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九锡 > 第588章 586【阳光之下】

第588章 586【阳光之下】


第588章  586【阳光之下】

        大齐建武十五年,五月初七。

        在满朝文武的见证下,嗣君李宗本举行登基大典,即皇帝位。

        尊先帝正宫许皇后为慈和皇太后,尊今上生母柳淑妃为仁寿皇太后。

        册封太子妃宁氏为皇后,年仅三岁的皇子李道明被封为延宁郡王。

        新君并未改元,待冬去春来之时再做定夺,因此接下来的大半年依旧是建武十五年。

        大典之上,新君宣布大赦天下,诸位臣工皆有封赏。

        随后便是新君登基的消息昭告天下,各地州府晓喻百姓,咸使知闻。

        数日后,京城北郊。

        百余骑停留在春风亭外,骑士们尽皆剽悍勇猛,一看就知道是那种久经沙场杀人无数的老卒。

        这自然是山阳侯府的亲兵队伍。

        春风亭内,陆沉一身便装,望着对面肃立的少年,温言道:“坐下说话。”

        少年便是左相李道彦最器重的孙子李公绪,只听他一本正经地说道:“侯爷当面,卑下岂敢失仪?”

        “也罢,你喜欢站着那便站着。”

        陆沉没有强求,继而打趣道:“真打算一直跟在我身边?真的不想去参加科举?我听秦子龙说过,你会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刻苦读书,可见你本质上仍旧是一个读书种子。”

        李公绪认真地答道:“回侯爷,卑下喜欢读书不假,但是这不代表卑下热衷于科举考功名。以前卑下不懂,只觉得世间万物皆不及读书,但是追随侯爷在江北战场上走了一遭,卑下便有了一些转变。”

        陆沉饶有兴致地说道:“说来听听。”

        李公绪道:“读书是为了明理,考科举是为了能够实现胸中抱负,但是对于当下的大齐而言,投笔从戎亦是报国之道。无论在朝为官还是领兵在外,同样都能为大齐贡献自己的力量,二者不分高下互为辅弼。”

        陆沉笑了笑,点头道:“是这么个道理,不过你应该清楚,老相爷将你送到我身边,不是为了让你学会冲锋陷阵。”

        李公绪默然垂首。

        从他细微的表情变化可知,这个明显早熟的少年仍旧有些紧张。

        陆沉见状便感慨道:“老相爷真是用心良苦。”

        李公绪迟疑道:“侯爷此言何意?”

        陆沉悠然道:“一直都想找你聊聊,只是实在太忙碌,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当初我允许你留下来,根源还是在于这是老相爷第一次向我开口,我委实不好驳了他老人家的面子。事后想想,我其实不太理解老相爷这样做的原因。”

        李公绪愈发不解。

        他觉得这件事的原委很清晰。

        他之所以会被李道彦送到陆沉身边,一方面是想让他跟着陆沉增长阅历和见识,而不是成天困在相府那一方天地。

        另一方面,陆沉如今隐隐成为边军的代表人物,而大齐中枢和边军的关系一直是很敏感且微妙的话题,李公绪长期跟在陆沉身边,意味着左相和陆沉有了更加方便和通畅的联系。

        这种情况下,双方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陆沉抬眼望着少年,微笑道:“伱想的那些原因,我当然也考虑过,只是思来想去,我不觉得这些原因有哪一条能促使老相爷做出这样的决定。简单点说,老相爷将你派来,让我隐约有种感觉,他老人家似乎有种深切的忧虑。你不像是出门游历的学子,更像是老相爷为锦麟李氏保留的一个火种。”

        李公绪心中一震。

        关于自家的机密,他知道得不算特别详细,但他听祖父说过,大伯李适之似乎瞒着家里做过一些不好的事情。

        陆沉继续说道:“这是一個让人想不明白的疑惑。以老相爷在朝中的地位,以锦麟李氏在江南的底蕴,以李家这几年忠心耿耿的表现来看,他老人家哪里需要我这个晚辈照顾?”

        李公绪低头望去,只见陆沉眼神刹那间锐利如刀,竟让他不敢直视。

        “回侯爷,祖父并未说过其他原因。”

        少年轻咬舌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陆沉微微点头,没有继续追问。

        他知道李道彦绝对不会无的放矢,但是这种类似于托孤的举动对他肯定没有坏处。

        这些老家伙们……

        陆沉心下感慨,随即便见秦子龙策马飞驰而来,朗声道:“禀侯爷,怀安郡公的车架快到了。”

        “好,随我前去迎接。”

        陆沉一声令下,百余骑朝北而行,片刻后便见到数百骑护着几辆宽敞的马车行走在官道上。

        马车缓缓停下,厉良玉当先出来,厉冰雪紧随其后。

        四目相对,千言万语尽数在这一眼对视之中。

        站在一旁的厉良玉轻咳一声,拱手道:“下官见过侯爷。”

        <div  class="contentadv">        陆沉爽朗地说道:“厉大哥,你这是在厉叔跟前给我上眼药呢?”

        厉冰雪忍俊不禁。

        厉良玉亦失笑道:“这话从何说起?”

        “他是想说从今往后,你们私下里平辈论交,不必拘泥爵位官职。”

        厉天润走出马车,笑容浅淡。

        陆沉上前打量着中年男人的脸色,欣喜地说道:“厉叔的气色果然好多了。”

        “有劳你记挂。”

        厉天润微笑道:“何必亲自出迎?”

        陆沉恳切地说道:“这是晚辈应该做的。”

        厉天润不再纠结这个话题,打量着他的神情说道:“看来这段时间京中还算安稳。”

        陆沉顺势道:“只是有些疑惑。”

        厉天润不急不缓地说道:“待我去宫中祭奠大行皇帝,回府之后再说。”

        陆沉点头应下,一行人便再度启程。

        等到他护送厉家一家人前往皇宫祭奠先帝,又陪着他们见过新君李宗本,回到怀安郡公府之时,天边已然日光西斜,霞光万丈。

        从皇宫出来后,厉天润的表情便很凝重。

        他不是那种伤春悲秋的性情,领兵数十年亦见惯生离死别,但是躺在福清宫灵柩里的那位先帝,与他的关系终究不一般。

        相较于萧望之对先帝的疏离,厉天润和先帝可谓是君臣相谐的典范。

        过往十余年里,两人虽然相隔千里,但是彼此间的书信往来没有断过。

        先帝对厉天润怀着绝对的信任,厉天润也从未辜负这份信任。

        面对先帝的离去,厉天润不会表现得如何夸张,但他心里的悲痛不会弱于任何人。

        一直到走进暌违多年的怀安郡公府,厉天润的情绪才有所好转。

        “十年未归,这座宅子倒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规制提升了不少。”

        厉天润略显感慨,示意陆沉坐下说话。

        厉冰雪开口说道:“这是先帝让工部修缮过后的模样,爹爹可还中意?”

        “中意。”

        厉天润点了点头,随即看向陆沉问道:“先前你说心中有疑惑,具体因何?”

        此刻堂内只有他们三人,厉良玉早已知趣地退下。

        陆沉轻声道:“厉叔,今上举行登基大典之前,他特意带着我去慈宁殿觐见许太后。太后希望今上能够免去三皇子李宗简的圈禁之罚,最不济也要允许李宗简参与先帝的大行出殡之礼。”

        厉天润微微皱眉道:“太后此举不太妥当。”

        “是。”

        陆沉在厉家父女面前自然不需要藏着掖着,直白地说道:“许太后虽然地位尊崇,但她在朝中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她明知道今上不愿意宽宥李宗简,依然强行在那个节骨眼上逼宫,这其实是很不理智的决定。如果因此惹恼了今上,许太后自己虽然无忧,只怕李宗简将来的日子会更加难过。”

        厉天润沉吟片刻,缓缓道:“你是想说,许太后这样做另有深意?”

        原本很轻松的气氛陡然间紧张起来。

        陆沉自嘲一笑道:“这就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从当日的情形来看,许太后不是那种混不吝的性子,她言谈之间其实很有分寸,再者她身为先帝的正宫皇后,不可能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她冒着会触怒今上的风险,仅仅是为了让李宗简能够暂时离开秋山巷,这究竟有何意义?”

        厉天润自动忽略“混不吝”三字,他知道面前的年轻人平时沉稳谨慎,在眼下的环境中不会太在意那些细节。

        陆沉继续说道:“说白了,李宗简只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天家子弟,他无论在朝中还是军中都没有任何威望,就算今上允许他离开秋山巷前往皇陵,哪怕今上给李宗简登高一呼的机会,他又能做什么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

        厉天润冷静地给出判断。

        陆沉缓缓呼出一口浊气,继而神情凝重地说道:“不单单是这件事。虽然我入京的次数不算多,但是我总觉得京中有种异样的氛围。这段时间我比较清闲,认真回忆了一下这几年发生的事情,不仅没有理顺头绪,反而有更多的疑惑涌现出来。”

        厉天润的表情变得有些严肃,沉声道:“怎么说?”

        陆沉垂下眼帘,幽幽道:“我发现很多事情都透着古怪,当时或许没有察觉,现在回想却觉得不太正常。这给我一种感觉,就像是有一只黑手藏在阴影中搅动风云,而我们因为忽略了一些细节,不知不觉中变成那只黑手利用的棋子。”


  (https://www.kenwen.cc/book/477368/118600997.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