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三国:开局忽悠刘备,军师真神人也 > 第276章 为老刘点亮前进的道路

第276章 为老刘点亮前进的道路


建安七年十一月中。

曹操的求贤令,比历史上提前了八年!

当消息传回襄阳,老刘也有些心急,连忙找到了张明。

“知汉!”

“曹操此举,天下有才之人,恐怕多半会往许都,这可如何是好?”

书房中,张明亲自为刘备斟茶,微微一笑。

他当然理解老刘为何心急,任何时代,不管是打天下还是治天下,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军队建设。

总而言之,任何一样,都离不开“人才”二字!

曹操历史上一共发过三次求贤令,这也为未来的曹魏政权,打下了夯实基础,也让东吴和西蜀终其一生,也无法望其项背。

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何难以建功?

说白了,就是打到最后,没人了!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并非真的看不起廖化,只是对于蜀汉人才凋零的无奈叹息而已。

但!

人才不只有招揽一样。

如今的襄阳,天时地利人和俱在,张明也清楚,现在是时候,为老刘再一次点亮前进的道路了!

“主公,莫要着急。”

将身前茶杯轻轻推到刘备身前,看着张明这淡雅的模样,刘备焦急的心也平缓了许多。

吹了吹面上茶渍,呷了口茶,眼前一亮,忍不住赞道:“好茶!”

“茶是好茶,但也是主公细细品尝后,才知晓的其中滋味。”

张明意有所指,缓缓说道:“人才也和茶一样,急不得的,急了,反倒烫嘴。”

刘备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却还有些没有参悟,不过已经恢复了冷静,笑道:“知汉说话深奥,仔细思索,确有道理。”

“恕备驽钝,还请知汉细言之。”

见刘备彻底恢复了冷静,张明颔首道:“主公太过自谦,主公认为,像这样唯才是举,最终招揽出来的官员,其中人品堪忧者几何?”

刘备沉吟良久,缓缓说道:“桓灵二帝时,卖爵鬻官,导致举孝廉入仕一途,几乎断绝。”

“此后虽有大才者,也多不得其门而入仕,因此乡野之间,多有贤才埋没。”

“但德不配位者更多,由这些人举荐者也不在少数,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样的人,人品能有多么出众,备是不信的。”

“轻则贪赃枉法,重则背信弃义,不知知汉以为如何?”

“主公所言极是!”

张明抚掌笑道。

刘备说得很对,现实就是如此,唯才是举就是一把双刃剑,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只不过当时的曹魏已经一家独大,能够震慑这些人,压制这些人的野心和贪婪罢了。

可到了曹魏后期,在世家门阀的影响下,这些人的劣根性,几乎暴露无遗。

等到司马懿独大的时候,朝堂四海之内,真正忠心于曹氏一族的,除了曹氏夏侯氏及其姻亲外,还有多少人呢?

得到张明认可,老刘也没有那么焦虑了。

在打消了刘备焦虑的情绪,让他对曹操这求贤令不再那么担心之后,张明才缓缓说道:

“除此之外,曹操所行乃是霸道,而主公仁义,一直以来行的都是王道。”

“霸道,王道,皆治世之道,然霸道太过激烈,虽然见效极快,但也容易引起反抗。”

“相反王道虽然见效慢,但胜在稳妥,后劲十足。”

“行霸道者,可不计较一时后果,方能用这唯才是举之法求贤。”

“主公既然行使的是王道,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去效仿曹操霸道之事,坚持本心,走自己的路,才是真理。”

张明的话,让刘备频频点头。

眼见已经明确了刘备所走之路,打消了刘备心中最后一丝疑虑,张明这才给到了自己早就在脑海中构划许久的解决方案。

“其实人才一道,自古以来,除了招揽之外,还有一途,便是培养。”

“古之圣人收徒,讲学、游学的过程,就是培养人才的过程。”

“如今的鹿门书院,学科分类详尽,即可培养全才,也能培养专业人才,再有一到两年,便能初见成效。”

“明年,书院的模式将优先覆盖州治,郡治,优先面向寒门子弟,打破世家私学的垄断,这是其一。”

“其二,培养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择其品学兼优者,去其好逸恶劳者。”

“其三,等学院派士子数量渐渐多起来,能够和世家子弟分庭抗礼之时,主公认为,那个时候入仕的制度,仍然还用举荐的方式,还合适吗?”

“这个……”

刘备一脸懵逼。

说实话,这个问题他还真的从来没有想过,毕竟举孝廉的制度,是他从出生到现在,一直沿用的,是刻入骨髓的。

虽然他自己也说了,经历了桓灵之乱,举孝廉已名存实亡,但他也没有想过要更改制度,只是想着汉室复兴后,重回正轨而已。

张明闻言,只能换了个说法。

“或者说,主公认为,人才的举荐,还应当掌握在郡国手中吗?”

“郡国背后,实际举荐的,难道不是世家吗?”

“那么这些人被举荐为官后,到底是在为国家效力,还是在为家族谋私呢?”

张明话音落下,一连三问,将刘备彻底问愣住了。

他低着头,仔细思索去想张明的意思。

紧接着,刘备缓缓抬头,眼中有了一抹明悟,坚定道:“备明白了,人才的选拔,应该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

“但,举荐乃古来之例,备该如何做呢?”

经过张明的引导,刘备终于明悟。

见目的达成,张明也知道,是时候将开科取士的事情,提前向老刘透露一些了。

不然真等到那一天,他怕老刘毫无准备,与其到时候手忙脚乱,不如从现在开始就步步为营。

“主公,明有一法,名为科举。”

张明羽扇轻摇,微微一笑,“等书院普及到各州县,随着修典的深入,越来越多经典都会印刷成册,发往各地。”

“那时读书的人,将不再只有世家寒门,甚至商贾富农之家,也会慢慢多出许多读书之人。”

“到那时,主公便可行科举取士之法!”

听着张明描述的宏伟蓝图,刘备眼眸明亮,忍不住问道:“还请知汉教我,何为科举?”

“这科举之法,其实不难。”

张明清了清嗓子,不再卖关子,开始滔滔细说来,“首先,这科举的核心,便是将人才的选拔,覆盖到天下读书人。”

“同时,将最终的决定权,直接交给了由主公任命的官员,以及主公自己!”

刘备身躯一震,感到有些匪夷所思,心想还能这么玩?


  (https://www.kenwen.cc/book/473456/18275189.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