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大明:朱标胞弟,史上最强逆子 > 第326章 保证粮食的质量

第326章 保证粮食的质量


朱楷身着一身黑色夜行衣,头戴斗笠,只露出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身旁站着的是几位同样装扮的亲信,每个人都显得严肃而又专注。

“各位,今夜的任务至关重要。”朱楷压低声音说道,“我们必须确保行动的隐秘性,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大人放心,我们都已做好准备。”一位亲信回应道。

“好,那我们就出发吧。”朱楷点了点头,转身带领队伍消失在夜色之中。

他们沿着狭窄的小巷前行,尽量避开主街道,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京城的夜晚虽然安静,但并不意味着安全。朱楷深知,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行动失败。

大约半个时辰后,他们来到了目的地附近。这是一个看似普通的民宅,但从朱楷等人掌握的情报来看,这里却是那个秘密组织的核心所在。四周一片漆黑,惟有从窗户缝隙中透出的微弱灯光暗示着屋内的活动。

朱楷示意大家停下脚步,然后轻声布置任务:“李兄,你带两个人绕到后门,防止有人逃脱。王兄,你和我一起从前门进去,其他人留在外面接应。”

分配完毕后,各组迅速行动起来。朱楷和王兄小心翼翼地靠近前门,准备随时破门而入。

“准备好了吗?”朱楷低声问道。

“一切就绪。”王兄回道。

朱楷深吸一口气,猛地一推门,伴随着一声巨响,大门轰然倒下,他们冲进了屋内。

屋内顿时陷入混乱,几个身影慌乱地想要逃跑,但早有准备的朱楷等人迅速展开行动。王兄拔剑出鞘,一剑封喉,干净利落地解决了第一个目标。与此同时,朱楷也与一名壮汉交上了手。

这名壮汉显然不是普通人,他手中握着一把短刀,动作敏捷,招招致命。但朱楷身为武将之后,从小习武,身手自然不凡。两人你来我往,斗得难解难分。

就在这时,李兄带着人从后门杀入,屋内顿时陷入了更大的混乱。那些原本还在抵抗的人看到前后夹击,纷纷失去了斗志,有的跪地求饶,有的则试图寻找机会逃跑。

朱楷与壮汉的战斗也到了关键时刻,对方一个不慎,露出了破绽。朱楷抓住机会,一拳重重地打在他的腹部,壮汉痛呼一声,倒在地上,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都别动!”朱楷大声喝道,“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抵抗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随着朱楷的话音落下,整个房间终于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被制服,包括那位壮汉在内的几名重要人物也被控制住。

“搜查这里,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朱楷命令道,“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证据。”

众人开始忙碌起来,仔细检查每一个房间,不放过任何可疑之处。经过一番搜索,他们找到了大量的文件资料,其中不乏与反改动革新相关的证据。

正当朱楷准备下令撤离时,突然听到一阵细微的脚步声从楼上传来。他立刻警觉起来,示意所有人保持安静。

“上面可能还有人。”朱楷低声说道,“我们必须小心。”

几个人轻手轻脚地上楼,每一步都极其谨慎。楼上的房间里,一名男子正焦急地翻找着什么,似乎是在销毁证据。他完全没有察觉到危险已经逼近。

就在他即将打开窗子准备跳窗逃走之际,朱楷等人冲进了房间,将他堵了个正着。

“别动!”朱楷厉声喝道,“你已经被包围了。”

那人见状,知道无路可逃,只得乖乖投降。朱楷让人将他绑起来,带回审问。

朱楷带着搜查到的证据回到了府邸,他深知这些资料的重要性,决定亲自过目每一份文件。在书房里,烛光摇曳,朱楷摊开了第一份卷宗,细细阅读起来。

他发现,这些文件记录了该组织与多名官员之间的非法交易,甚至牵涉到了一些高层人士。朱楷一边阅读,一边做着标记,将关键信息圈出来。他意识到,这份材料足以揭开一个庞大的腐败网络。

经过一夜的努力,朱楷终于整理好了所有的证据,并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天色已微微泛白,他叫来了贴身侍卫,吩咐道:“立即将这份报告送往皇宫,务必亲手交给朱元璋。”

侍卫领命而去,朱楷则留在府中等待回复。这一天对他来说异常漫长,每一刻都在焦虑中度过。直到傍晚时分,宫中的信使终于带来了朱元璋的旨意。

朱楷连忙接过圣旨,只见上面写着:“朱楷,尔等忠勇可嘉,所报之事朕已悉知。即日起,成立专案组彻查此案,务必将所有涉案人员绳之以法。尔等继续协助调查,不得有误。”

朱楷心中一喜,知道朱元璋已经认可了他的行动。他随即召集几位亲信,传达了朱元璋的旨意,并布置了下一步的工作。

“各位,”朱楷说道,“朱元璋已下令彻查此事,我们必须全力以赴,配合专案组的工作,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遗漏。”

“是,大人。”众人齐声应道。

专案组确认了多名高级官员与该组织存在利益输送关系,并掌握了充分的证据。朱楷将最新的调查结果整理成报告,再次呈报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更是愤怒不已。他立即召见朱楷进宫,当面听取汇报。“朱爱卿,”朱元璋语气严厉,“你所报之事,若属实,必当严惩不贷!”

朱楷跪倒在地,恭敬地答道:“陛下英明,微臣所言句句属实。”

“好,”朱元璋点头道,“你做得很好。朕决定,即刻将所有涉案人员全部逮捕归案,绝不姑息养奸!”

“谢陛下!”朱楷感激涕零。

朱元璋又说道:“此次事件反映出我朝吏治存在严重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动革新。朱爱卿,你有何良策?”

朱楷想了想,然后说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官员考核,选拔真正有德有才之人;二是完善监督机制,确保权力运行透明;三是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减少滋生腐败的土壤。”朱元璋听了,频频点头:“言之有理,朕会考虑采纳你的建议。从今往后,你便兼任吏部尚书,负责实施这些改动革新措施。”

朱楷心中激动不已,但他仍保持着冷静:“谢陛下信任,微臣定不负重托。”

他深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必须从选拔和考核官员入手。因此,朱楷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官员素质的举措,并付诸实施。

一天清晨,朱楷早早来到吏部衙门,准备召开会议讨论改动革新的具体方案。他坐在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等待着同僚们的到来。不一会儿,几位大臣陆续到达,他们都是朱楷精心挑选的志同道合者。

待众人坐定后,朱楷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诸位,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是为了讨论如何更好地选拔和考核官员。大家都清楚,近年来,我朝官场腐败现象日益严重,如果不加以遏制,必将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位大臣附和道:“大人所言极是,但选拔贤能并非易事,该如何操作呢?”

朱楷点了点头:“确实不易,但我认为,只要方法得当,还是可以做到的。首先,我们要改动革新科举制度,使之更加公平公正。”

“具体如何操作?”另一位大臣问道。

朱楷解释道:“我们可以增加考试科目,除了传统的经义之外,还可以加入政论、实务等内容。此外,还要加强对考生品德的考察,确保选拔出的人才既有才又有德。”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接着,朱楷又提出了关于官员考核的意见:“除了选拔之外,考核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定期对官员进行评估,奖优罚劣。”

一位年轻的大臣问道:“大人,具体如何实施呢?”

朱楷想了想,说道:“我们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考核机构,由公正无私的人士担任考官。每年对各级官员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内容包括政绩、民情、道德等多个方面。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这样一来,那些懒政怠政的官员就会受到惩戒,而真正有能力的人则能得到提拔。”一位大臣补充道。

朱楷点了点头:“正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官场风清气正。”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最终确定了一系列改动革新措施。朱楷决定将这些方案整理成文,呈报给朱元璋审批。

几天后,朱楷带着厚厚的奏折来到御书房,准备向朱元璋汇报。他跪倒在地,恭敬地说道:“启禀陛下,微臣关于吏治改动革新的方案已经拟好,请陛下过目。”

朱元璋接过奏折,仔细阅读起来。半晌,他抬起头来,目光中带着赞许:“朱爱卿,你所提出的方案切实可行,朕同意照此执行。”

朱楷心中一喜:“谢陛下。”

朱元璋又说道:“此次改动革新意义重大,你务必亲自督办,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实到位。”

“微臣定不负陛下重托。”朱楷坚定地答道。

朱楷正在府中处理政务,突然接到消息,说是张文远来访。他连忙迎了出去,只见张文远满面春风,显然心情不错。

“张兄,”朱楷笑道,“近日可好?”

张文远拱手作揖:“多亏大人提携,如今学生已在户部任职,深感荣幸。”

朱楷欣慰地点了点头:“张兄才华横溢,定能为国效力。不过,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切记不可忘本。”

张文远认真地说道:“学生谨记大人教诲。”

两人相谈甚欢,直至深夜才散去。望着张文远离去的背影,朱楷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只有培养出更多像张文远这样的优秀人才,大明的未来才会更加光明。

午后的阳光斜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御史台内,几个官员正围坐在一处,讨论着如何进一步加强监察体系的有效性。其中,御史中丞赵诚,一位刚正不阿的老臣,清了清嗓子说道:“吾等皆知,朝廷之大,百官众多,若不加以约束,恐生懈怠之心。”

“正是!”一旁的副御史刘瑾点头附和,“我等身为御史,本职便是纠察百官,肃清贪腐。然,近日来,关于各地官员贪墨之事频传,可见现行体制仍有漏洞。”

赵诚沉吟片刻,目光如炬,“那依刘大人之见,当如何补救?”

“依在下之愚见,”刘瑾站起身来,在屋内踱了几步,“当设‘密探’,以秘密的方式监察各级官员,尤其是那些手握重权之人。”

“密探?”赵诚眉头微皱,“此法虽有效,却也需慎行。毕竟,若不慎泄露消息,恐生事端。”

“大人所虑甚是。”刘瑾点头赞同,“因此,这些密探应当由绝对忠诚可靠之人担任,且其身份绝不可外泄。另外,还需定期更换人员,以防被收买。”

“嗯,此乃良策。”赵诚颔首,“不过,单凭密探之力还不够,还须加强对官员的道德教育,使之不敢为非作歹。”

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随后是侍卫的声音:“朱元璋驾到!”

屋内的官员们立刻起身迎接,只见一位身穿龙袍、威严中带着几分平易近人的朱元璋缓步入内。他环视四周,目光温和地扫过每一位官员的脸庞,然后开口道:“诸位爱卿,朕闻你们正在商议如何完善监督机制,这正是朕之所望。”

赵诚上前一步,恭敬地说:“启禀陛下,臣等确是在为此事忧虑。欲使朝纲清明,必先肃清贪腐,而欲肃清贪腐,又需从监督入手。”

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转向刘瑾:“刘爱卿,你有何见解?”

刘瑾深吸一口气,将之前与赵诚讨论的想法一一呈报给朱元璋。听完后,朱元璋沉思片刻,接着说道:“此计可行,但密探之事需谨慎行事,不得扰民。此外,朕以为,除了暗中监督,还需公开表彰那些廉洁奉公的官员,以此树立榜样。”(本章完)


  (https://www.kenwen.cc/book/471400/18275139.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