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讲各朝历史,开国皇帝们破防 > 第230章 神龙政变

第230章 神龙政变


“讲真,武则天年间的狄公才华和声誉绝对超过了贞观年间的所谓‘房谋杜断’,可以进历史前三的千古名相。”

  “狄仁杰很会做人,也善于推荐人。

  不然怎么会有桃李满天下。

  狄仁杰是贤臣,看的是国家的兴衰。

  武则天治国的左手右臂。”

  “狄仁杰:元芳,你怎么看?”

  “狄仁杰和包拯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狄仁杰会考虑政治后果和人情世故。

  放到现在还是狄仁杰生存下来。

  包拯活不过一集。”

  “回复楼上:两个都是贤士,没必要捧一踩一。”

  “狄仁杰不能出电刀(狗头)。”

  “狄仁杰能说会道,能苟活下来大半得益于此。”

  “狄公仁杰,断案如神;护国安民,千古颂之。”

  “狄仁杰死后,武则天说过一句话:朝堂从此空无一人。”

  “狄仁杰、包拯、宋慈,都是我喜欢的。”

  “冷知识:狄仁杰在朝堂的时候,权力是非常大的。”

  “这么给你们说吧,历史上的狄仁杰比电视剧中的还厉害。”

  “狄仁杰确实有点东西的。”

  “冷知识:狄仁杰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国,文武双全。”

  “武周在位时的治世,狄公有很大的功劳。”

  武周。

  武则天笑道:“狄仁杰,你的名声可是被后世人一致的称赞。”

  “可比朕的名声要好了不止一点半点啊。”

  “说说,你现在有何感受?”

  狄仁杰忙行礼道:“微臣惶恐。”

  “后世人能认可微臣。”

  “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要是没有陛下的支持,微臣又能做什么?”

  “陛下知人善用,微臣这才能做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事情。”

  “而且臣认为是后世人过誉了。”

  “不不不!”武则天笑道:“一点都不过誉。”

  【武则天在年事已高的年纪。】

  【脑子也没那么清醒了。】

  【武三思就时常给武则天明里暗里提示,说这天下该由武家人掌管。】

  【狄仁杰和李唐旧臣很是着急。】

  【这个时候,虽然李旦是皇太子,武则天死后应该他继承皇位。】

  【但是李旦一心做学问。】

  【根本没有一点想要继承皇位或者对朝政感兴趣。】

  【于是狄仁杰就在武则天找他解梦的时候说,应该把李显召回侍奉在她身旁。】

  【武则天也确实年纪很大了。】

  【也就同意了。】

  【李显接回来了,满朝文武都很开心。】

  【可是武则天却有些忧虑。】

  【经过这么多年,李显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李显能力不行,李旦又一心做学问,看来看去武则天还是觉得武三思的能力要强上些。】

  【所以武则天很纠结。】

  【实在无法做抉择的她,于是和狄仁杰说了。】

  【狄仁杰就问武则天,是儿子亲?还是侄子亲?】

  【要是儿子继位,陛下会被供奉。】

  【可若是侄子继位,宗庙只会祭祀他的父母,岂有祭祀姑故的道理?】

  【李旦又要辞太子的位置,说是让给哥哥李显。】

  【武则天虽然对李显不太满意,最终还是立了他为太子。】

  【辅佐武则天治理天下的有很多贤臣名士。】

  【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咱们来讲讲武则天手下的酷吏。】

  【武则天使用酷吏,其实是一种政治手段。】

  【当时的她刚废了皇帝。】

  【李旦这个新君又对朝政没兴趣。】

  【武则天不得已临朝听政。】

  【这个时候有很多人是不服她的。】

  【像是来俊臣等酷吏,都出身不好,但是用起来顺手。】

  【他们深刻的知道武则天想要什么。】

  【于是武则天重用了这些酷吏,帮忙除掉一些政敌。】

  【后面武则天见差不多了,酷吏们也没多大用处了。】

  【于是就杀了。】

  【简单点来说,像是来俊臣这种酷吏,更像是武则天手中的一把刀。】

  【武则天不方便做的事情。】

  【这把刀可以去做。】

  【等没有威胁的来源了,这把刀也该扔了。】

  【有不少帝王都喜欢用这一招。】

  【像明朝的锦衣卫差不多就这套路。】

  【武则天在最后时期病重,朝臣都不能相见。】

  【张氏兄弟打算谋乱。】

  【是宰相张柬之和诸位大臣联合,在得到李显同意下,杀了张氏兄弟,发起了神龙政变。】

  【武则天见事以如此。】

  【宣布退位还天下给李唐。】

  【武则天退位后,十个月后病逝。】

  【在82岁这年去世。】

  【临死前说要去帝号,改为皇后和李治合葬。】

  后世实时弹幕——

  “武则天之所以最后会加上武三思,是想挑选一个有能力的当皇帝。

  最终在狄仁杰的劝说下,放弃了这个想法。”

  “侄子再亲能亲过儿子?”

  “回复楼上:武则天不是傻子,他知道儿子更亲,但是她怕儿子没有能力,会把国家亡了,甚至会有杀身之祸。”

  “可控的情况下,是为了儿子还是为侄子,就是这么简单。”

  “李家是她的直系亲属,武家是她的旁系亲属,武则天不是憨包。”

  “哪有母不顾子的,就算做了女皇。”

  “李显太怂了,神龙政变,也是群臣劝了又劝,才无奈答应下来的。”

  “回复楼上:不是李显太怂,他被召回来,还立为了太子,武则天肯定是会把皇位传给他的,是因为这个李显不太想弄巧成拙。”

  “心软别从政,从政都是心狠人。”

  “来俊臣是武则天手中最锋利的刀,来俊臣的死,其实也是她的一种妥协。”

  “这么给你们说吧,历史上的酷吏绝大多数都是皇帝的打手。

  皇帝用的时候,酷吏威风凌凌。

  可是皇帝不用了,基本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朱元璋不就学了武曌设定了锦衣卫。”

  “武则天杀了好多,用这种小人。”

  “你看这些小人很可恨,其实他们同样可怜,就是一个工具人罢了。

  而且是不可能善终的。”

  “酷吏终究没有好下场。”

  “周兴和来俊臣都没有好下场。”

  “武则天活了82岁,也太长寿了。”

  “张柬之几人发动了神龙政变,拥立了个废物李显当皇帝,结果把自己给害死了,唉!”

  “辅强主弱,终无着落!李显害了一帮能臣。”


  (https://www.kenwen.cc/book/474340/18275235.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