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帝王之问!
推荐阅读:妖女看招 别急,正在读档 我在海贼组建艾露猫调查团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法外狂徒,从登顶武林通缉榜开始 能看见血条的我纯度极高 爱情公寓从进派出所开始 火影:不小心开启玄幻大世 序列进化 洪荒:悟性逆天,开创神话大罗法
“那这……这可如何是好?”
胡惟庸的话,显然他们根本没想到。
但没想到,并不代表没想过。
实际上,自从洪武帝第一次在洪武二年开始修《祖训录》,就已经有了这个征兆,这些年来,百官提出的反对意见,不知凡几。
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毕竟,文官掌政事、武将管兵权,都是一枪一刀打下来的江山。陛下想要拿到这些,分给自己的儿子,哪有那么容易?
可真的不容易吗?
想到这位皇帝的霸道,历朝历代都见不到几个,这简直是百官的灾难,再想到往后官场生涯的坎坷,一时之间,众人又不免悲观起来。
“不行!绝对不行!”
就在这时,新任户部尚书,还算是年轻的李文泰怒道:“春秋距离现在都几千年了?改朝换代了多少代?这世事从来都是往前走的,没见过往后倒退的!”
“我朝多少文武,和陛下驱除鞑虏,重归汉统,一统南北。这正是宣扬王道,教化天下的大好机会。”
“再启分封?几代过去之后,安知我大明天下是战国乱世?还是这京都沦丧,礼法覆灭!”
此话一出,众人均是震惊于其大胆之言,到底是年轻,锐气十足。
换他们这句话是万万不敢说的。
可现在,除了在这中书省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朝堂上哪里还能说呢?
“这我们该怎么劝?”话题终究得回到正轨。
“不急!”
看到众人表情,胡惟庸先是沉思了一会儿,这才道:“近期的国朝重事,终究还是征讨吐蕃,再加上这宝钞之事!我们还有时间,好好思量。”
“但劝说的主力,却不应该是吾等。”
嗯?
众人齐齐疑惑看去。
却见胡惟庸已经起身,“陛下虽是草莽之身,但自从称帝之后,却极为重视皇子的教育。甚至每月的初一十五,分为两次经筵!”
“经筵之上,上到前朝礼法,国祚覆灭之祸,下到百姓起义,动乱之危,无所不谈!”
“陛下曾赞言:以古为境,可知兴替,故而经筵之上所谈,虽是先贤微言大义之论,但借古谕今,也是常有之事。”
此话一出,众人想到什么,齐齐眼睛一亮。
要知道。
当今这位陛下,注重教育,特别是对太子的教育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每月的经筵,那是国朝六部、两位丞相,甚至御史言官,翰林清流等等都必须参与的。
“丞相的意思是……”
胡惟庸笑道:“再等等吧,等到卫国公邓愈,征讨吐蕃的消息传来,咱们这位陛下,定然会出手。”
“最近这段时日,还是早做准备!”
……
京城的消息传播的很快。
钱庄,在短短的三天之间,似乎就传遍了整个南直隶。
而三日后,在菜市口处斩以“张观策”为首,副提举崔劲,包括宝钞提举司等一干大使、副使!
百姓也都知道,是中书省的“官员”和宝钞提举司的副提举沆瀣一气,故意陷害苏提举,并且关闭行用库不让兑换……
当然这个消息瞒不住聪明人。
但不论如何,行用库可以兑换,这绝对是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大好消息。
甚至在之后的三四个月里,京城之地,足足八个县,每个县都有一座钱庄,陆续开启!
……
转眼睛。
已经是八月。
夜色,繁星高照。
天气太热,苏闲索性躺在院里,看着天空的繁星,内心却是陷入思索。
这段时间,苏闲所在的大本堂,倒是十分平静。
但是父亲所在的宝钞提举司,真是忙的脚不沾地。基本上一清早就要出去,宵禁时才回来。有时候甚至连夜不回……
不过宝钞之事过后。
父亲的秉直贤名,倒也是传遍了京城,什么不畏强权,为民做主,强开提举司行用库。
直接打败不法之臣,圣上一双火眼之下,将这残害贤臣的奸臣,斩首示众。
其中,甚至有苏闲什么在宫城之内使用巧招,再劝陛下,联系到上次的空印,和皇孙的城头对话……
一时间,众人又开始称赞,不愧是圣上亲口所言……麒麟子等等说法。
而在初始的不适应之后。
很快,苏贵渊又投入到了,宝钞的防伪、材质工作。
苏闲所说的用“棉花”来制作宝钞,提升材质,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很难了。
这种技法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提升的。
但虽然如此。
将棉花作为主要材料之一,尝试了好几次之后,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只需要继续想办法提升工艺就行。
反倒是防盗,进行的井井有条。
苏贵渊想要在宝钞之上,添加一些防伪图案,但这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完,只好等着和棉花一起,填充进宝钞。
争取在来年,再新发宝钞!
而不得不说。
此次过后,又是因祸得福。
因为钱庄虽然是皇家和勋贵成立,但名义上,却是分设在宝钞提举司,行用库之下。
管理的人,也是借助行用库调集的吏员。
当然,各个勋贵府邸,也派出一位主管,除此之外,还有朱元璋派出的亲随。
根据这个趋势,苏闲觉得,说不定钱庄扩大之后,还真能把各地的宝源局和宝泉局,全部归统在“宝钞提举司”之下,而父亲这提举,水涨船高,指不定就能再升个几品。
正这么想着的时候。
突然。
苏闲眼前白茫茫一片,还没等他反应过来。
脑海之中,他这段时间根本没关注过的词条,忽然起了变化。
【童言无忌】,依旧还是青铜为主色,上面银光点点,显得精致而又古老。
而就在它的身边,似有氤氲之光流淌,不一会儿,便变得极为璀璨。
下一刻,七彩之色环绕。
等到其冷却下来后,苏闲再度望去……
【福星高照】:人生前路未卜,未知而艰险,但天上总有一颗属于你的福星,积攒福德,福星笼罩!
啊?
苏闲默默的看着这四个大字。
整个人沉默了下来。
怎么现在才来?
看来还真是如自己所想,升职一段时间后,才会有新的词条出现?
不过盯着这四个大字,苏闲自己也无语了起来。
一直以来,生活在洪武帝的统治之下,他其实都有一个担忧。
便是随着父亲越发的靠近官场中心,往后的血案,可是一个比一个惊心动魄。
单说一个胡惟庸案……所涉及的中枢官员,文武百官,开国勋贵,那是杀的血流成河!
别看这位皇帝,在他的孙儿面前,像是一个寻常老人一样,疼爱后辈。
但说到底,他的手段霸道残酷到令人发指,稍不注意,恐怕就要涉入案中。
就说此次,案发之时,那位五品博士郭翰文也涉入其中,可苏闲听到的消息,却是对方还曾在国子学宣扬父亲苏贵渊“秉直性情”!
然后,同样就被砍了……
牵扯出来的宝钞提举司,几乎换了一小半人。
那段时间,虽然明知道父亲不会出什么事,娘亲也是担心的心惊肉跳。
所以,苏闲一直想要的就是个,化险为夷之类的词条。
但现在瞅这样子,似乎是吧?
福星高照,是不是就能化险为夷?但也没说一定确定肯定之类的词语啊?
苏闲望着夜空中的星星,想着想着却是很快睡着。
不知何时,一夜时间,匆匆即过!
……
翌日。
苏闲如往常一样,前去大本堂。
这段时间他已经习惯了这条路,其实不用娘亲来送,自己照样可以前去宫城。
但娘亲却并不同意,依旧按时按点的上下接送。
今日来到大本堂。
苏闲总觉得气氛有些不对劲,但见以往穿着长袍,松散舒服的大儒宋濂,此次倒是衣冠整齐,穿上了一身官服。
而其它先生,也是如此。
甚至大本堂内,还出现了很多苏闲没见过的一些“先生”,听常森介绍,这些都是有名的先生夫子。
有的甚至是此次,专门从国子学而来。
还有的本来已经年老赋闲,不是要事,基本上不会来大本堂。
比如那位老学究,刘三吾,今日也特意来此。
“应该是此次经筵!不仅是刘老先生,还有朱善、汪睿,这可都曾是被皇爷称呼为“三老贤臣”的!”
常森介绍道。
相比较别人称呼“陛下、圣上”,他们这群勋贵子嗣,倒是一直在称呼皇爷。
“可是以前,咱们也去过经筵啊?”
傅忠疑惑问道:
“那就是这次的经筵,和以往不一样呗。马上就是中秋了,我可听说了……”
这时,沐晟悄声道:“咱们征讨吐蕃,已经大胜,魏国公邓愈还有我父亲,马上就要班师回朝。”
“此次这钱庄,也要设立在宁夏、陕州、山西等地!”
闻听此言。
苏闲倒是一愣,这么快就大胜了?
“真的假的?”
勋贵子嗣,对这种消息简直没有丝毫抵抗力,此刻一个个睁大眼睛,兴奋无比。
“当然是真的,这又不是什么秘密,国朝内部应该都知道了,不过还没昭告天下而已。”
“皇爷应该是等什么机会吧。”一旁的徐膺绪也说道。
朱雄英看着几人讨论,也赶紧确认道:“皇爷爷这几天高兴的不得了,还说要封赏大军呢,不过我没仔细听。”
苏闲倒是发现了在大本堂的另一个好处,消息渠道多的令人惊喜。
想来,这两地钱庄,包括在吐蕃试行也快了。
但这非三五年,根本看不到效果,甚至耗费十年也有可能。
他倒是没太在意。
正这么想着的时候。
“你们跟我来!”
方孝孺一身翰林儒士服,面色古板,着重看了苏闲几眼,这才让众孩准备一番。
“待会儿去往文华殿,切不可声张,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今日可不要如同以往,尔等要重礼,就算做不好,也要尽力去做……”
苏闲等人一度点头,然后在方孝孺的领头下,径直前往大本堂。
他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倒是苏闲,迎着方孝孺的目光有些无奈,这段时间,这些夫子先生,给他灌输了好多的圣贤之言,甚至已经给自己讲解“四书五经”。
这晦涩难懂的知识先不说,就说那些大道理,听得苏闲脑袋都疼,而其中最多的就是国朝选仕。
从汉朝的世家,到隋唐的科举,还说科举能大兴,是多少大贤筚路蓝缕,到前宋更有了“东华门唱名者才是好汉”的举世公认!
纵然前唐,虽为科举,也是被世家大族掌控,如今我大明开国,只开一届,你父也受此恩如何如何……
对此苏闲只能点头,装作懵懂。
但相关之事,从来都是闭口不谈。
很快,一边想着。
他们也来到文华殿的角落。
值得注意的是……
今日,秦王晋王燕王等人,早已来此,身着衮龙袍,坐在朱元璋左右下首。
而此刻朱元璋面朝南坐,有礼官高唱百官进入,纷纷行参拜大礼。
随后,两位丞相,以及六部官员,其它百官先后分列在几案后坐下。又在赞礼官的高唱中,两名着分别着红袍、蓝袍的官员,再度宣扬了一些先贤名言,又说圣上开经筵的苦心,再一度感恩言谢。
旋即,四位讲官面对皇帝而立,展书官在书案两侧对立。
等到朱元璋吩咐了几句之后。
终于……
今日的话题,也瞬间在一众高官之中,响彻而起!
“今日经筵之议!”
“楚汉之争,汉高祖登得帝位,分封子嗣!称此后天下,非刘氏不得封王!”
“然而短短数十年,刘氏诸王坐大,以至于在景帝之时,发生七国之乱!”
此时此刻,随着这道声音响起。
整个文华殿的气氛,瞬间变得肃穆起来。
秦王晋王燕王等皇子,纷纷抬头,凌厉目光,倏然朝着那讲官看去。
百官面色也是一肃,却是纷纷察觉到,今日经筵不同以往的郑重和严肃。
甚至,恐怕另有所指!
果然。
讲官请示朱元璋后,最后的话语,已经是再度响彻而起。
“西汉立国不久,崇尚黄老之学,无为而治!至汉文帝时,天下安定,百废俱兴,仓廪丰足!”
“但七国之乱,却几乎让大汉王朝风雨飘摇,汉文帝治世之成果,差点毁于一旦!”
“今日经验所问:七国之乱……”
“是刘氏皇帝之错?”
“还是诸王之错?”
此话一出,众人再度惊悚。
众人都不是傻子。
这哪是讨论大汉?
这分明是以古喻今!议论大明!
今天就把新的词条写出来,也算祝福大家,新的一年,福星高照!
说真的,作者真的感觉上架后,比上架前节奏快了不少,也写的顺畅。
(本章完)
(https://www.kenwen.cc/book/468486/18275378.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