘉谷乳业每年投入的“补贴”金额,起码在三亿以上,不可谓不慷慨。
对此,杨业眨眨眼,皮了一下:“我们集团的齐大老板说了,感谢国家和国民对嘉谷乳业的支持,嘉谷乳业的广告费都省了不少,钱也没少赚;适当回馈社会也是应该的……”
闻言,台下记者们哄笑着鼓掌。
……
消化了嘉谷乳业的“惊人之举”后,杜登叹了口气:“这是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业!”
他理解并钦佩于嘉谷乳业的选择。要知道,在欧美、日韩等国外学生奶市场,能参与到学生奶的生产当中来,对生产企业而言也是一种社会荣誉的直接体现。
保罗也叹了一口气:“是啊,但它不属于我们。”
两人相视无言。
钦佩归钦佩,但是,心还是好痛!
那可是他们求而不得的“圣品牛奶”啊,在中国却被轻飘飘地用来做“慈善”,太痛了!
……
(https://www.kenwen.cc/book/462898/543916019.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