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董卓:天幕你想让我死么?
推荐阅读:开局玛丽乔亚召唤佐助 读我心后,文武百官都绷不住了 重生成高冷师叔的小尾巴 冰封末世:校花?我家真塞不下了 斗罗:剑宗小师妹在武魂殿当圣女 悠闲的大学时代海钓社团生活 盗笔:我生了小哥他们的崽 末世重生,我从暗影中崛起 真相到此为止 穿成炮灰后每天都在苟活
此刻的三国位面,所有人都激动的望着天幕,因为之前的三国历史讲述也只是讲了一个大概,即便大家想要逆天改命,也很难找到方向,甚至还会造成弄巧成拙的事情。
只是天幕讲述三国位面和讲述大明十六帝有些不同,仅仅是刚开始这几个任务就让人摸不着头脑,在很多人看来这些人物都和三国历史没有太大的关系。
实际上天幕介绍也是有自己的逻辑的,因为整个三国历史,最初的爆发端就是从张角他们几个开始的,如果没有张角的黄巾起义,没有水镜先生的推荐,没有这些关键人物的指引,后面的三国历史也肯定不会那么的精彩。
所以说前面的这些人物就像是游戏NPC一样,虽然看上去没什么大用,但是对整个剧情的推进有着很重要的贡献。
其实有心眼儿的人已经默默地记下了这些人的详细资料,因为今后天下英雄逐鹿,必然要用上许多人才,而这几个大人物也就成了他们争抢的对象!
……
东汉末年时空。
张角望着天幕若有所思,他再回头看看自己的两个兄弟,然后说道:“二弟、三弟,天幕上说,有个叫张角的人发动了黄巾起义,你说这和咱们兄弟是不是有点儿像啊?”
“大哥,这上面说的不就是您么?出身巨鹿,创立太平道,您就是天幕上说的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啊!”
“对对对!这可不是同名同姓那么简单,您就是天幕上说的那个张角,您今后可是要推翻大汉王朝的人啊!”
此时的张宝和张梁都非常激动,因为他们的大哥前不久刚刚创立了太平道,如果天幕所说是真的,那么他们接下来就能发动黄巾起义了!
听到这话,张角心里也激动不已,口中不禁重复的说道:“甲子尚水,显炎汉将亡之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难道!难道我张角真的要颠覆这个大汉朝么?”
“大哥,别再怀疑了!您就是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咱们兄弟三人齐心协力,推翻这腐朽的大汉王朝吧!”
听到兄弟二人的劝说,张角心里更加激动了,不由得深吸一口气说道:“二位兄弟要三思!你们也看到了,天幕中介绍的张角虽然发动了黄巾起义,搅动了大汉的局势,可是他最终还是失败了,死后还被人刨棺戮尸啊!”
张宝和张梁闻言猛的一愣,他们也想到了这个结局,不过对于他们来说,今后只要能在史册留名,死了又有何惧哉?
“大哥,不就是一死么?既然这是上天注定的结局,咱们兄弟就认命吧,至少咱们兄弟的名字还能千古留名啊!”张梁没有想那么多,他觉得这辈子只要能够名载史册,不管结局如何都值了!
不过张角还是皱着眉头说道:“不可!既然是办大事,就要谋而后动!我们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成功!历史上的张角失败了,咱们不能失败!所以这件事情咱们必须好好的斟酌一番!”
张角不是不想发动黄巾起义,更不是不想名留青史,而是他不想失败,既然要造反,就必须成功!要不然岂不是辜负了天幕透漏出的这么多的消息?
……
同一时刻,水镜先生司马徽心中也很忐忑,因为天幕早已经公布过了天下大势,现在又直接把他的名字昭告天下,他这辈子肯定是无法再隐居度日了!
所以说,既然不能再清净的过日子,就必须给自己寻找一条好的出路!
可是三国混战是大势所趋,他接下来要怎么做才能保全自己,并且不违背自己高尚的品德呢?
按照他的个人意志来说,肯定是愿意匡扶汉室,但是现在大夏将倾,他一人之力又怎能逆天改命?
虽说三国中期是魏国一家独大,曹操也算是一个明主,可是这小子的名声早就被搞臭了,跟着他无疑变成了大汉朝的叛徒啊!
至于刘备这个人,虽然能力不足,但最起码也算是名正言顺的汉室宗亲,可是卧龙凤雏都无法帮助刘备一统天下,他司马徽一个老头子又能怎样?
至于孙权这边还是算了吧,他可不想和江东鼠辈上一条船!
……
此时的天幕还在继续介绍三国前期的重要人物。
庞德公,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隐士。
庞德公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交往密切。
庞德公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被誉为知人。
对诸葛亮、庞统等人早年影响较大,并得到诸葛亮的敬重。
庞德公最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而终。
……
皇甫嵩(?—195年),字义真,安定朝那人。
名将皇甫规之侄,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中国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的重要将领。
皇甫嵩少时好诗书,习弓马。
汉灵帝时被征为议郎,迁任北地太守。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灵帝令其为左中郎将、持节,前往颍川郡镇压黄巾军波才部,后击退波才,封都乡侯。
十月,奉命北上,领军与张梁激战于广宗。
次月,又击杀张宝于下曲阳,升左车骑将军,兼冀州牧,封槐里侯。
中平二年(185年),被宦官诬告,罢左车骑将军。
中平五年(188年),出任左将军,与所督前将军董卓合兵往援陈仓。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专权,任命皇甫嵩为城门校尉。
皇甫嵩至京师,董卓立即下令将其逮捕,欲杀之。
因众人求情,改任议郎、御史中丞。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诛,皇甫嵩任征西将军,继为车骑将军、太尉、光禄大夫、太常。
兴平二年(195年),皇甫嵩病卒。
……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人。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
六月,北中郎将卢植被朝廷罢免后,改拜董卓为东中郎将,接管冀州战区事务。
董卓放弃围攻张角据守的广宗县,而率主力北上攻打张宝据守的下曲阳县,围攻两月余不克。
八月三日,朝廷令左中郎将皇甫嵩北上冀州,董卓被罢免至廷尉受审,判“减死罪一等”。
十二月二十九日,大赦天下,董卓获得赦免。
本年冬,凉州发生叛乱,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等人以“讨伐宦官”为名,进犯三辅。
中平二年(185年)三月,朝廷令左车骑将军皇甫嵩领军出征,董卓拜中郎将为副。
七月,皇甫嵩因作战不利而被罢免。
八月,朝廷拜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接管三辅军区事务,执金吾袁滂为副。
董卓为破虏将军、周慎为荡寇将军。
政府军与叛军在美阳县对峙,张温、董卓初战不利。
张温召见董卓,董卓姗姗来迟,张温怪罪董卓,董卓还言语冒犯。
张温参军孙坚见状,劝张温趁机杀掉董卓,以此立威,张温不许。
十一月某夜,有流星划过天空,光芒照进叛军军营中,驴马都嘶鸣起来,叛军认为这是不祥的征兆,准备退兵。
董卓得知情况后大喜,次日,董卓与右扶风鲍鸿一同出击,大破叛军,斩首数千级。
叛军败回凉州金城郡榆中县。
张温派遣周慎率三万人追击,董卓向张温提出领兵接应周慎,张温不许,让董卓率三万人讨伐先零羌。
董卓派遣别部司马刘靖率四千人屯兵于安定郡,然后进军,董卓军在望垣县北被羌人、匈奴人包围,军粮不足,形势危急。
董卓让士兵在渭水中假装拦水修堤,对外宣称是捕鱼,实际上让军队快速从堤下通过。
等叛军发现后,已经追之不及。
当初张温派出有六路人马,其中五路人马,包括周慎都以失败告终,唯独董卓的军队全员班师,屯兵于右扶风。
朝廷因功封董卓为斄乡侯,封邑一千户。
中平五年(188年),凉州叛军重新攻入右扶风,围攻陈仓县城。
十一月,朝廷拜皇甫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两万人救援陈仓。
中平六年(189年)春二月,凉州叛军围攻陈仓县城达八十余日不克,疲惫而退。
皇甫嵩下令追击,董卓劝阻,认为“穷寇勿追,归众勿迫”,皇甫嵩则认为:“叛军是丧失斗志的疲师,而不是归众、穷寇”。
随后,皇甫嵩让董卓负责殿后,自己率军追击,连战连胜,斩首万余级,叛军首领王国逃走后不久病死,董卓因此非常忌恨皇甫嵩。
灵帝得了重病,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其下属军队转交给皇甫嵩。
董卓接受任命,但是不肯交出军队,上书辩解道:“我掌兵十年,士兵上下和我关系太好了,都要为我卖命,我乞求带这帮士兵去并州,效力边垂”。
皇甫郦劝说从父皇甫嵩趁机除掉董卓,皇甫嵩不从,只是将董卓不肯交出兵权的事上奏朝廷。
于是,灵帝下诏责备董卓,董卓对皇甫嵩又更加怨恨。
最终,董卓带了五千人向并州出发,但是停留在河东郡就不走了,董卓是想观察雒阳局势。
四月,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掌权,与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杀宦官。
而何太后不肯下诏,于是何进、袁绍私招董卓领兵进京,以此逼迫何太后。
董卓得知,立即动身,同时,董卓上书弹劾中常侍张让等人。
但是不久后何进又反悔,派谏议大夫种劭劝阻董卓进京。
种劭在黾池见到董卓,要求董卓返回河东郡去讨伐流亡匈奴单于于夫罗,董卓不从,继续上书辩解,并进入河南尹。
迫于董卓进军的压力,何太后终于同意下诏罢免宦官。
董卓率军抵达雒阳城外时,种劭出城劳军时再次要求董卓撤军,董卓指使士兵上前威胁种劭,种劭大怒,斥责董卓,董卓自知理亏,便率军西撤至洛阳城二十里外的夕阳亭。
中平六年(189年)八月二十五日,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诛诸阉官,太后不从。
于是,朝廷征召董卓使将兵到京师,并密令董卓上书曰:"中常侍张让等窃幸乘宠,浊乱海内。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臣辄鸣钟鼓如洛阳,即讨让等。"
董卓未至,何进已经被宦官谋杀。
愤怒的将士们攻杀宦官,何进部将吴匡等人联合了董旻(董卓之弟,时任奉车都尉)攻杀了车骑将军何苗,中常侍段珪等劫持皇帝逃走。
董卓望见雒阳上空浓烟滚滚,才得知朝廷发生重大变故,于是急忙下令进军,二十八日天未亮,董卓才抵达显阳苑,打听到中常侍张让等人劫持皇帝刘辩上了北邙山,于是又向北邙山赶去。
在北邙山下,惊魂未定的刘辩见到飞驰而来的董卓军,吓得大哭。
董卓终于在北邙山迎救了皇帝,然后还宫。
董卓见到了公卿百官的迎驾队伍,太尉崔烈在前引导,呵斥董卓回避,董卓指着崔烈骂道:“我日夜兼程跑了三百里路,你现在说什么回避?信不信我砍下你的脑袋!”
随后,董卓进入迎驾队伍,先拜见刘辩,又伸手去从闵贡怀中抱陈留王刘协,一说刘协不肯,董卓只得与闵贡并马而行,一同入城。
少帝刘辩害怕董卓的兵,见了就哭,群臣劝董卓退兵,董卓反问道:“诸位公卿身为国家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致使国家动荡,天子流落在外,你们哪有让我退兵的理由!”最终一起入城。
当时,大将军何进的部下(例如张辽 )、车骑将军何苗的部曲都无所归属,只能听命于董卓。
董卓又引诱吕布杀害执金吾丁原,吞并了吕布等并州人的军队,如此董卓掌握了雒阳的所有军权。
原大将军府幕僚鲍信不肯归附董卓,向袁绍提出诱杀董卓的计划,袁绍不敢,鲍信则弃官逃亡。
朝廷罢免司空刘弘,派使者到显阳苑拜董卓为司空。
董卓邀请袁绍到显阳苑商议废立,袁绍不同意,提出要去请示自己的叔父太傅袁隗。
袁绍说:“恐怕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你的意见!”
董卓闻言大怒:“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
袁绍反讥:“天下健者,岂唯董公?”然后拿着佩刀作揖而去。
董卓知道袁绍的声望地位,也拿他没办法。
董卓将废立之事汇报给太傅袁隗,袁隗同意,袁绍因而弃官逃亡至冀州勃海郡。
八月三十日,董卓在朝会上提出废立之事,并以霍光事为例,自比田延年(谁反对就立刻处死),满朝文武只有尚书卢植站出来抗辩,董卓被顶撞得无言以对,气得罢会。
后来董卓还想寻找机会杀害卢植,但被蔡邕、彭伯劝阻,卢植则弃官逃亡。
九月一日,尚书丁宫在崇德前殿主持废立仪式,太傅袁隗将刘辩扶下御座,解除玉玺印绶并转交给刘协,然后扶刘协正式登基,是为献帝。
紧接着,董卓让尚书宣读策文,并弹劾何太后害死董太后的罪责,将其迁入永安宫。
九月三日,何太后被毒杀身亡。
董卓不允许朝廷为何太后举办丧礼,而是让刘协到雒阳城内奉常亭表示哀悼,公卿大臣们穿白衣上朝三天。
……
(https://www.kenwen.cc/book/474170/18275219.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