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534章 交趾,丢还是不丢?

第534章 交趾,丢还是不丢?


天幕里年轻的帝王看着挂在墙上的疆域图。

    他盯着大明疆域的极南之地。

    最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虽委弃祖宗之业。”

    “然中国亦省兵戎之劳。”

    ……

    【对比朱元璋与朱棣来说,但从治国条件方面来讲。】

    【明宣宗朱瞻基的运气极好。】

    【比起明初的惨淡来,祖上传给他的江山是一个丰厚无比的家业。】

    【此时的大明在经过明成祖朱棣时的南征北战,边境基本太平。】

    ……

    大明·永乐时期

    “太宗!”

    朱棣再次冲天大喊一声。

    随即一个头两个大的看着眼前种种。

    穿着后服的妇人轻轻拍着魁梧大汉的后背。

    大汉抱着妇人哭的稀里哗啦。

    一名大胖子时不时在身边说上两句,好像在安慰着。

    大汉明显不领情,挥着手撵着胖子。

    妇人又拍了拍大汉的后背。

    大汉继续痛哭着,一边痛哭一边对着这边指指点点。

    “爷爷。”

    朱瞻基看着脸一阵青一阵白的朱棣,凑到身边悄悄道:

    “二叔告状呢。”

    “奶奶刚回来,一定会心疼儿子。”

    “为了家里和睦,孙儿请爷爷还是暂避锋芒吧!”

    朱棣看着那两个“兔崽子”,鼻子不屑的哼出一声。

    “我还避她锋芒?”

    “你不要避重就轻。”

    朱棣瞥了这个孙子一眼。

    这小兔崽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抬起下巴示意了一下天幕里朱瞻基说得话。

    “怎么,老头子千辛万苦收复下的安南,你说卖就卖了?”

    朱瞻基一脸赔笑。

    “那个不是我。”

    朱棣冷笑着。

    “我看就是你。”

    朱瞻基还想说点什么,朱棣则用余光瞟到那边的朱高煦已经开始直起身擦眼泪了。

    老皇帝直起身,迈着四方步就往后走。

    “我先上趟茅房。”

    “回来再跟你算账。”

    朱瞻基愣神的功夫,朱棣七扭八拐不见了踪影。

    身后响起带有愠怒的女声。

    “瞻基,你爷爷呢?”

    朱瞻基扭头看着生气的徐皇后,苦笑的爹,趾高气扬的二叔。

    下意识道:

    “上茅房去了。”

    徐皇后眉头倒竖,微微提起下裳就冲后面疾走过去。

    “还用这种话糊弄我!”

    朱瞻基目送徐皇后走远。

    庭院内的三人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

    【虽然北方边关,尤其瓦剌和鞑靼两大势力因为朱棣的缘故基本安静如鸡。】

    【但如迁都北京、出兵安南、五次亲征漠北、派郑和率大型舰队下西洋等。】

    【这些具有扩张性帝国的特征,也极其消耗了民力和国力。】

    【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几乎尽反朱棣的扩张政策,转而从恤民、收缩、守成的角度重新调整了明朝的统治政策。】

    【经过明仁宗时期的改弦更张后,国民经济也日益稳定。】

    【朱瞻基解决掉汉王朱高煦叛乱后,仅存的两个握有兵权的藩镇都被一并解决,天下基本太平。】

    【同时,祖父和父亲两代留给他最大的家业,除了太平之世以外,还有人才。】

    【朱棣创立的文渊阁里,有杨荣、杨溥、杨士奇三位内阁重臣。】

    【英国公张辅的赫赫战功,也早已名声在外。】

    【还有老成持重的吏部尚书蹇义以及精通财政的经济强人夏元吉。】    

    【这是一个运转已然成熟,经验能力都极为强大的班底。】

    【但自朱瞻基登基后,这些人才就一直争吵个不停。】

    【原因在于大明王朝纠结已久的一个问题。】

    【交趾。】

    ……

    天幕里。

    朱瞻基揉捏着额头。

    底下一群大臣则是吵成一团。

    “自汉唐以来,每次对安南用兵都得不偿失!”

    “不如使安南自为一国,以全一方百姓之命,亦以休息我国之疲民!”

    “鼠目寸光!现在安南只是小丑作孽而已!”

    “一旦放弃了,不只有损明朝威望,更重要的是自太宗以来二十年的付出都会白费!”

    “你要学司马君实弃边之事,让陛下被后世所指吗?”

    “后世所指也只是后人之事!当前之事若行差踏错又何来后事之谈!”

    “因噎废食,不可学!”

    “无视现状,不可论!”

    朱瞻基看着众人,摆了摆手。

    众臣渐渐停止争吵。

    皇帝深吸一口气。

    “下诏,让西平侯沐晟和安远侯柳升一起进讨交趾。”

    ……

    【永乐四年(1406)十月,因为安南内乱,朱棣下令出兵。】

    【只用八个月时间就占领了安南,随后设立交趾郡,把安南完全纳入明朝版图。】

    【但交趾并未因此安静。】

    【从永乐六年开始,交趾就暴乱不断。】

    【明朝多次调兵平乱,但抵抗始终是此起彼伏。】

    【到了朱棣晚年,明朝迁都北京,精锐部队多集中北方,对交趾地区越发顾不过来。】

    【朝廷不得不在当地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

    ……

    大唐。

    李世民捻着胡须。

    “任何朝代,扩张与收缩的政策都应该有一个度。”

    “不顾国力一味扩张,穷兵黩武,或者大兴土木压垮民力。”

    “那这个王朝定然会像是秦、隋两朝一样短命。”

    “汉武帝若不是有昭宣二帝拉住了大汉这辆狂奔的马车。”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笑道:

    “那武帝的武就要改成炀帝的炀了。”

    “既然这明朝的仁宣二帝能够把父祖的江山延续下去。”

    “说明很大程度上他们掌握了国力承受的这个度。”

    “不迎盛世,便是乱世。”

    “一地之民与一国之民。”

    “怎么选都要挨骂,但都是要选的。”

    李承乾望着天幕。

    “弃了安南……再收可就难了。”

    李世民点点头。

    “不弃安南,就这么拖下去,大明就难了。”

    “你难,我也难。”

    “所以只能,勉为其难。”

    ……

    【朱高炽在位时,一开始通过柔性安抚措施缓和安南情绪,稳定地区秩序。】

    【但安南叛乱头领黎利在与明军的周旋中逐步坐大,威胁日增。】

    【宣德元年(1426)朱瞻基继位后,得知前线明军多次溃败,立即对安南出兵。】

    【调动七万多大军南下,先后派出的王通、柳升、沐晟三位大将。】

    【然而连吃败仗不说,到了宣德二年(1427)九月,连都督崔聚和工部尚书黄福,都被抓了俘虏】

    【朱瞻基果断停止了对交趾的战事,将留在当地的八万六千多明朝军民撤回。】

    【又授权黎利“权署安南国事”,承认了安南的独立地位。】

    【黎利死后,其子黎元龙在1437年正式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受封安南国王。】

    【这场持续三代帝王的战事才彻底结束。】

    ……

    {明朝的主要敌人在北方,不在南方。}

    {之所以闹成这样,一是明朝鞭长莫及,首都都迁到北方了,对南方越发管不过来。}

    {同时这事到底该怎么办明朝高层也一直争吵不休。}

    {几位重臣里,内阁的杨荣和杨士奇坚决主张放弃,英国公张辅和户部尚书夏元吉力主打到底。}

    {高层你争我吵,明朝的政策就左右摇摆,甚至朝令夕改。}

    {这种情况下是打不明白还得打,同时国库还没钱打,确实是个烫手山芋。}

    (本章完)


  (https://www.kenwen.cc/book/468396/18274918.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