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551章 两个朝鲜人的奋斗

第551章 两个朝鲜人的奋斗


徐利铁是一个铁匠,他是一个良民。

    在朝鲜,没有两班身份是很难出头的。科举中的文科,只允许两班贵族参与。

    杂科理论上允许中人和良民去应试,但是考取的几率却非常低。

    徐利铁没有做过这种妄想,所以他一直安心做着铁匠,就像他的祖辈一般。

    靠着精湛的铁匠工艺,徐利铁日子过得还算顺遂,年纪轻轻就娶到了妻子,还有个儿子生下来。

    可以说,他的生活虽然比上不足,比下却绰绰有余。至少他还没有沦为贱民,连参加杂科的机会都没有。

    然而这个生活,却被丁卯胡乱打破。

    在天启七年建虏的入侵中,他失去了父亲、母亲,还有自己的妻儿。只带着年幼的弟弟徐七福,逃到南方活了下来。

    对于和自己有着血海深仇的建虏,徐利铁是怀着满腔仇恨的。但是他区区一介平民,却又根本没有报仇的机会。

    而且朝鲜的官员和将领,也不值得他信赖。为了避免再一次遭受胡乱,他选择在南汉山城定居——

    这是位于汉城东南方南汉山的山城,早在新罗王朝时期就曾修筑要塞。

    天启元年,光海君李珲指定南汉山城为朝鲜国都的保障地。

    当今朝鲜国王李倧上位后,同样组织僧侣和官兵,对这座城池进行扩建。

    徐利铁认为建虏还有南下的可能,又觉得国君选择的地方一定更安全。所以带着弟弟徐七福,在山城中定居。

    眼看丁卯胡乱已经过去三年,他的生活勉强安定下来。建虏却再一次南下,停留在义州虎视眈眈。

    心中有恨的徐利铁,对此是忧心忡忡。但是早已腐朽的朝鲜君臣,却又不值得他信赖。

    这让他空有一腔本领,却没地方施展。

    以至于越来越消沉,平日里心事满怀。

    这日,正在铁匠铺中打铁的徐利铁,忽然从客人那里听到一个消息:

    “大明使臣洪承畴被君上任命为都元帅,负责防御建虏。”

    “洪帅下了命令,允许在大明军队服役的朝鲜人,在服役结束后获得大明公民身份。”

    “凭此身份可在东江领等地定居,参加大明科举。”

    “服役时若能立功,还能在大明任官。”

    这让徐利铁激动起来,追问道:

    “这是真的吗?”

    “君上允许洪使臣招兵,还给大明身份?”

    以他对朝鲜君臣的了解,这是很困难的。因为他们希望所有朝鲜人都安安心心给他们做奴隶,绝不放松控制。

    但是那个客人却肯定道:

    “君上已经下谕,事情确凿无疑。”

    “而且大明公民身份还能捐纳,很多商人都在筹集粮食或白银。”

    说着他又羡慕道:

    “这个大明公民的身份可是世袭的,只要不为娼为丐,就不会变成贱民。”

    “不像两班身份,必须父母都是两班才能延续下去。”

    抱怨朝鲜朝廷,捐纳两班身份都不能延续下去。

    当年壬辰倭乱时,大明出兵援救朝鲜,需要朝鲜提供粮草。但是朝鲜八道沦陷,如何能供应数万明军。

    所以就开了纳科,允许交大米二百石成为两班。以至于倭乱之后,两班户口数量,接近全国户口的三分之一。

    这种情况显然不是朝鲜朝廷愿意看到的,所以他们就按从母法,规定只有娶到两班出身的妻子,后代才能延续两班身份。

    这让两班户口数量暴跌五分之三,朝鲜民众也充分认识到朝堂君臣的无耻。

    所以朝鲜朝廷如果再开捐纳,那是没有多少人会响应的。

    但是大明使臣要开捐纳,估计有很多人会动心。

    徐利铁就询问道:

    “大明公民的身份也能捐纳吗?”

    “需要多少钱财?”

    那个客人说道:

    “和当年两班户的捐纳价格一样,是二百石大米,或者一百两银子。”

    “都是按大明的度量衡,需要大明和朝鲜一起确认。”

    “不过如果钱财多的话,还是捐纳个公士身份更划算。”

    “大明的公士不用服役,还能自由迁徙。”

    “价格是公民的十倍,要一千两银子。”

    这是一些更富裕商人的追求,直接通过捐纳,获得公士身份。

    虽然只是外籍公士,只能在大明本土之外控制的地方自由迁徙。但是该有的权益却不会少一点,犯了死刑也需要大明皇帝上裁。

    以前朝鲜国王一直对此严格控制,没放开多少名额。如今为了给洪承畴招募的兵马筹集粮草,终于开放了一点。

    一些两班贵族,甚至都捐纳了公士,把它视为免死金牌。

    徐利铁听到这些,更是怦然心动。因为他比这个客人知道的更多,他在做工的时候,曾经听一些考取杂科的官吏闲聊过,大明的科举非常公平,祖上三代白身的进士,能够接近一半。

    去年科举时这个比例降低到两三成,大明皇帝就大发雷霆,特意给祖上三代白身的举人增加了恩科。

    这让深受大族控制科举之苦的小家族两班户,在从大明使臣那里听说这件事情后,都是羡慕不已。

    徐利铁觉得如果他能获得大明公民或大明公士身份,自己和自己的后代,就有了翻身的机会。

    即使一代考不上,多考几代总会出现秀才、举人。他靠着精湛的铁匠手艺,也能供养得起。

    不过他现在没钱,捐纳的机会也稍纵即逝,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停止了。

    所以徐利铁在客人走后,独自思索了良久,最终决定去参军:

    “参军服役三年,就能获得大明公民身份。”

    “如果在战场上牺牲,还能指定人获得这个身份。”

    “我现在无牵无挂,只有你这一个弟弟。”

    “就算在战场上死了,也能给你留下翻身机会。”

    向自己弟弟说着,徐利铁不顾他的哭闹,把他托给了邻居。

    自己关了铁匠铺,带着常用的工具去参军——

    因为他觉得军中一定需要铁匠,他凭自己的手艺,能够更安全地服役。

    和他同样想法的,还有很多朝鲜人。

    这些人或者是良贱民出身,或者因为其它事情导致无法翻身。

    他们都把这次的参军服役看做翻身希望,希望能获得大明公民身份。    

    徐利铁在报名的时候,就看到了一个携着弓箭、似乎祖上是两班贵族的年轻人,凭一手精湛的弓箭本领,让大明官兵都颇为惊叹。

    不过现在的大明军队,似乎不怎么重视弓箭。他们对于火铳,要比弓箭更重视。

    朝鲜在经历壬辰倭乱后,向日本学会了使用铁炮,同样在大力发展火铳。

    徐利铁在南汉山城中,曾帮官兵修过火铳,对此并不陌生。

    再加上他的铁匠技术确实不错,被招募为后勤人员,当作军械员培养。

    在这里,徐利铁看到了很多火铳,远比朝鲜使用的火绳铳先进。

    他之前遇到的那个擅长射箭的年轻人,就被大明官兵教导,用火铳发射一种像是小箭的箭形弹。

    这种箭形弹的威力,着实惊到了他。

    大明擅长射击的神射手,能用它击穿两百步以外的盔甲——

    在朝鲜,他们所用的尺度仍是旧制,一尺大约29厘米,一百步是五百尺、大约145米。

    信奉古书上百步穿杨的朝鲜人,射箭也以此为目标。武科考试甚至有130步的片箭,相当于188.5米。

    以至于大明都颇为惊叹,“高丽弓”甚至成了精良弓箭的代名词。

    这个姓崔的年轻人,就是一位按武科培养的神射手。只是他的家族站在了光海君那一边,在当今朝鲜国王反正后,他们家沦为贱民。

    不过得益于祖上的传承,他的射箭技术还是很精湛的。转为火铳手后,也很快适应了射击。

    但是箭形弹和弓箭到底存在差异,他在使用箭形弹时,没有使用弓箭精准。

    这让他颇为苦恼,一直埋头苦练。

    不过箭形弹高昂的价格,又让它的配发数量非常少。如果他不是在弓箭上展现了神射本领,根本不会领到这种弹药。

    平时训练射击时,使用的多半是铅弹。

    铅弹和箭形弹差距非常大,而且准确度也很差,练习效果自然不太好。

    徐利铁看出了他的苦恼,在这日休整的时候,主动凑过去道:

    “崔君,只是这样苦练是不行的,反而可能把火铳练坏。”

    “不如由我帮你调整一下火铳,说不定会更精准。”

    崔南伊看了他一眼,带着怀疑地道:

    “你?”

    “能把大明的火铳改进?”

    对此深表怀疑。

    徐利铁言辞恳切,说道:

    “改进不敢当。”

    “但是我能在它的基础上,把它调校到最好。”

    “崔君发射第一发弹药时,一定会更精准。”

    这是他身为铁匠的自信,能够把火铳的铳管,恢复到最初的形态。

    或许是因为这几年和一些贱民厮混,崔南伊没有歧视徐利铁。而是认真思索,又看了看自己的火铳。

    他们这些神射手,使用的是发火成功率更高的簧轮火铳。按照大明皇帝的划分,是专门用于狙杀重要目标的狙击铳。

    每一支都是优中选优,是从生产的数万支火铳中,精选出来改造的。

    不过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它的性能相比最初已有差异。甚至崔南伊有时还得调整箭形弹的木托,以便更契合铳管。

    也因为此,他对徐利铁的话信了几分,说道:

    “擅改军械是不被允许的。”

    “我会向队长禀报,请求他让你做试验。”

    向狙击队的队长申请报废火铳,拿给徐利铁做试验。

    掌管狙击队的大明军官,并没有轻视朝鲜人。因为来到朝鲜后,他发现朝鲜人确实很擅长弓箭和火铳。有些弓箭手转为的狙击手,甚至已接近他的实力。

    他把军中报废的火铳取出,交给徐利铁去修。看他能不能把报废火铳,修正到狙击铳的精度。

    深知机会难得的徐利铁,拿出了浑身本领。用他打铁数十年的经验,成功修复了一个铳管。然后把它放在崔南伊用的狙击火铳上,让崔南伊试用。

    在这支铳管的加持下,崔南伊成功击中了两百步外的靶子。这让狙击队所有人,都大声欢呼起来。

    他们的呼声,引来了带队的周遇吉。

    他是作为御营将领,率领皇帝亲卫前来朝鲜的。

    不过他手下的兵马当然不全是出自御营,只有曹变蛟率领的三百骑兵,才是御营勇士。

    其他三千人都是出自巡捕营新军,被他带来了四个大队。

    这个狙击队就属于其中一个大队,被他作为教导人员,培养朝鲜火铳手。

    在听到他们的喧哗后,周遇吉大声喝道:

    “大声喧哗什么?”

    “不知道军中的规矩吗?”

    狙击队的队长急忙请罪,又向他汇报了这件事情。

    周遇吉听到一个朝鲜神射手成功射中两百步外,初步达到了狙击手的标准。对于他这么快就能适应火铳,同样欣喜不已。

    更让他欣喜的,是那个叫徐利铁的铁匠,竟然能靠着手艺修复狙击铳。这种人放在大明,也是能评为八级工甚至工程师的人才。

    这样的人才,通常都是被文思院、装备院捂得紧紧的,根本就没有多少人从军。

    如今在朝鲜发现一个,他当即就下令道:

    “崔南伊和徐利铁有功,立刻给他们授勋。”

    “把他们提升为军士,纳入新军编制。”

    急不可待地把这个人纳入麾下,免得被人抢走——

    在火器越来越重要的现在,一个优秀的军械员,对军中装备的影响非常大。

    而且他还想像孙应元那样,希望能通过改进火器建立功勋。

    徐利铁让他看到了这种可能,他当然要紧紧抓起来。

    甚至,若非这两人还是朝鲜人,他都想纳入御营,而非巡捕营新军。

    朝鲜士兵的招募,归驻朝大臣洪承畴管,这件事在他回到汉城后,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洪承畴虽然对两人并不看重,也没有底气和御营抢人,但他却抓住这个机会,希望周遇吉多派些新军跟随自己——

    在北海岛的时候,他就认识到巡捕营新军的厉害。这些火铳手发挥的战力,远胜普通军队。

    他希望自己北上的时候,有更多新军一起。(本章完)


  (https://www.kenwen.cc/book/468596/18274893.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