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 第392章 锦衣卫只是朕手上的一把刀而已!!

第392章 锦衣卫只是朕手上的一把刀而已!!


相对于其他人来讲,李如柏的条件是更不会去畏惧那么多。

    即便会在皇帝陛下那里发生争执,他也有更好的选择。

    因为他们现在已经完完全全的成为了陈寒身边的重要臣子。

    说句不好听的话,其实大家看得出来,现在的帝国虽说是皇帝做主,但更多的事情还是由陈寒来做主。

    大家很明白国公爷对于大明来讲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第二个皇帝。

    也正因为有这种想法在,所以现在大家对李如柏更加的畏惧害怕。

    为什么?

    因为在国公爷那里,李家的地位现在很特殊。

    尤其是在辽东那个地方,对于大明来讲非常重要的那么一个地方。

    在国公爷爷的治理之下,现在成为了重要的门户,也是往北边非常重要的一个中转站。

    李家在那里地位很特殊。

    虽说现在的李家不能像之前那样的嚣张跋扈。

    毕竟国公爷去了一趟辽东之后,把很多的嚣张跋扈的军阀都给干掉了,所以大家都收敛了很多。

    可是依旧不能够阻拦李家成为一個特殊的存在。

    李家在那里像一个定海神针一样的镇守着。

    有李家那棵大树在那边靠着,李如柏就不可能会出现像其他锦衣卫第一种那样的窘迫境地。

    他就更敢于去跟皇帝说一些真话。

    虽说那些文官个个都是活该,个个都应该要惩治他们。

    但对于这些家人来讲,有的时候还是显得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无辜。

    就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其实锦衣卫的这些弟兄也不像外界所传言的那样,都是一些蛇蝎心肠,冷酷无比之人。

    其实他们也看到了文官的这些家人,有的时候对于文官们做了一些什么事,其实并不知晓,他们有点无辜。

    但他们又不敢开口去说。

    有李如柏这样不怕连累的人说这样的话,对于这些家眷们来讲是一件好事。

    所以那些家眷在犹豫了一会儿之后,还是跪倒在了李如柏的脚底下。

    甚至那些文官此时也没有矫情,个个都跪在了李如柏的脚底下,感谢李如柏能够认真的去聆听他们的要求,认真地理会他们的难处,甚至认真的去帮助他们,避免这样的事发生。

    其实对于文官来讲,的确是厌恶陈寒。

    虽然的确是想要把京师大学搞垮。

    但说到底这是政治斗争,与家人是无关的。

    李如柏很理解这一点,是因为他看到了太多太多这种事情。

    在辽东之时,自己的父亲掌控着大量的军队。

    在陈寒还没有将辽东的全部整治之时,其实都是由自己的父亲在做这些事。

    他的父亲虽说是个大老粗,甚至做了许多恶事,杀良冒功,这种事情没少做,他也看不惯。

    但是后来也就慢慢理解了,因为他父亲身后便是无数的利益既得者。

    这些利益既得者不可能让自己的父亲,按照自己的心思去做事。

    而现在他同样遇到了跟父亲一样的情况。

    他父亲当时处理很多反对者,但是却把他们的家眷给留了下来。

    因为他父亲也始终认为,一人做事应该一人当,不应该让他们的家眷也受到连累。

    此时的李如柏倒是非常的大度。

    甚至对跪在地上的那些文官说道,“你们也不需要感激我,我主要不是看在你们的面子上。

    主要是看在你们的家人,可能还真是无辜的份上。

    如果你们的家人跟你们一样的心思,想要去害我们国公爷的话,我也会这么对付他们。

    但目前的情况看来是没有,所以无需感谢我什么,我只是做了我认为做对了的事。

    即便是在陛下那里,我会说这些话。

    也不是因为你们,而是我个人觉得,这应该是我要做的事。

    当然我更明白你们这些个做家人的,如果把你们的老爷给干掉了,伱们会恨朝廷,会恨陛下,会恨国公爷。”

    他说着看向的那些家眷。

    那些家眷有怨气。

    他能不知道吗?

    非常明白,但是为什么还是要放过,还是要留下这么一个仇恨的种子呢?

    是因为这是无法两全的事情。

    因为你没有办法做到让所有人都不怨恨。

    国公爷做的事情对百姓来讲都是好事,但对部分人来讲难道就不是恶事?

    他们心里边有那一点点的怨恨?

    甚至很想要报复?

    会有的

    可他们没有办法。

    这便是李如柏以及国公爷的胆气所在。

    我知道你们很不爽,可是你们又能如何呢?

    你们难道能干掉我,又或者在朝堂上面跟文官一样弹劾,然后把我给赶出京城之后你们再在路边埋伏劫杀于我?

    你们做不到,所以才有这样的自信。

    李如柏看向那些家眷,“从你们的眼睛里边我已经看到了,你们一定会恨朝廷,恨陛下,恨国公爷。”

    一说这个话,那些家眷马上跪在地上说道:“不不不,我们不敢,我们不会怨恨,您给了我们这么大恩惠,我们怎么还敢?”

    李如柏哈哈大笑,“别来这套,你们心里面想什么我其实很清楚。

    跟你们明说吧,当初在辽东的时候,在我父亲手底下很多犯了错的将军,被免去官职被发配到边境去戍边,他们的家眷同样被发配充军。

    他们临走之时,那怨恨的眼神非常像你们现在的眼神。

    他们也祈求过,他们也跪在地上求放过求饶过,可是当时我们没有饶过他们,依旧把他们给发配到了边境去戍边。

    为什么?

    因为当时的我们或者说李家,没有办法将所有的反对意见镇压下去,所以只能杀一儆百,甚至只能一网打尽。

    但是对于你们不一样。”

    他说的非常的自豪,是因为现在国公爷不一样了。

    “国公爷与我父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国公爷现在做的任何事都是正义的,做的任何事都对老百姓们有好处。

    你们要是反对国公爷,那就是反对天下人,到时候自有天下人来收拾你们。

    所以给你们个忠告,如果这次陛下如果放了你们,只惩处了主要犯罪者,你们最好乖乖夹起尾巴做人。

    因为一旦你们暴露出你们对国公爷的怨恨,到时候自有百姓将用口水把你们给淹没。”

    李如柏现在就是这么的自信。

    他自信天下人现在是站在国公爷这边的。

    接着李如柏也没有跟他们啰嗦一挥手:“收队!”

    将所有文官都压着,接着留下一部分人看管京师大学的府邸,不允许里边的家眷离开。

    然后在大半夜的时候带上了兵马司的人马,将所有文官的家眷都给看押了起来。

    如果后边审讯这些文官,没有发现那些家眷曾经跟着这些文官作恶,这些家眷可能都会被放掉。

    但现在还不行,必须要看管起来。

    做完这些之后,李如柏直接进了宫,到了乾清宫前去面见皇帝。

    此时十岁的万历帝依旧没有睡,依旧在处理着奏章。

    他其实是在等待着李如柏给自己汇报消息。

    而此时远在日本国的陈寒也在等待着李如柏的汇报。

    他倒是要看一看,国内现在这些文官,在自己不在国内的时候能搞出些什么花样来。

    最重要的是他很想看一看,这些人搞出了花样之后能不能收场?

    这些文官一次又一次的挑衅自己的底线,那就让他们知道知道,现在的自己愤怒并且会不择手段的打压他们。

    不允许有任何文官敢于出来挑战自己,这是他最后的底线。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一次陈寒是打算杀鸡儆猴的,抄家灭族,这个都是基本。

    不这么做,无法震慑那些文官。

    其实陈寒一直都很给那些文官脸面,也给了他们很多次机会。

    但是有些人的确是自己找死,没有人能够拦得住他们。

    就比如现在,明明知道京师大学学子建设这座石桥,是京师大学开学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亮相。

    可是这些文官,居然还敢在这种情况下捣乱,那就不要怪心狠手辣了。

    就在他思考之际,外面有太监进来:“陛下,李如柏过来禀报情况了。”

    陈寒眼皮一抬:“让他进来!”

    太监虽然已经快五十了,是伺候过嘉靖皇帝、隆庆皇帝两代皇帝的。

    可即便是这样,他也是如履薄冰。

    因为不知为何,他居然在十岁的皇帝身上看到了嘉靖皇帝那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他哪里会知道这个十岁孩童的灵魂里住着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现代人。

    也就只能暗暗告诫自己,今后在陛下面前千万不可以认为他只是个十岁的孩童。

    战战兢兢的出到外边,就见李如柏此时恭恭敬敬的站立在台阶下面等候。

    太监喊了一声,李如柏抬头就见太监满脸苍白,还小声的询问:“公公身体不适吗?”

    那太监勉强露出一丝笑容,“无事无事!”

    李如柏也没有当回事,进入宫殿后就见偌大的宫殿里,两边的灯笼都被熄灭。

    唯有皇帝坐的龙书案那边的两盏鹤形铜灯点着。

    陈寒是个挺节省的人。

    他不喜欢铺张排场。

    偌大的书房,就只点了两盏灯。

    就着昏暗的烛火,来到了万历帝面前,李如柏先行行礼,接着将当前的情况说了一遍。

    万历帝问:“那些家眷你有何看法?”

    因为听到李如柏说没有打算将那些家眷都给抓起来,万历帝倒是疑惑。

    李如柏终于还是说道:“陛下,那些家眷与此事无关,做下此事的是那些文臣,那些文臣该死,可是他们的家眷……”

    万历帝抬起眼皮冷冷的看着他:“怎么?当锦衣卫委屈你了,你要当御史言官?”

    此话一出,便如山岳般压将下来将李如柏震的头皮发麻,后背冷汗涔涔。

    他扑通一下跪了下去,“陛下,微臣不敢。”

    万历帝坐在龙书案后,虽说那张硕大的龙椅,将万历帝十岁的身躯映衬的纤弱了一些。

    但是他那双眼睛,却是掌控天下的王者气息。

    被这双眼睛摄住,万历帝便觉浑身上下,都被一股无形的牢笼笼罩,动弹不得。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平日里,那个温和的少年,此时迸发出来的却是他根本无法承接的龙威。

    此时他还想再狡辩什么。

    万历帝却说道;“李家将门世家,如今却出了你这个言官的材料,要不朕让你去当几天言官,你这佥事就不要干了。”

    李如柏听了这话后,更是浑身发凉。

    万历帝从龙椅上走下来,背着手,走到他面前:“要不是陈爱卿在朕这里屡次举荐,你这心性是无法当上锦衣卫指挥佥事的,你可知这已是隆恩浩荡。

    你现在不思感恩,反倒在朕面前担起言官来了。

    你是何人?

    你是何身份?

    你是锦衣卫,你是朕手上的一把刀,你说刀该如何用?”

    刀该如何用?李如柏回答不上来。

    万历帝回道:“刀只管听话便是,懂吗?”

    李如柏看着万历帝,见他脸上不怒自威,说出这些话来,根本不是一个十岁孩童能有的见解当。

    这一次他在面对君王之时,终于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君恩似海,

    可以把一艘巨船托起,同时也能转瞬间将所有船只都给淹没。

    而这个过程只不过是皇帝一句话的事而已。

    李如柏终于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就像万历帝说的那样,锦衣卫只是皇帝手上的一把刀而已。

    皇帝想怎么用就怎么用,都不可以有自己的思想。

    李如柏到现在也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皇帝陛下给教训了。

    原来真的是自己太自作多情了。

    他以为自己可以在陛下这里,替那些家眷解围。

    可是没有想到,人家皇帝陛下根本就没有听这些。

    而是认为当锦衣卫的不可以有一丁点的自己的思想,只需要当一把刀就行。

    虽说这很让人难以接受,但是锦衣卫的职责便是如此。

    特别是现在面对皇帝的那一刻,皇帝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强大君威,让他根本就反驳不了。

    “陛下,臣知错了,不会再有下次。”

    听到他说这番话万历帝点点头:“知道错就要改,这一次朕就不计较了,你去好好提审一下那些家眷,如果真与此事无关者就放了吧,这个人情朕这一次给你,但不许有下次,懂吗”

    (本章完)


  (https://www.kenwen.cc/book/469000/18275073.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