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永生!大唐帝师,替太宗永镇山河 > 第482章 反击叛军

第482章 反击叛军


第482章  反击叛军

大军西行后,邓宏又独自返回了马嵬驿。

杨玉环坟前,邓宏静静地站立在那里。

许久后,他将杨玉环从坟里挖了出来,并将她的遗体摆放在佛堂前。

原来,那天,邓宏并没有勒死她,而是在她临死之际,封住了她的最后一丝气息,从而让她成为了假死的气象。

邓宏从袖子里掏出一颗丹药,给杨玉环服了下去。

许久后,杨玉环这才缓缓睁开眼睛。

她一醒来,便见一个面戴面具的英俊男子注视着自己。

“我,我不是已经……我怎么在这里,还活着?”

刚醒来的杨玉环有些语无伦次,邓宏见状,说道:  “以后没有李隆基这个大唐天子,也没有杨玉环这个贵妃了!”

“什么?”

“你是?”

杨玉环看着面前的邓宏,十分疑惑。

“你不用知道我是谁,你只要知道,以后你的职责就是在蜀地安心陪伴陛下!”

邓宏没有过多解释什么,也没有告知自己的身份,杨玉环见他不愿意告诉自己,也不再多问。

就这样,邓宏暂时将杨玉环安定了下来,准备待时机成熟后,便将她送到李隆基的身边。

而与此同时,安禄山在打下长安后,也丝毫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

他当即昭告天下,宣布大唐的灭亡,并自称雄武皇帝,建国号为大燕。

安禄山登基后,继续派麾下心腹大将四处扩张,准备乘胜追击,消灭西逃的天子李隆基。

而与此同时,北上抵达灵武的太子李亨终于见到了朔方军节度使郭子仪。

最后在大臣李泌、杜鸿渐,大将郭子仪、王思礼、李嗣业、宦官李辅国、鱼朝恩等人的拥护下,正式在灵武擅自登基。

李亨登基后,第一时间便遥尊尚未抵达蜀地的李隆基为太上皇帝,并命令长子广平王李豫为东征讨逆大元帅、郭子仪为中军、李嗣业为前军、王思礼为后军,率领朔方军主力,及返回中原支援的安西军、北庭军、河西军,及突厥、各胡族的唐协军,号称二十万大军,从凤翔出发,东讨叛军。

就在新皇李亨改元至德元年的同时,李隆基也在麾下禁军将士的保护下,抵达了蜀地成都。

就在李隆基刚刚抵达成都时,没过几天,新皇派来的使者就将李隆基已经被推尊为太上皇的消息带到了蜀地。

成都李隆基临时别宫内,李隆基看着太子李亨登基的诏书,神情复杂。

虽然邓宏已经告诉了他前因后果,但一下子从天子变成了太上皇,李隆基却一时显得有些无法接受。

表面上看,太上皇地位比皇帝还要尊贵,但事实上,大唐的太上皇,日子未必好过……

失去了权利,李隆基很沮丧,好在有高力士、陈玄礼等心腹的陪伴劝说下,李隆基这才渐渐接受了自己已经成为了太上皇的事实。

就这样,李隆基一行人暂时在成都住了下来。

而与此同时,邓宏此时却显得无比的失落。

原来,自从叛军攻破长安后,邓宏的两位妻子香兰与淑婉也跟着随行队伍西逃。

但这一路奔波,却让她们的身体不堪重负!

二人都是年近花甲之年,再加上这些年来跟随邓宏四处奔波,一身精力早已所剩无几。

五十多岁的她们,看上去已经白发苍苍,比当年的显儿她们还要衰老得快。

邓宏不忍心再让她们受奔波之苦,于是便将二人带回了青城山。

青城山上,小道观外。

青山依旧,但邓宏此时的心情,却与这大好的美景格格不入,因为她的两位妻子,已经渐渐迎来了大限!

“咳咳咳……”

屋内,香兰与淑婉咳嗽不断,杨宁一直在用真气给她们调养,而邓宏,则站在门外,不知道在思索着什么。

许久后,杨宁从屋子里走了出来,看着邓宏,她无奈摇了摇头!

“怎么了,连你也没办法吗?”

邓宏看着杨宁,有些失落,他虽救过不少人,但终究只能救病不能救命。

如今,就连继承了袁天罡与李淳风两位宗师神通的杨宁都摇了摇头,这不禁让邓宏感到了一丝无奈。

杨宁摇了摇头说道:  “她们身子骨本来就弱,就连我最温和的真气都承受不住,吃药已无多大用处。”

“唉!她们跟了我几十年,终究是吃了不少苦啊!”

闻言,邓宏无奈叹息了一声,他走进屋内,看着躺在床上的二人,眼里满是心疼。

“兰兰、婉儿……”

邓宏走近,轻轻抚摸着二人。

二人看着邓宏,用力挤出了一丝微笑。

“夫君,妾身身体不适,怕是不能再陪夫君走下去了!”

香兰含着热泪,不舍地看着邓宏,看着她们二人苍老的模样,邓宏内心顿时五味杂陈!

长生的代价,便是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的生老病死,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长生难、长生难啊!”邓宏内心哀叹道。

“夫君不要太过悲伤了,我们本就是肉骨凡胎,能陪夫君一生,已是香兰的荣幸,往后,我走了,夫君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啊!”

香兰不舍地依偎在邓宏怀里,诉说着离别之情。

“赶快躺下休息吧,我一定会将你们治好的。”邓宏不忍二人如此憔悴,于是给她们输送了一些真气后,便服侍二人躺下。

接下来的日子里,虽有邓宏与杨宁二人悉心照料,但香兰与淑婉终究还是没能挺过去。

就这样,邓宏又亲手埋葬了两位妻子,在青城山上,又多出了两座小坟。

“往后啊,你们就待在这里吧,这里是我的家,也是你们的归宿,有老袁他们陪着你们,你们也不会孤独的。”

邓宏看着两座小山包,脑海里不断回忆与她们初见时的记忆。

“夫君,生老病死乃万物自然,两位妹妹此生心愿也足,没有遗憾,往后就让她们好好在这里安息吧!”

杨宁不忍邓宏忍受长生之苦,于是劝慰道。

“嗯嗯。”邓宏点头道:  “我们下山吧!”

“我们下山之后去哪里?”

邓宏看了一眼山下,无奈说道:  “这大唐的江山分崩离析、支离破碎,这个时候,总得有人站出来缝缝补补!”

而邓宏所指的那个人,除自己之外,别无他人。

对此,杨宁也不感到意外,这世间,他们夫妻二人已是孤零零的,注定了邓宏飘到哪里,杨宁便跟到哪里。

就这样,二人便下了山。

但在此之前,邓宏还是放心不下李隆基,于是先去了一趟成都。

别宫内,再见邓宏时,李隆基百感交集,索性如今退位为太上皇,对于这层身份,李隆基已经渐渐接受,对太子李亨擅自登基,也渐渐放下了成见。

“日后陛下便在蜀地安心待着吧,臣一有空,便会回来看你。”

“先生这是又要远行吗?”

闻言,邓宏说道:  “如今,这天下分崩离析,反贼安禄山已经在长安称帝,江山岂有二主,臣既受历代先皇之命,便有铲除乱臣贼子之责,这天下一日不安,臣怎敢懈怠啊!”

闻言,李隆基百感交集,眼神中更是充满了愧疚。

若不是自己老糊涂了,把江山搞成这样,邓宏又岂会出山再次力挽狂澜!

一想到这,李隆基便悔不当初,尤其是在邓宏面前,他总有种无地自容,好像面对列祖列宗的感觉。

李隆基愧疚地第一次向邓宏低下了头:  “是我对不起祖宗们,更对不起先生啊!”

“事已至此,陛下不用太过自责,只是往后,愿陛下不要再迷恋于权利,至于这天下,臣定会助新皇平定。”

闻言,李隆基这才安心:  “大唐有先生,幸甚、幸甚啊!”

不过,李隆基还是有自己的担忧,他看着邓宏问道:  “先生这次去相助太子……哦新皇平定叛乱,该用什么身份合适啊?”

邓宏的身份,毕竟很复杂,总不能每一次,都用邓宏这个名字吧!

“这个,我自有打算。”

其实,李隆基说得不无道理,自己的身份终究不好行事。

若换作是明君或者是守成之君,在必要的时候告诉他还没什么事情,就怕万一将来继承皇位的是昏君,就麻烦了!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在邓宏脑袋里一闪而过,因为,他已经想好了办法去如何应对。

就这样,在看望李隆基,并与他细心交谈后,邓宏便带着妻子离开了西蜀,赶往了灵武,准备与平叛大军会合。

而与此同时,在经过初期的势不可挡后,叛军的攻势渐渐延缓了下来。

这一来是李光弼在河北将安禄山的老巢搅得天翻地覆。

其次则是东讨大军在郭子仪等人的率领下一路高歌猛进,此时的朝廷大军早已不是叛乱刚爆发时的那些临时征召的老弱病残,而是战斗力丝毫不弱于河东叛军的安西军、北庭军、河西军、朔方军四大主力。

在平叛大军的一路高歌猛进下,安禄山察觉不妙,立即迁都回洛阳,至于长安,则做为防御朝廷大军的第一道防线。

此时,叛军在长安的兵力,仍有十万人,由安禄山的心腹大将安守忠和李归仁、长安留守张通儒等人率领。

而平叛大军则由北庭支度行营节度使李嗣业为前军、朔方军节度使郭子仪率领本镇主力为中军,河东节度使王思礼为后军,总共十五万人朝长安一路高歌猛进。

最后,两军于长安城南香积寺展开了对峙!

朝廷大军中军大帐内,郭子仪正分布任务。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他,也终于如邓宏所期盼那样,成长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帅才,言行举止之间,神采奕奕。

“吩咐下去,各军立即备战,待指令下达,务必一战击败叛军,收复长安。”

郭子仪镇定有力地下达命令,众将们闻言,行礼后便退了出去。

这时,手下来报:  “大帅,门外有两人自称是大帅的故人,有要事相见。”

“故人?本帅何来的故人?”

郭子仪疑惑地看着属下,“来人长什么样。”

“看不清楚,来人身戴面具,其中一人是一名女子,看样子,约是二十出头。”

“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我似乎没这样的故友吧!”

顿了顿,郭子仪还是决定让他们进来一探究竟。

“你去将他们带进来吧!”

“是。”

不一会,邓宏夫妻便跟着侍卫进入了中军大营。

时隔多年,师徒二人再次相见,邓宏看着成长起来的郭子仪,欣慰不已。

他这次之所以来找郭子仪,便是想向他表明自己的身份,好做事。

“你们是何人?来见我何事?”

郭子仪并没有认出邓宏,因为邓宏头戴面具,多年不见,甚至是一旁的师娘,他也没有认出来。

“子仪啊,长安一别,也有三十余年了啊!”

“你是?”

邓宏缓缓摘下面具。

郭子仪见状,有些疑惑:  “你是?”


  (https://www.kenwen.cc/book/468996/18274983.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