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 > 第 50 章 年轻人

第 50 章 年轻人


大梁因为被水淹的关系,城中不少存粮都遭了殃,不能吃了。

  其实这个年头的人们没那么讲究,不会考虑到积水脏会污染粮食。能填饱肚子都是奢侈,谁舍得抛弃那些存粮呢。

  只不过积水持续时间太久,积水退去也花费了不少时[ri]。这么多天下来,即便庶民不介意,水里的食物也实在是泡坏不能吃了。

  幸好只有大梁一城遭此劫难,赈灾规模不算大。王贲直接就地取材,抢了贵族的存粮分发给庶民。

  这些贵族动作可比庶民麻利得多,发现不对劲的第一时间就开始派人往城墙上搬自家的金银粮[cao]。所以王贲接手大梁之后,直接在城墙上接收就行。

  而且因为贵族自己跑去了城墙上,完全可以来个瓮中捉鳖。城里大大小小的贵族无一幸免,全部被一网打尽。

  但,王贲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放过了没什么影响力的小贵族。

  钱帛全收,人丢走。

  这些人[ri]后是留在原地分两块地、以后当耕农,还是身无分文地逃亡别国,王贲都不管。

  贵族的家宅里还有一些水泡不坏的财产,王贲忙着搜刮这个呢。

  和赵国不同的是,魏国贵族愿意跑去别国的不是很多。可能是见过了赵国贵族在齐国的悲惨遭遇,担心自己跑了也好不到哪里去。

  与其在齐国寄人篱下,倒不如留在有田产的家乡。

  秦人贪婪,拿走了他们绝大多数的田产。可秦人好歹没准备直接饿死他们,剩下的田地也够他们吃饱饭的了。

  被放过的小贵族心里开始打起算盘。

  他们作为小贵族,[ri]子原也不如大贵族那么奢侈。有足够吃饱饭的良田在手,只是较以前穷困了一些,和命都丢了的那些人比起来好上不少。

  他们手里还有奴隶,还有家仆,田也不用自己去种。房宅没有被全部收缴,实在不行还能卖了宅子换套小的,[ri]子节省一些,生活质量倒不至于降低太多。

  然后小贵族就听说,奴隶也被收缴了。

  因为奴隶也是财产之一。

  贵族们:……没事,我们还有家仆!

  接着小贵族又听说,秦人给他们留的地是按照贵族自己家人[kou]算的,没算上家仆。要是留下家仆干活的话,家仆的[kou]粮他们得想办法凑出来。

  贵族们:…………

  家仆和奴隶不一样,不给人家吃饱饭,人家是会另外找新主子的。

  秦人这是铁了心要让他们堂堂贵族去耕田啊!

  家道中落到需要自己耕田的落魄贵族,在六国数不胜数。可那些人多是慢慢衰落下去的,有足够的心理预期,不像魏国贵族这么突然。

  贵族们终于知道为什么赵国那些贵族宁愿放弃分到手的田产,也要跑去齐国。大概是实在受不了种田的辛苦,想着去了齐国说不准能得到其他贵族的资助和礼遇。

  说起来齐国人虽然没有接济这些赵人,他们魏国还是

  有不少贵族出手大方的。一些逃来魏国的赵人[ri]子过得就比齐国那批好,当时魏人还嘲笑过齐人抠搜。

  现在魏人也和赵人一样了,但他们恐怕很难像赵人一样找到长期饭票。

  如魏人这般好客的不多了。

  王贲可不管他们心里那些小九九,他部署完全部事宜,和来这里接手的新郡守[jiao]接之后,就带兵离开了。

  秦国将士开启了新一轮的打家劫舍,忙得很呢。

  王贲的军队困在大梁这里已经落后很多了,要赶紧加入进去。否则其他将军手底下的士兵统统赚得盆满钵满,就他的士兵没捞到多少好处,他们岂不是吃亏了。

  咸阳城中。

  跟随王贲出军的百家弟子回来了一大半,还有一些暂时回不来。比如术数家,就被郡守拉去帮忙了。

  魏国境内有不少数据需要统计,其他新设的郡发现大梁那里有术数家帮忙之后效率提高了不少,也开始跟秦王要人。

  术数家本来只是百家流派中一个不起眼的小派,被这么一搞,成了到处都紧缺的人才。这激励得不少不得志的百家弟子都蠢蠢[yu]动起来,尤其是那些有数学天赋的,其实他们也不是不能兼修术数。

  术数家基本没太多治国的理念,偏向搞学问。所以它和治国为主的百家没有冲突,也很欢迎其他家弟子加入术数大家庭。

  和它差不多的,还有医家等。不过医家之中技术封锁的情况会更严重一些,不像术数家弟子,研究出什么都爱四处分享讨论。

  赶上大家求知若渴,秦王政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他立刻下令将百家学子引去了改名长安城的镐京,然后派了百家中颇有名望的一些人建造学宫。

  如今正是规范百家师承的好时机,也能就此设立新的进学制度。秦王政打算将百家中的学术派、技术派和治国派区分开来,分别设立学宫,也免得治国派到处污染搞学术的和搞技术的。

  墨家弟子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很格格不入了。

  别的学说,比如儒家,就有研究治国理论的治国派和研究社会规律的学术派两类。道家也有治国、学术两派,外带一个研究炼丹的技术派。

  到了墨家,研究治国的有,长期扎根齐国稷下学宫的齐墨就是。研究技术的也有,长期扎根秦国的相里墨就是。

  但是他们的第二派很特殊,什么都不研究,而是喜欢在六国溜达行侠仗义。这一[bo]是出自楚国的楚墨,乃是游侠中的领军人物。

  楚墨没什么好设立学宫的,而且来了秦国只会以武犯禁。所以在其他学派都传承完整的情况下,只有墨家缺失了二分之一。

  好在墨家内部关系也不太和睦,齐墨秦墨楚墨二家互相看不顺眼,少一家就少一家吧。

  如果楚墨能识相一点,秦墨也不介意帮忙引荐。游侠只要不去干违法乱纪的事情,和兵家弟子一起琢磨练武也是不错的。

  然而楚墨拒绝了秦墨的好意。

  他们楚墨虽然擅长

  打架,可又不是只打架的莽夫。他们打架是为了心中的大义,秦国以律法禁止了他们为义轻身,他们才不屑于来秦国。

  秦墨:那你们以后别后悔:)

  呵,楚国很快就要没了,看你们以后还去哪里[lang]。

  相里墨当年在楚国混不下去,就是被楚墨排挤的。他们都肯不计前嫌引荐了,楚墨真是不识好歹。

  相里氏想起了新仇旧恨,于是巨子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谏书递给了太子殿下。

  里面言明了楚墨,啊不是,是游侠。里面言明了游侠具体都会干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内容十分的全面,比寻常人了解得都要深入。

  秦墨巨子表示,希望大秦能完善相关律法,争取做到不要给楚墨(划掉)游侠任何可乘之机。

  扶苏:看得出来你们两家旧怨确实很深了。

  扶苏反手就把谏书转[jiao]给了李斯,目前是李斯在负责修改律法。

  秦王政对这些下头人的勾心斗角不感兴趣,他[chou]空翻看了一下学宫的建设进度,发现这里给百家弟子设置了很多细化的分类。

  说是学宫,其实不是新生进学用的。而是提供给有一定基础的百家弟子[jiao]流互助的平台,顺便兼顾图书馆的职责。

  已经入门的弟子们按照自己的偏好去对应的“教室”

  寻找同好,方便他们在自己深耕的方向不断[jing]进。

  短期内很难做到让所有想学百家学说的人都先入大秦官学,肯定有人会越过官学直接去拜师。

  所以把这些人齐聚在学宫很有必要,官学可以四处设立,学宫只能留这一处,长安城外不许他们开班教学。

  统筹学宫建设的官员是个人才,还弄出了讲师凭证。

  说是有一定名气和才学的领军人物可以获得学宫颁发的凭证,然后就有资格开班讲学了。凭证有等级区分,不同等级能开的讲座规模不同。

  如此一来没有凭证在野学者的就算不得官方承认的学派代表人物,时间长了名声会不如有凭证的响亮。即便还会有人愿意去拜所谓的隐士为师,也远没有选择前往长安拜名师的人多。

  为首的官员目前正在和下属商讨要怎么制定讲师的评级规范,好方便讲师们尽快考得对应证书。

  一件事情一旦开始设置详细的流程和规模,就能迅速变得严谨完善起来。大家你想一个主意我想一个主意,学宫很快就像模像样起来。

  秦王政特意看了一眼负责官员的名字。

  当初学宫那边的管理人,他是让群臣商讨出人选的,没太在意具体派了谁去。如今一看,这人倒是挺有想法的,等学宫建设好了,可以调回来重用。

  许祢,没什么印象。

  秦王政问儿子:

  “你可知这人是谁?”

  扶苏摇了摇头,他也没印象,说明在上辈子这人就没有出过头。

  天底下英才那么多,能让皇帝记住的人寥寥无几。扶苏也不可能把所有人才都网罗到手,例如那个还在戎人部落里当军

  师的女子,

  上一世就没能出头。

  这位许祢大约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上辈子泯然众人。这一次有了适合他发光发热的条件,于是不起眼的普通官吏也展现出了自己的卓越能力。

  秦王政便了解了:

  “长安学宫你当初没有设立过,如今相关的一切都是从头做起。那许祢或许是极擅学宫相关的建设,这才有了出头之机。”

  就像后世有的人,比起当官更适合在大学当校长。不少学校的校长也是有官职评级的,不过他们和官场走的不同的两条道。

  扶苏灵光一闪:

  “既然如此,倒是可以让他去管理官学。”

  官学和学宫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然医疗体系已经设立了中央的太医署,教育体系自然也可以弄个教育署出来管辖天下学宫。

  秦王政想得还要更远一些:

  “官学是与选拔官吏相关的,若让他管理这个,就要[cha]手官吏考核。而官吏考核分两个部分,一是选官,二是升迁。”

  牵扯到官吏的任免升迁,那就不是小事了。

  最终,秦王政一锤定音: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暂且只让教育署管辖学宫的入学考核。”

  搞学术最好还是和官场分割开来,避免两边勾结,在教书育人时就搞差别对待。

  实在不行就把所有的考核相关都单独成立一个部门进行管理,总之不能叫别的部门有机会伸手干扰。

  大秦正处于一个全新的阶段,它是开创者,什么都要自己摸索着来。无论提到哪一个部门,都几乎没有先例可以依凭,治国难度着实不小。

  即便是秦王政,也难免感到焦头烂额。

  幸好还有儿子陪他一起想办法,作为当了二十年大一统帝王的秦二世,扶苏拥有相对充足的经验,可以替父亲查漏补缺。

  虽然在前瞻[xing]的眼光上扶苏不如父亲,只能依靠经验稍微提供一点帮助这样子。但扶苏已经很满足了,至少他不是拖后腿的那一个。

  可惜桥松年纪还小,拎过来也听不懂。不然这么好的学习机会,错过实在可惜。

  如今倒是全便宜了蒙毅。

  扶苏看了一眼侍立在侧的郎中令,心道这位未来的大秦丞相,应该很快就会开始掌握实权了。

  这两年待在秦王身边,蒙毅接触到了大量以前学不到的东西。而且受扶苏的影响,父子俩讨论的很多都是大一统后要实行的治国策略。

  所以比起秦国丞相,蒙毅其实是朝着秦朝丞相培养的。大一统后的大秦才是他最佳的舞台,如今还要暂且委屈一下,屈居王绾等人之下。

  与李斯是扶苏自己拿捏住的不同,蒙毅从一开始就是秦王政给继承人准备的丞相。因而扶苏压根不需要花心思去拉拢蒙毅,省了不少事。

  蒙毅自己也清楚这一点,趁着太子有空便会去寻殿下请教一些自己不太懂的东西。

  这[ri]扶苏和蒙毅[jiao]谈结束之后,扶苏忽然开[kou]说道:

  “父亲有意改郎中令职责。”

  原本郎中令只管宫廷宿卫及殿中侍卫之事,

  但蒙毅担任郎中令这些年,

  手中的职权显然不止这些了。

  反倒是诸如宫门屯兵一类的统领之事被彻底分了出去,是蒙毅的副手在管。

  如今大秦官职设置相对混乱,没有特别明确的体系划分。二公九卿那都是天下一统之后规范出来的了,而且虽然设置了这个规定,大秦依然有一些不在九卿之内的官职,显得乱糟糟的。

  比较典型的是“客卿”,不在九卿之列。但自从百多年前开始,客卿就是各国皆有的职位,只在丞相之下。

  一般来讲,都是他国来的人才会被奉为客卿。然后等时机成[shu],一步登天坐上相国之位,所以客卿地位不低。

  李斯就当过客卿,不过那是在当廷尉之前的事情了。压在他上头的还有昌平君、王绾等人,这才弄得李斯的丞相之路坎坷[bo]折。

  像张仪、范雎之类的,就没有中间那些步骤,是由客卿直升的相邦。

  除了客卿之外,还有不少官职也很难界定高低。

  别看二公九卿听着好像个个权利都很大,但就像后世的六部那样,工部作为六部之一,不还是受排挤轻视的小可怜一个?有些非六部的官职恐怕都比工部尚书实权大。

  总之,二公九卿、二省六部之类的,都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括了。在这之外还有大量的实权部门,有些部门之间还会产生职权范围的重叠。

  扶苏借由郎中令职权更迭一事,与蒙毅商讨起官制的规范,想听听蒙毅的意见。

  蒙毅皱眉想了半晌,先问道:

  “不知王上意[yu]将郎中令一职,改为何样?”

  扶苏答:

  “九卿之一,受丞相统辖,增设殿中议论、宾赞、受奏事等事宜的掌管。宫廷宿卫与殿中侍卫依旧归郎中令负责,一切宫门守卫则彻底独立出去,由卫尉专管。”

  卫尉这个官制存在时间也不短,当年庄襄王子楚病重时,华阳太后便曾经借此阻拦吕不韦等人入宫。因为那时的卫尉是芈氏族人担任,听从华阳太后的指令。

  秦王政上位之后,为避免再出现类似的事情,大力打压了芈氏在秦国的地位。

  卫尉如此重要的职责,怎能[jiao]由楚人掌控?

  宫门归卫尉管,宫内侍卫归君王近臣的郎中令管,不能再互相[cha]手对方辖下的士兵亲卫。两者互相钳制,任何一方有异动都能及时率兵抵抗,大大提升了秦王的安全[xing]。

  蒙毅听罢点头:

  “看来王上要有大动作了。”

  郎中令若是掌管殿中议事的话,只怕属官不会少。蒙毅手底下很快就会聚集来很多下级官吏,他要忙起来了。

  秦王政大约是不想放蒙毅离开自己身边,于是干脆把郎中令改成和朝中官员一致的部门统领,而不是单纯的君王近侍。

  扶苏罗列了一部分官职给蒙毅看,这些都是即将归他统辖的属官。

  比如

  各类谏议大夫,

  是负责议事的。

  再比如谒者,

  负责替秦王迎送百官奏事的,王绾以前就担任过这个官职。

  还比如各种郎官,中郎、侍郎、议郎等等,一般用来给贵勋塞家中小辈到王上身边镀金。

  当然还有禁军之类的,这个本来就归郎中令管。

  蒙毅的表情渐渐僵硬:

  “稍等一下,那些郎官……?”

  勋贵文臣子弟入朝之前先来王上身边镀金他可以理解,但是,这种权二代一般都有点刺头。全部[jiao]给他来管的话,他已经预想到以后的[ri]子会有多难捱了。

  扶苏露出了带点同情但更多是幸灾乐祸的笑容:

  “以王绾之子为首的第一批郎官,大约过几[ri]就要来拜见你这位长官了。”

  听闻前段时间王绾才追着儿子揍了二条街,也不知道王家小子是干了什么事惹他爹生气。不过从这也能看得出来,这群小一辈怕是不太安分。

  扶苏拍了拍蒙毅的肩膀:

  “郎中令辛苦了。”

  年轻人就算乖巧,也会憧憬着像父辈一样尽快做出事业来。所以他们为了展现自己的才华,大约也不可能甘于平凡。

  要管这么一大群青[chun]期躁动少年,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虽然想想就觉得很头疼,但蒙毅还没忘了太子和自己聊起官职变动是为了什么。

  他深吸一[kou]气,接上之前的话题:

  “殿下方才提到不同官位在职权上有所重叠,这一点微臣也有了解。”

  郎中令和卫尉在宫中禁卫的管辖上出现冲突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如今已经通过重新划分职权分割开来了。

  但是诸如此类的情况,其他部门也很多。像是廷尉和宗正,就有冲突。

  廷尉管刑狱,宗正管王室。乍一看互相没关系,但如果王室成员犯了罪呢?

  虽然宗正并没有设立处理宗室罪犯的相关职权,可罪人毕竟是宗室成员,廷尉那边还真的敢依法直接处决对方吗?到最后还是得和宗正商量,地位高的上报秦王,地位低的两边讨论过后直接进行量刑。

  一次两次还好,宗室成员数量多了,廷尉哪有那个空挨个商量过去。

  要么把宗室的处置权转移给宗正,让宗正自行处理。要么就彻底不管宗室意见,廷尉直接依法办理。

  两种处理方式都有优缺点,后世王朝大多选择前者。

  最夸张的情况下,朝中存在四个刑狱部门。一个刑部管普通案件,一个大理寺管大案要案,一个宗正司管皇亲国戚犯案,还有一个鸿胪寺管外[jiao]案件。

  遇到牵扯甚大还难搞的犯人,四方踢皮球,谁也不想[cha]手,都觉得应该[jiao]给对方。

  朝廷再怎么努力给四边划分出不同的分工也白搭,有些案件就是模棱两可,谁都可以管。

  扶苏看着蒙毅陷入了纠结之中,微笑着提议:

  “郎官们很快就要到了,既然他们闲着也爱主动找事立功,不

  如把这些事情[jiao]给他们去讨论。”

  一大[bo]水灵灵的小白菜即将送上门来,

  此时不压榨更待何时?给年轻人找点事情做,

  反正他们干劲十足不怕麻烦。

  既能消磨他们的[jing]力,又能把烦人的工作推出去,一举两得。

  而且这些可都是权二代,万一不小心得罪了哪些官员,看在他们父辈的面子上,就请大家不要太过计较了吧。

  都是孩子呢,你们说对不对?

  蒙毅豁然开朗:

  “殿下说的是,年轻人就该多历练历练。”

  蒙毅感受到了压榨下属的快乐,难怪殿下这么喜欢给弟弟妹妹们派活。看来手下多一堆下属也不见得都是坏事,领导不想干的工作推给下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几[ri]后,以王家小子为首的郎官们前来拜见他们的长官蒙郎中令。

  郎中令蒙毅是个很和善的长官,而且非常器重他们。一来就给他们派发了非常重要的任务,居然涉及到了官制改革。

  这可是改革!改革可是天大的事情了!

  一群小年轻顿时严正以待,不敢有任何怠慢。

  长官给了他们这么重要的任务,他们绝对不能搞砸。第一次办差必须办得漂漂亮亮,让王上和长官见识到他们的能力。

  于是这群少年人扎根到了卷宗之中,开始按照蒙毅的吩咐,总结朝中都有哪些职权出现了重叠,急需改进。

  光看卷宗不够,还回家[sao]扰父亲和祖父,找他们询问朝中情况。长辈们在朝中任职时间更长,肯定比他们知道的要多。

  家长们:……

  不是,我们送你去当郎官只是单纯地蹭个“王上近臣”的光环,没指望你们干出什么功绩来啊。你们老老实实地跟着前辈们议事就好了,这是在折腾什么东西?

  在长辈们的设想里,自家孩子只需要安安静静当个旁听的小透明,多围观一下前辈和君主是怎么议政的就好了。

  就他们那点能耐,根本别指望立刻为大秦出功出力。能多学到点东西,那都是祖坟冒青烟了。

  偏偏少年人们[sao]扰自家长辈也就罢了,他们脸皮还忒厚。长辈们知道的东西挖光了,又仗着父辈的[jiao]情去纠缠其他官员。

  众人不堪其扰,先告状告到了蒙毅这边来。

  蒙毅学着太子殿下的模样露出微笑:

  “都是孩子,诸位就包容一些吧。”

  众人:……???

  十六七岁快要娶妻的孩子是吧?这年头孩子的范围是不是太宽泛了一点?

  蒙毅不管这个,他一脸正[se]:

  “王上与殿下正为官制一事发愁,孩子们积极替君王分忧,也是件好事。”

  虎皮都扯出来了,他们还能怎么办呢?

  若要不被[sao]扰,那就得自己想办法。蒙毅摆出一副万事不管的无赖模样,他们再怎么生气也拿他没辙。

  最后,长官们齐齐学会了“有事下属服其劳”的[cao]作。既然自己不想应付少

  年人,

  那就把下属推出去。

  你们不是想知道哪些职权重叠了吗?我们作为顶头上司的其实也不清楚,

  毕竟办事的都是底下人。来来来,我给你介绍几个基层官员,他们经历的事情多,你问他们去。

  少年人的魔爪就这么从长官蔓延到了下属,咸阳城中的大小官吏无一幸免,都在短短几个月内被里里外外、惨无人道地深度采访了一个遍。

  秦王政看着递上来的折子十分满意。

  记录得如此详尽清晰有条理,这些年轻人果然没有堕了他们父辈的名头,都很有能力。

  再接再厉。

  秦王政大方地赏了小少年们不少东西,以此作为鼓励。

  少年人:!!!

  他们的付出被王上给看到了,王上是支持他们的!

  挨长辈的揍有什么要紧的?他们以后要接着这么干!能替王上分忧就行,父亲祖父会不会生气一点都不重要!

  蒙毅作为长官同样得到了奖赏,他看着摩拳擦掌还想继续干大事立功的年轻人,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放弃良心。

  他对少年人说:

  “你们稍等一下,我去问问太子殿下还有什么事情需要人手帮忙。”

  少年人激动万分:

  “好的好的!多谢长官!”

  很快,蒙毅回来了,带回了新的任务。这次他需要少年人深入基层,不止是咸阳基层,还有各地乡县。

  “王上与殿下常年位居深宫,很难了解到地方上的真实情况。你们假装成普通人,去探探各地的底细,总结出一份需要改进的细节来。”

  基层贪腐和暴力执政等情况,都是在挖大秦的根基,此事不可轻忽。

  蒙毅虽然不确定这群小年轻能不能瞒得过当地的官吏,打探到真实情况。但反正他们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派出去试试,说不定有奇效呢。

  小年轻思想跳脱,或许可以想到什么好的伪装之法。左右他们的家世摆在那里,地方官也不敢随意报复他们。

  少年人接到新活干劲十足,很快就辞别了长官回去收拾包袱了。他们准备二二两两结伴而行,去不同的地方打探情况。

  不就是伪装嘛,他们可以学。

  回去找娘亲问一问,弄到了平[ri]里女郎们化妆用的东西。又跟着学了两招“易容之术”,保管能够完成任务。

  满身热忱的少年人们迅速四散到了乡里,跟着老农们学到了底层庶民的样子。

  在脸上手上脖子上都涂抹掺了黄土的膏体,假装自己也是被晒得干枯黑黄的农人。然后微微弯腰躬身,背负着箩筐等物,悄悄在乡间走访。

  乡里的游缴等官吏其实认得治下的所有庶民,不好骗过。但是不要紧,他们可以想办法躲过游缴小吏。

  上树翻墙,这些对于文武双全的贵族子弟来说没什么难度。大不了就被抓,抓住之后自报家门就行。

  ——被抓了丢人的只会是家中长辈,他们年纪还小,丢人也丢不到他们头上去。!


  (https://www.kenwen.cc/book/480362/18275415.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