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124章 群臣:(╯‵□′)╯︵┻━┻

第124章 群臣:(╯‵□′)╯︵┻━┻


第124章  群臣:(╯‵□′)╯︵┻━┻  

第124章  群臣:(╯‵□′)╯︵┻━┻

“他怎可如此?”

“他怎能如此?”

“简直胡闹!”

一时间,众大佬群情激愤,几乎要疯狂了。

尤其是杨廷和,如此豁得出去,换来的却是戏耍,这让他如何能忍。

“堂堂皇帝,一国之君,怎可出尔反尔,自毁江山?说好的不御驾亲征啊……纯属胡来!”

杨廷和咬碎了牙……

这时,一道尖细却充满威严的声音响起:

“谁御驾亲征了啊?”

杨廷和蓦然转头,眼睛一眯:“刘瑾?”

这厮竟直呼咱家大名……刘瑾愠怒:“杨首辅,杨大学士,你说谁胡闹,谁御驾亲征了?”

“还能是谁!?”杨廷和气道,“这不摆明了吗,皇上为了一己私欲跑去险地,抛弃满朝公卿,不管朝政,这不是胡闹是什么?”

刘瑾阴恻恻一笑,清了清嗓子,道:“皇上口谕,众卿听旨。”

“你……”杨廷和愤懑交加,却也真不敢在这种情况下发脾气。

“臣等听旨。”

群臣呼啦啦跪下,目光满是愤怒,有对刘瑾的,也有对皇帝的,心情别提多糟糕了。

“关外蛮夷扰我边疆,意欲祸害我百姓,如此狂悖忤逆之徒,朕心震怒,特派威武大将军兼镇国公朱寿领兵讨伐,诸卿钦此。”

刘瑾趾高气扬念完圣旨,腰背又习惯性地弯了下来,笑眯眯道:

“诸位大人,出征是威武大将军,是镇国公,可不是正德皇帝啊!”

群臣:(╯‵□′)╯︵┻━┻

在群臣看来,这就是在侮辱他们,真还不如爽快承认出征了呢,如此做派哪有一国之君的样子?

简直就是小孩子胡闹嘛!

“好好好……”杨廷和咬着牙说,“既然出征的是威武大将军朱寿,那么正德皇帝何在?”

“不知道!”面对杨廷和的狂怒,刘瑾丝毫不怵,淡淡道,“皇上说了,诸位国之重臣安心理政即可,有威武大将军亲自出马,凯旋指日可待。”

“我要皇上,我要见皇上……”有人颤颤巍巍的狂吼,继而连成一片,六部九卿,内阁大学士,一众侍郎集体炸了锅,那模样……简直要吃人。

饶是刘瑾跋扈惯了,在这一刻也不禁毛骨悚然,不由得想起文官集曾经的壮举。

“快快护送太皇太后回宫……”刘瑾嚎了一嗓子,自己忙也趁机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皇帝不在,这些人真若发起癫来,真可能会把他活活打死。

这里是皇宫不假,可人家在奉天殿都杀过人。

也幸好刘瑾跑得快,不然,这些人真要趁此良机来个物理消灭,以最朴素的方式击垮政敌。

太皇太后被簇拥着回了寝宫,刘瑾又跑了,只留下一群大内侍卫,群臣憋闷到了极点。

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除了生闷气,一时间还真没办法如何。

最终,人们把目光投向杨廷和。

杨廷和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次面临的危机很大,同时,这也是机遇。

度过去内阁将彻底坐稳头把交椅,且他这个首辅也会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帝之下第一人!

“莫惊扰了太皇太后,太后,皇后娘娘,我等且先出宫,再从长计议。”

群臣默然点头。

气归气,可也都知道皇宫大内不容放肆,且太皇太后一把年纪了,万一扛不住压力有个好歹,那可是天大的罪过。

~

此时,李青正在为汉字简化做努力。

朱婉清闲来无事,经常来帮他出主意,今日依旧。

“李叔,我觉得……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你若真想做成,最好一步一步来。”

李青停下手头上的动作,沉吟道:“说说你的看法。”

论智力,除小云外,就属这个大侄女了,且在朱祁镇若有若无的引导下,朱婉清虽是女子,政治大局观却非常人能及。

“改革文字带来的影响太大了,莫说小皇帝不会同意,真就是同意且强制推行,怕也难以达到李叔你的预期。”朱婉清道,“先从现有的简化文字开始,这更容易让人接受,至少……都不陌生不是?”

“现有的简化文字太少了啊。”李青轻轻摇头。

朱婉清失笑道:“汉字近十万,真正适用于各场合的不足一万,常用字仅数千而已,频繁往复使用的更少,再排除一些本就不复杂的,其实现有就差不多够用了……”

顿了顿,“其实若只是单纯的简化一些字,倒也不是完全行不通,主要是……”

她指着李青刚写下的字,道:“就拿这个‘后’字来说,你把前后的后,和皇后的后归在一起能行得通吗?语境都不一样。正如你所说,大明之后也无法过渡到你那个时代,眼下根本没那个土壤啊。”

李青默然。

良久,自嘲道:“我何尝不知这些,可我……唉,我怕再不努力做出改变,我真会被彻底时代同化,沦为封建时代的思想政治家,我现在……都有这个趋势了。”

朱婉清笑了笑,劝慰道:“其实你完全多虑了,你不会被同化的,就算你想你也做不到。”

“哦?为何啊?”李青放下笔,饶有兴趣的问。

朱婉清道:“因为时代在进步,在某个节点,即便这些你不提出来,也会有别的人提出来。”

她问:“历史上有李青吗?”

李青一滞。

“历史上没有你,可时代一样发展到那般璀璨的地步,不是吗?”

“不一样的,在那之前付出十分惨痛的代价。”李青说。

朱婉清却道:“可现在大明已经完全偏离了历史,就如你所言大明之后,不可能是继续的封建王朝了,既如此,何不等到合适的时间再进行文字上的全面改革?”

李青无言,想了许久,道:“还是尝试一下吧,放心,我不会大刀阔斧,更不会胡来……”

沉吟了下,他提笔把两个‘后’字抹了去,暂时打消了一字多用的想法。

朱婉清的话不无道理,完全照搬后世的难度确实太大了,可他又怕自己产生惰性,会养成难度大就不作为的性格。

他疲惫,可他不敢歇,不敢真正的休闲娱乐。

“这时间啊,太能消磨人了,我人不会老,可心却难逃它的磨损……唉,我是怕……怕一放下就再也捡不起来了。”

朱婉清宽慰道:“有惰性的不只是你,所有人都一样,待现有的简化字顺利推行,过个一两代人就会形成主流,再往后……怕是不用你提出来,就会有人在这上面做文章,你说呢?”

李青怔了怔,颔首道:“你比我通透。”

“咱俩不一样,你的人生太长太长,而我……咳咳,心态上不一样,看待问题自然会有所不同。”朱婉清笑道,“主要是你太患得患失,许多时候无法旁观者清,非是你不够理智,不够智慧。”

李青陡然酸楚,愈发患得患失了,“时间还有,还长,可要好好的。”

“哎,好好的。”朱婉清嗓音温和,用哄孙子的口吻说。

~

杨府。

众大佬云集,脸上写满了焦急,众人脑袋上都顶着三个字——怎么办?

“杨首辅,你拿个主意啊!”随着一人开口,其余人都把目光移向杨廷和,眼中满是恳切。

杨廷和没有推脱,更没和稀泥,当仁不让的开始分析局势,大包大揽。

“不能等了,应宁你知兵事,皇上具体去了哪儿,你知道吧?”

杨一清也没打太极,直接道:“宣府!”

“那好,你尽快赶赴宣府,能劝回皇帝最好,如若劝不回来,也不能让他亲临战场!”杨廷和道,“我以内阁首辅的名义调度你。”

“好意心领。”杨一清道,“我也是内阁大学士,这是我的本分,无需杨首辅全权揽责。”

说实话,杨一清对官僚主义浓郁的杨廷和感观很差,不过,今日他却有所改观——杨廷和是能扛事的!

其他人闻言,不由得面色讪讪,却不敢过多发言,仍以求助的目光看着杨廷和。

杨廷和感激的看了杨一清一眼,深吸了口气,继续道:“皇上性格诸位也知道,他若不回来,应宁也没办法。京师这边,我们要做好皇帝长期不在京的准备。”

王琼见连个人吱声都没有,汗颜的同时也有些恼火,于是开口道:

“本官是兵部尚书,法理上比内阁大学士更有资格去劝皇上回京,本官愿与杨大学士同往,罢官也好,降罪也罢,便是惹得龙颜大怒,也要劝回皇上回京!”

杨一清、杨廷和异口同声:

“一个人去就好,去多了,只会起反效果!”

两人都知道小皇帝的性格,人多反而会坏事。

杨一清道:“我跟皇上更亲近些,这事还是我来为好,且战斗若持续扩大,还需仰仗王尚书积极筹措军需,你不能离开京师。”

“应宁所言极是。”杨廷和颔首,道,“事不宜迟,要不应宁你……?”

“我这就去。”杨一清也不废话,起身就往外走。

众人忙起身相送,满含不舍、钦佩、敬重……,搞得杨一清颇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

临走之际,杨一清凑近杨廷和,耳语道:

“我已飞书李神医,他若来京,你与他说明情况。”




  (https://www.kenwen.cc/book/481750/17443482.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