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穿越大唐:这个安史不太乱罗一李泌 > 第732章 中原战事,用不到辽东军

第732章 中原战事,用不到辽东军


独自坐在屋内的李亨,将手里拿着的李俶从长安传来的几封信件看了一遍又一遍。

    直到拿着信的双手开始微微颤抖,并且信中的一些内容全都背了下来,李亨才将信放下。

    而这一次的双手发颤并不是因为惊惧与无助,完全是因激动与兴奋。

    回到长安的长子不但得到了李泌的建议,更是将火药的方子也握在了手里。

    火药可是辽东军能睥睨一切之敌的根本,更是安禄山对辽东恐惧的源头。

    如今方子在手,只需几月之间便能组成一支强军。

    不但将无惧于叛军,辽东更不再是大唐今后的隐患。

    最为主要的是,掌有这等利器,他一旦登上帝位,便再无人能够撼动于他。

    不过李亨并没有得意忘形,眼下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深呼吸了几下后,李亨决定先给李泌回封书信。

    但是写了几行之后,李亨又猛得放下笔,并且将只写了几行的信纸撕成了碎片。

    他的行程并没有与李泌说实话,没有直奔朔方,而是先拐到了陇右的渭州。

    如果从这里传信回去,恐怕会引起李泌的不满。

    这让李亨一时间有些拿不定要不要立刻给李泌传信回去,并且心中生出了一丝愧疚感。

    支着下巴沉思了一阵,将目光再次落在那些密信上,李亨的眉头皱了皱。

    从信中内容所看,这方子恐怕辽东那边早就给了李泌。

    不然李泌不可能那么执着的留守长安,更不能在叛军攻打长安之前就开始准备火药。

    想到这,李亨脸色有些转冷。

    看来李泌可不是以往看着那样不争名利。

    若是俶儿不回去,这方子恐怕还得不到手。

    李泌也是个沽名钓誉之辈,甚至说是别有用心都不过分。

    但是考虑到方子得手的很容易,给的谋划也没藏着掖着,李亨不认为李泌有不臣之心。

    不过心中对李泌的那份愧疚则是荡然无存,甚至隐隐有些鄙视。

    想到这,李亨不屑的轻哼一声,既然也是个在乎名利的,那就没什么好顾忌。

    再次提起笔刚要写信,屋外传来了李辅国的声音,“殿下,朔方留后杜鸿渐与河西司马裴冕一同到了,请求面见殿下。”

    闻言,李亨兴奋的立刻站了起来,边往外走边大声道:“这还问什么,人到哪里了,赶紧与我前去迎接。”

    “臣,河西司马裴冕,参见殿下,深夜扰了殿下,还望殿下莫要怪罪。”

    “臣,朔方留后杜鸿渐,参见殿下!更不敢让殿下深夜前迎。”

    杜鸿渐与裴冕其实已经到了院内,看到李亨从屋内出来立刻见礼。

    “这都什么时候了,哪里还用这些虚礼,都快起来。”将杜鸿渐与裴冕两人拉起来,李亨兴奋道:“快进屋内歇歇,一路定然都累坏了。”

    “殿下莫急。”杜鸿渐对院门外挥了挥手,“将账册交给内侍承给殿下。”

    看到李亨装出疑惑的样子,杜鸿渐偷偷瞄了一眼裴冕,沉声道:“臣此次将朔方的将士、马匹、军械以及米粮与布帛等账册都带来与殿下过目。”

    李亨先是看了眼裴冕,随后轻叹一声道:“杜卿有心了,这么远还带了这些过来。”

    顿了顿,李亨脸上再次笑意一扬,拉着两人迈步往屋内走,“账册什么时候看都可以,先进屋再说。”

    裴冕能在河西坐到司马的位置上,也不是个简单人物。

    李亨与杜鸿渐两人的小默契,怎么能看不出来。

    不过此次既然来了,裴冕就已经打算投靠李亨。

    对于杜鸿渐的做法,既不点破也没觉得不带账册来就不好意思。

    进了屋内刚刚坐下,裴冕就开口道:“平凉之地虽有监牧,但口众不多,又无天堑之险可用。

    臣觉得殿下当立刻移步朔方。”

    李亨也猜到裴冕既然能来,就是有站队他这边的意思。

    听到裴冕一上来就提出这样的意见,心中立刻一喜,不过面上却装作难为道:“长安还在危急之中,怎能不加驰援就去朔方。”

    李亨什么意思,杜鸿渐自然知道,捋了捋胡须开口道:“裴司马所言有理。

    平凉地势平坦,不是屯兵之地。

    河西虽离着不远,但兵寡且尽是大漠。

    而灵武兵足粮多,殿下又曾经遥领朔方。

    确实是殿下所去最佳之处。”

    裴冕微微颔首,接口劝慰道:“殿下去了朔方之后,召集北方各城之兵,再征发河西、陇右劲旅,挥师南下定可平定中原混乱。”

    顿了顿,裴冕目光闪动了几下,起身对李亨行大礼道:“如今陛下毫无音讯,难以号令天下各路人马。

    臣,恳请殿下按陛下在马嵬驿之时所下之领,登基为帝。”

    “万万不可,陛下只是杳无音讯,而且有可能已经再次去了蜀地。

    此等僭越之事,我万万做不得。”

    李亨对裴冕的言辞很满意,他也很想尽快登基为帝,但哪有一劝就同意的。

    因此李亨按捺心中的欣喜,连连摆手推辞不受。

    裴冕自然知道李亨是怎么想的,如果不惦记皇位,何必跟李隆基分头而走。

    用力在地上叩首三下,裴冕按照三劝的流程,再次开口道:“殿下身旁将士都是关中人士,日夜都想回到故土。

    之所以义无反顾的跟随殿下长途跋涉来到此处,一是忠心可嘉,二是都想跟随殿下建功立业。

    若殿下只守旧而不知权达,身旁将士人心极意离散。

    到时不但难以复合,于殿下安危也极为不利。

    其次,以殿下之名召集各路人马,大义上总归是差了些。

    不登帝位,难以号令不说,于赏罚之道也缺少大义。

    还望殿下顺应人心,不拘小节!”

    杜鸿渐见状,马上跟进道:“殿下,裴司马所言字字在理。

    若无宝位之名,如何传告四方将士汇聚而来。

    况且此刻大唐已经倾覆之虞。

    殿下万万不能再推辞!”

    李亨装作一脸复杂的样子沉默了一阵。

    随后重重的叹息一声,道:“二位卿家之言,让我真不知如何拒绝。

    为了国祚绵长,只能厚颜登上帝位。”

    演完了这个流程,裴冕又表明了心迹,李亨也不再装下去,除了火药方子那等密信,其余的都递给了二人,“这是广平王从长安所传回的书信。

    你们仔细看过,思虑思虑长安该不该救,若是救,又该如何救。”

    两人接过信,仔细翻看一遍后,全都是又惊又喜。

    广平王回去守卫长安,且到现在长安还未失守,李亨的帝王将更加名正言顺。

    裴冕率先开口道:“臣以为陛下应当尽早登基且昭告天下,不然想救长安也有心无力。”

    杜鸿渐则是沉吟了一下,开口道:“我已经传信郭使君与李将军率军回援。

    再有十余日左右,估计就能撤回朔方。

    但是单凭回援的兵力与叛军争夺长安,怕是力有不逮。

    还需再从河西、陇右,乃至安西调兵而回。”

    顿了顿,杜鸿渐低下头,低声道:“李防御使所言,臣认为上下之策该颠倒一下才对。

    被抗室韦人的东平郡王要率军勤王,先行派了传信之人到了定襄。”

    李亨听闻大吃一惊,“辽东军要南下平叛?”

    裴冕也赞同杜鸿渐话里话外的意思,接口道:“是来平叛还是别有用心,这都说不好。

    臣以为陛下可以给辽东传信,若是想平叛,就挥兵河北。

    中原之地的战事,暂且用不到辽东军。”


  (https://www.kenwen.cc/book/480408/18274733.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