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121章 讲述未来

第121章 讲述未来


千般思绪涌上心头,李青一时间竟不知该从何说起,只好道:

“你想知道什么?”

朱婉清略一沉吟,问:“原本的历史……大明亡了吗?”

“亡了。”

“什么时候亡的?”

李青挠挠头,道:“具体哪年亡的我也记不住了,总之……大明国祚没超过三百年。”

“不到三百年……”朱婉清吃惊道,“那岂不是说,眼下大明国祚已过半了吗?”  

“嗯,是这样。”

“那那那……”朱婉清结结巴巴问,“大明之后是什么?”

“不说也罢。”李青叹了口气,“说这个也没什么意义,历史不可能重演了,不过……这并不代表大明能永世不朽,社会在前进,落后的制度终会被淘汰。”

朱婉清缓缓点头,好半晌,总算平息了激荡的心情,问道:“所以……李叔你想跳过大明之后的王朝,直接进入你那个时代?”

“没可能的,迈不了那么大的步子。”李青微微摇头,道,“真要那么搞,天下必然大乱,需要一个长期限的、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期……好吧,扯远了。”

李青轻笑道:“你想知道什么继续问,李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婉清想问的太多了,可一时间却无从下手,便道:“还是说回汉字吧,那时代的汉字除了简化还有什么不同?”

“注音不同。”李青道,“我那时候用的是拼音,就是由声母韵母……”

见朱婉清不明就里,李青便换了个说法,道:“就是这时代反切法的变种,不过写法上却不是汉字了。”

说到这,李青停顿了下,沉吟许久,道:“这也导致有许多字意思未变,应用时却与这时代不同了,比如平仄组词,比如音节……”

两相对比,这时代的汉字读音更丰富。

平心而论,李青不想用拼音,因为会损失一些音节,对诗歌,词作的创作也会有一定影响,

华美的唐诗,优雅的宋词,用拼音吟诵……真的少了很多美感、意境。

读不出豪迈,读不出婉约……

单就基于现实而言,拼音也没什么市场,一是拼音从头学起比简化文字还要难,二是浓郁的文化自信导致没人肯接受。

对这时代的人来说,能为汉字注音的只能是汉字,绝不会接受其他任何文字来注音汉字,不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升斗小民!

简化的汉字还是汉字,可拼音……估计在这时代的人眼中,说难听点就跟鬼画符似的,哪里肯接受。

“放心,就只简化部分繁琐的汉字,减低一下学习难度,其他的一律不动。”李青说,“不用拼音,还用反切法!”

闻言,朱婉清略感轻松,道:“如此最好,不过……单就如此,也很不容易。”

李青笑道:“不容易的事我做的多了,做成的也多了,成不成且不说,尝试总要尝试的,你说是吧?”

朱婉清苦笑点头,轻叹道:“唉…,不得不说,有些文字确实过于繁琐了,要不折个中,略微简化一下吧?”

“……试都没试就想着折中?”李青无语。

这时,李浩嚷嚷道:“汤圆好了,吃汤圆喽……”

李青拍拍手,起身道:“不说这个了,吃汤圆去。”

“我这才刚开始呢。”朱婉清忙说。

李青没好气道:“又不是仅限今日,你随时可以问。”

对最信任的人没什么好隐瞒的,连最大的长生秘密都告诉了他们,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那一会儿边吃边聊吧?”朱婉清难掩激动,“我现在满脑子都是问题,迫切想知道未来人的生活方式……”

李青好笑点头。

~

芝麻馅儿的汤圆软糯香甜,连面汤都是甜的,李青连着吃了两小碗儿才尽兴。

不过,一家四口却没什么食欲,在得知李青来自未来之后,他们都产生了异常浓郁的兴趣。

几人眼巴巴的瞅着他,都是一副等得花都快谢了的模样,见他终于吃饱喝足,皆长长舒了口气。

李青拿起棉帕擦了擦嘴角,笑道:“想问什么就问吧,满足你们的好奇心。”

“我先来我先来。”李雪儿争先恐后,问,“李爷爷,你那个时代蒸汽机可以安在货船上吗?”

“我那个时代蒸汽机都被淘汰了,海上贸易用的是更先进、更高效的燃油发动机。”李青说。

“燃油……是煤油吗?”

李青想了想,道:“好像一般都是柴油,飞机才烧煤油,不过也不是这时代的煤油,叫……叫航天煤油。”

“那什么是柴油,柴火中提取出的油?”

“航海我知道,啥是航天,人在天上飞?”



没一会儿,七嘴八舌的问题,就搞得李青一阵头大。

“慢来慢来……”李青苦笑道,“一个一个说,嗯…,柴油不是从柴火中提取的,是从石油里面提取的。”

“石油……”朱婉清沉吟道,“可是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提到的石油?”

“这个…”李青有些发懵,问,“他怎么说的?”

朱婉清努力回想了下,道,“石油,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甚黑……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李青都惊呆了,好半晌,讷讷道:“是了。”  

“此物后必大行于世……真是位智人啊!”李青惊叹。

本想震惊一下几个晚辈,却不想自己给震惊到了,李青突然有种来个大摸底的冲动。

万户飞天,蒸汽机他就提了一嘴,就很快有了成果,工业黄金的石油更是在宋代就发现了……

李雪儿道:“那干脆不发展蒸汽机了,直接跳过发展……燃油发动机如何?”

李青回过神,摇头道:“莫好高骛远,一步一步来吧,石油的勘探,开采,储存,提炼,应用……都不是现在能够做到的,眼下,蒸汽机有了不错的进展,燃料上,煤炭的开采却相对容易太多,还是以发展蒸汽为主的好。”

顿了顿,“随着开海通商的持续进行,信息交流会越来越密切,想要保证长时间领先,就不能一下把真东西全拿出来,先发展蒸汽机,带彻底成熟广泛应用之后,海外诸国势必来偷师,得时刻留一手……”

李浩笑道:“我们可以想办法避免啊!想偷师?嘿!想得美!”

“防不住的!”朱婉清断然道,“除非不广泛应用,一旦广泛应用,就难保人家不会偷师,可也不能因噎废食,总不能为了不让人学了去,自己也不大力发展吧?”

“婉清说的在理。”李青颔首。

李宏暗暗庆幸,心道:还好兔崽子替我说了。

李浩挠挠头,又问:“青爷,你说的航天是飞机吗,在天上飞……不会掉下来吗?”

不愧是我的好大儿……李宏暗赞,他也想问这个来着,可又怕暴露自己愚蠢。

李青不知该如何解释空气动力学,便用了最简单的方式,叠了个纸飞机,哈了口气,随手一甩。

纸飞机在飞向天空,盘旋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坠落。

李青解释道:“只要有源源不断的动力,飞机就不会掉下来,不过可以主动降落……”

“笨蛋。”李宏逮着机会数落了儿子一句,以表明自己更聪明一些,“干爹,飞机快吗?”

“嗯,非常快。”李青道,“从金陵到京师只需一个时辰上下。”

“一个时辰?”

“嗯,抛开转乘花费时间,就只需要一个时辰。”

“我滴个乖乖嘞……”李浩夸张道,“那岂不是说,皇帝召见地方官,从下旨到见到人,半天就够了?”

李青失笑摇头:“不用半天,动动手指就可以。我那时代有一个交流工具叫手机,不管相距多远,都可以展开面对面交流……”

李青简单解释了下手机的功能。

“哪怕在大明之外,哪怕相隔万里,只要有信号,都可以实现。”

“真的有这么神奇?”

“当然!”

“那青爷你会不会造手机?”

李青:“……我只会打螺丝。”

“李爷爷,你那个时代百姓生活好吗?”李雪儿问,“是不是家家户户都很富有?”

李青努力回想着已经模糊的记忆,轻声说:

“也还是有穷人和富人之分,不过……哪怕穷人也能丰衣足食,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吃的都是细粮,鸡鸭鱼肉,瓜果蔬菜,也都能消费的起,人人上得起学,读得起书……而且呀,闲暇之余还能看看,刷刷视频来娱乐,绝大多数人都能用上冬暖夏凉的工具,包括手机,基本上也是人手一个,只是老年人用的功能少一些……”

四人听得目瞪口呆,

李雪儿忍不住道:“李爷爷,你管这个叫穷人?”

李浩惊叹道:“跟你那时代的穷人比,我才是穷人好不好?”

“纵向对比却是如此,可谁又会跟古人比呢?”李青好笑,继而欣然道,“不过,真若对比,那个时代的人说是生活在天堂也不为过。”



注:石油摘录自——宋·沈括《梦溪笔谈》。

ps:近期农忙,四肢不勤的青红给累着了,请假一天。(好吧,其实我也没干啥重活,多是父母在忙,可累也是真的,莫怪莫怪(*^▽^*))


  (https://www.kenwen.cc/book/481750/17443829.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