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适航认证必须得自己做!
推荐阅读:唯一玩家 长生:从成为族长开始 新婚妻子发现了我不为人知的过去 手握购物系统,我在八零当首富 大明:朱标胞弟,史上最强逆子 NBA:开局融合约基奇模板 凡人:我能加点修仙 我洪荒人祖,开局废人教废圣母 全职猎人:今夜,杰尔曼加入狩猎 长生从吃妖开始
第158章适航认证必须得自己做!
在已经拿到了最困难的基础研究结果之后,除冰系统和机翼结构设计改进这些工作,182厂自然是有能力自己完成的。
大小也是个有设计部门的飞机设计制造集团,总不能在这种最基础的工作上还得求外人。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常浩南、林国范和祝兰三人的工作就此告一段落了。
因为跟其它所有的飞机设计工作一样,防冰能力,也是要经过试验的。
于是几个人又要面临跟前面涡喷14做地面稳定性测试时一样的情况——没有试验标准。
而且这次还不只是国内没有标准。
前面已经说过,在90年代中期这功夫,大家在飞机防冰这方面的处理都比较奔放,只有试验条件最好的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在FAR-25部中有一套防除冰适航性要求。
“就我所知,国内唯一一种进行过系统性结冰试验的飞机是运12B,是1986年的时候去美国做的。”
梁绍修轻轻抚摸着自己鬓角的胡茬,对坐在会议桌旁边的另外三个人说道:
“我几年前曾经听过当时带队过去的工程师做报告,整个过程非常坎坷,经常受到那边的故意刁难不说,验证过程也称得上是……险象环生。”
“他们那个适航性测试里的内容也不太完善,很多时候都是靠随机气象工程师的直觉,看着哪片云团比较顺眼就钻进去,至于结冰和融冰过程的取证甚至跟我们的土办法差不多,是用几个固定在飞机外面的摄像头完成的。”
常浩南摇了摇头:
“运12B毕竟只是一种5吨级、20座,最大速度300公里的小飞机,而且和主流的飞机级别前后不搭,市场前景非常有限,所以只要花钱,FAA也不会卡的太死,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先不说运8是一种军用型号,如果未来我们要制造跟波音抢市场的飞机,难道FAA还会继续给我们做适航认证么?”
之前通过涡喷14的发动机测试,他好不容易通过国防科工委把华夏自己的航空工业标准给搭建起来了,肯定不可能再回去找美国人办事。
但还没等常浩南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想法,旁边的林国范就已经憋不住了:
“不只是这样,我一直在研究世界各国因为气象问题而发生的空难事故,从94年到现在三年时间,光是美国国内因为机翼结冰导致的空难就有七八起,事故更是不下上百次,FAA的那个适航要求显然和实际情况之间是存在脱节的。”
“另一方面,FAR25里面只规定了一架飞机“应当做到什么”,却没有规定更具体的“应该如何做到”,对于飞机设计人员和飞行员而言,指导性都不够明确。”
后者作为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航空事业的气象学家,对这方面的了解反而是几个人中最深入的——
很多情况下,当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内的研究过于深入之后,有时候反而会忽略对于整个行业的宏观视野,反而是跨专业研究者在这方面会具有一些优势。
“我觉得在可见的未来内,咱们应该不太可能把运8卖到美国去,而且更主要的是,咱们之前这段时间做的研究正好跟这个方面,我觉得完全可以参考FAA的那个要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弄一套更完善、更有指导性的标准出来!”
林国范说到这里几乎双眼发光。
人到了一定的阶段之后,总会有一些物质以外的追求。
实际上,能在传统气象学这个领域干出名堂来的机会其实不算太多,还是得顺应大势,参与到一些重点的项目和工程里面才行。
而过去的半个月里面,他觉得自己至少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积冰形态模拟!
只要华夏的航空工业继续发展性下去,就必须要迈过“安全性”这道坎。
如果思路放的更开阔一点,那分析对象甚至还不一定要局限于飞机,高层建筑、输电线路、桥梁隧道等等都在他的业务范围内。
要说名垂青史可能确实有点过了,但是在行业内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让自己的名字在以后的教科书上亮个相,应该还是有指望的。
想想就令人兴奋。
常浩南张了张嘴,有些意外地看着对面似乎陷入了自己世界中的林国范。
对方已经把他想说的东西都给说了。
简直完美嘴替。
根据他的经验,一个男人露出那种如痴如醉的表情,大概率是在YY一些中二剧情,出人头地功成名就乃至拯救世界什么的。
没办法,男人至死是少年,他重生之前也不是没有YY过类似的东西。
有些尴尬的气氛持续了几秒钟,直到实在看不下去的祝兰伸手悄悄在自己老公腰间拧了一把。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我们可以让常博士做第一完成人,向科工委方面申请一个大项目下来。”
梁绍修对于航空系统内的这套玩法还是比较熟悉的,他们182厂现在因为缺乏经费和人才几乎处在生死存亡关头,如果能捞到这么一个令人瞩目的项目,那势必会获得一些资金和政策方面的倾斜。
但是说完之后他又觉得有点心虚,这么大的活,就算有常浩南乃至杜义山的名字作保,上级也很有可能不放心交给他们。
于是梁绍修又咬了咬牙:
“实在不行的话,可以把603所也拉进来,据我所知,新舟60项目按照原计划,也要明年去美国搞适航审定测试。”
“等等……”
刚刚一直在旁边没有说话的祝兰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你说让小常同志做第一完成人?这会不会……”
作为同样混体制内的教授级别人物,她对于这里面的弯弯绕自然也是一清二楚。
虽然祝兰现在已经非常认可常浩南的能力,但在她看来,如果要朝上面申请项目的话,第一完成人最好还是挂一个影响力大一些的名字,这样审批流程都会快上不少。
尽管她也想不出182厂有什么人能称得上“有影响力”,但面前的常浩南无论如何都有些过于年轻了。
旁边的梁绍修当然也能听懂祝兰话里的意思。
这种时候,肯定不能让常浩南自己开口解释。
那就成了自己吹自己了,显得不够体面。
所以他赶紧打断了祝兰说到一半的话:
“祝教授,您有所不知。”
“常同志的导师是杜义山院士。”
“而且,常同志自己,也已经是几个科工委重点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或者共同第一完成人了。”
会议室内一瞬间陷入了寂静之中。
祝兰和林国范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常浩南,然后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对方——
原来我们一直以为的天才后生晚辈,竟然才是真正的大腿?
(https://www.kenwen.cc/book/471404/18275308.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