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百万常备军
推荐阅读:直播挑战:挑战内容吓坏全球! 吃瓜!恶毒男配被读心大佬争着宠 大内侍卫,开局祖传刀法大圆满 因为遇见你 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 冷面首席追逃妻 敲木鱼加功德,我许仙法力无边 弃后逆袭:敛财狂妃很嚣张 隐世魔尊,女帝带娃上门求负责 你选男闺蜜,我放手你后悔什么?
第275章百万常备军
众人都有点不解,退役制度就这么重要?
在他们看来,完全没必要制定什么退役制度。
军队多了需要裁军,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缩编不就行了吗。
何必多此一举?
朱元璋、朱标、徐达等更加了解他性格的人,则看出了不一样的东西。
宋朝政府采用了最粗暴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将流民中的青壮全部招入厢军。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众人不禁点头认同,听起来似乎真是这么个道理。
众人自然拍胸脯保证,一定好好协助太孙,将此事给办好。
陈景恪说道:“还是刚才那句话,百万常备军对朝廷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压力。”
如果太孙真能绕过文官集团,让朝廷和百姓接触,那带来的影响可就太深远了。
徐达眉头微皱,说道:“等大明解决了边患,自会缩编军队。”
没想到退役制度竟然还有这好处,看来真的要重视起来了。
他们为什么要维持数量如此庞大的厢军呢?
将领就应该铁石心肠,士卒就是工具。
想通了这个道理,众人的态度立即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事实上压根不是这么回事儿,
“只要我们能保证,正面战场有足够的老兵就可以了。”
莫非这个退役制度真的很重要?
一次无法说服,就再找机会说,像今天这样强硬还是第一次。
对他们来说,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
“军队也是一样的,如果不能及时吸纳新人,也会变得死气沉沉。”
“要如何保持这百万大军的活力?”
接下来众人再次回顾了整个话题,从头梳理了新军制的要点。
“诸位,你们可知道一百六十万军队,对朝廷意味着什么吗?”
“只有宋朝常年维持一两百万的常备军。”
朱标开口说道:“先不要着急,大家也不是说反对制定退役制度,而是有些不明白你为何如此重视。”
“在退役制度下,如何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也可以通过士兵,收集民间的信息。
“就因为他战斗力强,就要剥夺他过普通人的生活吗?”
而历史也已经证明,只有为国为民之人,才能获得最高评价。
“等这些人将来参军,稍加训练就可以上战场。”
陈景恪说道:“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纠正一个不正确的观点。”
但他们也有疑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陈景恪深吸口气,说道:“历朝历代,国祚稳定之后,常备军都保持在二十万到五十万之间。”
而且兵少了更容易走精兵路线,同时也是限制军队权力的一种方法。
帝国计划?这是什么东西?竟然要维持百万常备军。
徐达赞叹的道:“太孙聪慧,此真乃良法也。”
朝廷真的能负担的起吗?
“宋朝就在不久前,他们面临的情况大家应当都知道。”
“意味着朝廷不用花一分钱,多养活了五百万大军。”
随即就兴奋起来。
闻言,众人都震惊不已。
不论我们本心是怎么想的,不论应不应该把士兵当人看。
“我相信,没有人愿意被万民恐惧唾骂吧?”
毕竟不停地退役征募新兵,还要安排他们训练上战场等等,会很麻烦。
“不要求军队内部多么平等,但至少不能不把人当人看。”
不过这些事情就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去做了,他们只要把握大方向就行。
“退役制度一旦实施,每年都会有大量老卒退伍。”
“虽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可作为统治者,如果我们不把人当人看,而是当做数字当做筹码,那将是天下最大的灾难。”
陈景恪却说道:“不,大明必须保证百万以上的常备军。”
“大明即将推行预备役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兵源素质。”
前面已经说过,宋朝不抑制土地兼并,导致大量百姓失去土地变成流民。
其他人也纷纷称赞,倒不是尬吹,他们是真觉得这个方法好。
朱元璋自然知道他要说什么,就配合的问道:
徐达想要辩解,被他伸手阻止:“先听我说完。”
从这个角度来看,陈景恪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
“士兵常年和军官待在一起,双方会形成很深的私人关系,很容易拉帮结派。”
这些退役老兵,平日里不用朝廷花一文钱,去了地方还能维护治安,还能投入生产。
纷纷认为退役制度好,必须要弄起来。
这也是士绅阶层滋生的温床。
“如果大明有五百万上过战场的预备役老兵,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徐达脸色露出一抹苦笑,深究起来他那句话确实有点这个意思。
没有退役制度,大明永远都只有百万常备军。
“老兵战斗力更强,就活该一辈子生活在军队吗?”
这哪是削弱军队战斗力,简直是将军队的战斗力拉满了好吧。
“通过教化,可以增加军队对大明的忠诚度,统一军队的思想,也是提高战斗力的一种方式。”
在这里,陈景恪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文明治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过陈景恪最重视的,并不是这种制度的动员能力,而是此举可以减轻百姓负担。
“雄英,你有何良策?快给皇爷爷说说。”
一个大致的框架很快就被拿了出来。
外国学员,连摸都不给摸。
并讨论了如何配合朱雄英做好教化工作。
“因此,我建议制定一部完整的治军之法。”
“但更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于军方自己内部。”
很多人会说,宋朝保持百万常备军是源自于外部压力。
“在座的诸位已经确定要青史留名。”
众人愣了一下,立即反应过来,还真是如此啊。
众人都有些惊讶,绕过文官和百姓接触?需要军方配合?
到底是什么方法?
朝廷治民必须靠文官,但同样也受制于文官。
“在民间。”
朱元璋将目光看向众人,问道:“诸卿以为太孙此法如何?”
没有完整的退役制度,基本就默认终身服役。
一一一.二五三.二零二.六六
“而在于你为华夏文明,为大明,为天下万民做了什么。”
本来不少人对他前半句话很不以为然,什么把人当人看。
属于国家的最高机密。
然后他们就升起无限好奇,这個帝国计划到底是什么?
只是很显然,知道这个计划的人并没有给他们解释的打算。
朱元璋眉头一挑,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啊。
“三年五年之后,他的想法变了,可能就不想当兵了。”
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极大的行政成本。
“但史册上会如何评价我们,还要看我们做了什么。”
“为了军队的声誉,也为了以后能招募到足够的新兵,必须要改变治军方式。”
“想要更高的评价,不在于你个人取得了多高的成就。”
“人的想法是会变的,一开始他想去军中谋一个出身。”
“军队也是需要人才加入的,人才在哪?”
眼见众人的意见统一,陈景恪也终于松了口气。
“如果能够成功,可以让朝廷绕过文官直接向百姓传达信息。”
陈景恪自然知道他的意思,就说道:
“诸位,太孙有个计划,需要军方的配合。”
“文官再想欺上瞒下,就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经过教育的退役士兵进入民间,就是一个个现成的先生,可以影响民间的风气。”
这是他们通过实践得出来的结论,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扭转的。
“士卒犯了错该如何处罚,最好有一个标准,不能任由军官喜好来。”
“只要合理安排好,并不会影响战斗力。”
众人不禁颔首,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如此。
如果朝廷有需要,可以随时征召他们参军,到时候稍加训练就能形成战斗力。
“一个池塘如果没有活水注入,就会发臭变成一滩死水。”
朱元璋的表情则有点不自然,你小子指桑骂槐是不。
陈景恪很少摆出如此强硬的态度,基本都是以说服为主。
至于细节,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于是朱雄英就将自己的计划展开说了一遍。
宋朝真正的战兵也就三五十万左右,数量更多的是没啥战斗力的厢军。
为了身后名着想,都必须表现的仁慈一点。
有了退役制度,当兵就成了阶段性工作,百姓就有了更多选择。
有了退役制度,大明就能拥有数百万乃至千万大军。
“大明目前有多少军队呢?一百六十万。”
“长期下来,会动摇国家的根基。”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那就依雄英之法而行,伱们可要好好配合他才行。”
“这些老卒退伍后会如何评价军队?”
但这么做还是会造成一个后果,增加行政成本。
对于群体来说,意味着军方不会遭到太大的打压。
“退役制度,还能有效防止军头的产生。”
“可作为华夏子孙,作为大明的统治阶层,我们理当有点更高的追求。”
“可是军队人数是有上限的,如果没有退役制度人数始终是满的,新人如何加入?”
还是那句话,对于推崇祖先崇拜,擅长记录历史,文明未出现过断层的华夏人而言。
可是听到后半句,所有人都露出了深思。
就是在军队和预备役里进行教化,通过士兵向他们的家人传递信息。
“咳……”这时,朱雄英干咳一声,并朝他使了个眼色。
完整的预备役和兵役制度,这玩意儿前世有个很高大上的名字,军事动员制度。
陈景恪停顿了一会儿,给众人思考时间,才继续说道:
“再说说战斗力的问题,大明百万常备军,不可能所有军队都同时投入战场。”
“如果保持士兵的流动,三五年更换一批,军官想拉拢士兵也没有机会。”
朝廷明知道会造成什么后果,却没有丝毫办法,只能妥协。
青史留名,是一个人最高的追求。
对士兵个人和家庭,都是一个无比沉重的负担。
徐达代表军方提出了一个疑问:“实践证明,老兵的战斗力就是远强于新兵的。”
“追求荣华富贵,追求个人荣誉,这没有错。”
“莫非其中有什么大家不知道的秘密?”
“好用就往死里用,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
“当兵五年十年还是寸功未立,这样的人留在军中真的合适吗?”
“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加入,军队才能保持良性发展。”
“有些人有那个野望,却没有那个能力。”
陈景恪喘了口气,继续说道:
这意味着什么?
对个人来说,意味着军功。
在军校里,只有本国精英学员才能学习。
“最后就会造成,想进来的新人进不来,想出去的老卒出不去。”
“且此举避开了文官和读书人,让朝廷又多了一个途径了解民间。”
对此,陈景恪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起了退役制度的另一个好处:
“退役的老兵转入预备役,如果有需要,朝廷可以随时重新征召他们参军。”
冗兵问题就是这么来的。
众将都很惊讶的看向他,本来以为陈景恪是迫不及待的想限制军方发展,没想到他竟然反对缩军。
要是对士卒感情太深,打仗就会畏手畏脚,反而会害死更多人。
“如果还使用以前粗暴的管理方式,将士卒视为奴隶牲畜,非打即骂甚至残害他们。”
要知道,这百万常备军可都是战兵,不是宋朝那种厢军。
“每年都招募一批新兵,总有一部分是适合军队的人才。”
“如何将民间的人才吸纳入军队?只能通过广撒网的方式。”
直接用老兵,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
“普通人知道军队如此黑暗,还有多少人敢参军?”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减少财政压力。
更让他们意外的是,朱元璋竟然认同的说道:
“想要实施帝国计划,百万常备军可能还不够。”
虽然不知道帝国计划具体是什么,但养活百万战兵肯定不是用来防守的。
“魏国公你此言,往深处想就是不把人当人看。”
“先去低烈度战场磨炼几次,就能蜕变成老兵了。”
“如果军官残害士兵,要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也要有个标准。”
“诸位以为如何?”
(https://www.kenwen.cc/book/465544/18275191.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