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四合院之再启人生 > 第84章 新工艺应用

第84章 新工艺应用


第84章  新工艺应用

        婆婆得扫完大街才能回来,的确也指望不上,看来还得求一大妈,一大妈心善,在家也没啥事,应该能答应。

        看着门外,傻柱穿得整整齐齐的出去了,贾张氏三角眼转了转,转过身来。

        “他媳妇,你看傻柱是不是要找媳妇了,捯饬的像个公驴似的,毛光水滑的。”

        “应该是吧,这不帮他洗了两天,就当还个人情吧,要不以后可不好再开口。”

        “傻媳妇唉,傻柱要是娶了婆娘,还能帮咱家吗,有媳妇管着,你还能借到钱?棒梗还能去翻吃的?”

        ………

        “哟,这不秦姐吗,这大清早就出门啊。”

        早早准备出门的,秦淮茹和准备外出许大茂在正好碰上。

        “喔,大茂兄弟啊,你这是干嘛去啊,这么早。”

        秦淮茹没有太热情,上次的事让她很别扭,虽然约好每个月都借点,可大庭广众的实在热情不起来。

        “嗯,去找点顺口的玩意,对付一下,一个人懒得做了。”

        许大茂倒是很热情,这段时间一直在养身子,上次可被揍得不轻,虽然没有落下啥伤,但好长一段都行动不便,才好点又被村民揍了一顿,现在总算恢复了。

        两人聊着走远………

        ……

        摩托车厂生产车间

        进入车间,迎面就是一条大横幅。

        “大干、巧干一百天,我为国庆做贡献!”

        厂房两侧的墙上也贴满了安全生产的标语。

        “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生产再忙,安全不忘,人命关天,安全在先。”

        林林总总几十条,看来任何年代的工厂都很重视安全生产,这机械加工不重视安全,轻者致残,重者丧命,朱老爹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别人违章,自己遭殃,真是天降横祸。

        车间有些嘈杂,叮叮哐哐、滋滋啦啦,各种金属敲打和打磨、钻孔的声音搅在一起,这噪音污染还是很严重的,这时候也没有职业健康安全的概念,只有如火如荼的生产景象。

        设备很少,大多数工人都是手工劳动,所有的岗位都在满怀热情的工作,诺大的车间就没有一个闲人,都在挥汗如雨的敲打和打磨、钻孔和切削……。

        “跟着点,谢师傅的工位在前面,别看了,一会人走丢了。”

        车间太大,安置的也不整齐,还真可能就走丢了。

        路科长回头见朱雪峰还在饶有兴致的观察工人干活,赶紧拉上就走。

        ……

        朱雪峰看看图纸,再看看谢师傅的作品,没什么问题啊,谢师傅是个七级钳工,负责发动机缸体和活塞的加工。

        朱雪峰大着嗓子喊。

        “谢师傅,这加工有什么问题吗?”

        <div  class="contentadv">        谢师傅的嗓门也不小。

        “小同志,伱还是把你师傅叫来吧,和你说,你也不懂。”

        谢师傅还以为师傅没空,弄个小徒弟来忽悠自己,有点不乐意。

        路科长笑着喊了一句。

        “老谢唉,这图就他画的,没什么师傅的事。”

        谢师傅吃了一惊,这活现在自己是遇到了麻烦,可这图纸设计的还是相当有水平的,所有的标识都非常清晰易懂,极方便理解加工。

        现在的麻烦是,这图纸要求很高,缸体和活塞的配合公差要求,自己的手艺根本做不到,估计八级工也悬。

        现在的缸体和活塞都是先倒个初模,然后浇注,就是铸造了,铸造出来的都是粗胚,下面的精加工就完全靠工人的手艺了。

        车间里没法正常交流,几人拿着图纸和实物,来到车间门口,聊了好一会,朱雪峰明白了,自己要求的精度太高,手工达不到。

        设备?没有,现在的摩托车缸体都手工加工,包括后面的精加工,都是手搓。

        朱雪峰又看了看正三轮的发动机图纸,的确,人家的精度要求比较符合现有能力,自己的有些空中楼阁,想当然了。

        这完全靠手工太不靠谱了,偶尔一次能达标,后面的也够呛,自己为了小型化,减小体积,提升工作效率,的确在精度上有些高,可这都是最起码要求了。

        这手搓还是有点局限性,这缸体和活塞,精度要求本来就高,你要把缸体搞个负公差,活塞再搞个正公差,两个都合格,最后也装不上,想要都一样,太难,毕竟人是最不可控的因素。

        改图纸是不能改了,这精度要是能放宽,这发动机的功率就不能满足要求,自然最终产品自然也就不符合设想了。

        再说外形尺寸都定好了,车的预留空间和结构都没办法改,估计都做完了。

        换个方法制造,朱雪峰决定试试,路科长也表示积极配合,要人找人,要辅料找辅料,怎么也得帮朱雪峰把这事办成了。

        朱雪峰先回了家,这事自己得再找找资料,想法已经清晰,过程还得琢磨一下。

        在图书馆查了一上午资料,这方面的收获很小,最多的也就有个基本描述,过程是一点没有,还没自己知道的清楚。

        最后还是偶然,撇开各种专业书籍,在前几年的期刊《机械工人》热加工部分,找到了相关内容。

        林娜按朱雪峰的要求,一口气将连续三年的《机械工人》热加工的期刊找了出来,果然找到了一汽和一拖发动机铸造的相关内容。

        按期刊内容又找到了51年的《机械工人》第十一期,有津海汽车制配厂生产第一辆汽车的经验,里面都涉及到了发动机铸造的相关内容,非常详实,还附有部分图片和参数,真是一点技术保密意思都没有啊。

        朱雪峰如获至宝,贪婪的吸取经验教训,三个多小时候,终于看完了,朱雪峰明白,离自己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这些应该就是目前国内的铸造巅峰技术了。

        林娜的德语书中也没有相关内容,只能看自己了,朱雪峰静静的开始回忆和记录。

        要用些质地均匀细沙、还得找强力的树脂胶……

        慢慢的思绪清晰起来,拿起笔,一步一步的记录下来,这些明天去厂子里看看具体情况,能不能实现。

        摩托车厂的家伙事还是很全,有些困难,但也基本都能凑合着,朱雪峰前前后后花了六天,还返工了一次,在路科长的协助下,谢师傅也是不断的按朱雪峰的意思修改,总算搞定了。


  (https://www.kenwen.cc/book/475952/120122257.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