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1)
京城进入六月, 迎来史无前例的漫长雨季。天极宫的墙被雨水反复地冲刷,由里散发出一股霉味。我时常觉得自己浑身湿漉漉的,夜里总是被雨声吵醒。彩翁也因为雨而变得闷闷不乐, 梳理羽毛的时候动不动叹气, 被国师说它性子还是不够沉稳。
这日, 我坐上宫里来的马车回宫, 因皇上召我回去。沿途, 我注意到京城似乎跟往日有所不同的了。
“宋楠, 这些都是什么人?”
我说的是窝在沿路屋檐下的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 其中有老有少,竟还有尚在襁褓的孩子, 他们个个面黄肌瘦, 目光呆滞。
宋楠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回九皇子, 这些人是外面来的难民。”
“难民?京城都有难民了?”
我虽对朝政一事不慎敏感,却也觉得一国之都都能随时可见难民,是一种不祥的预兆。我的视线从小半开的车窗那里扫过那些人的脸, 有人注意到我,先是怔怔地望着我,随后似乎想上前来,但又怯怕我马车两瓶的铁骑兵,站在原地不敢动。
原来护卫我的士兵并非铁骑兵, 只是我的私兵。平时回宫、回天极宫, 我也没有多派几个私兵护送马车,想着不过是天极宫到宫里的距离, 还是低调为主。
结果去年闹出一件事,有人告御状, 那些人似乎不知道敲登闻鼓,看见我马车华丽,就笃定我是贵族出身,定能见到皇上。
那几个人以血肉之躯来拦马车,其中有妇人。那妇人被我的私兵抓住后,竟将身上衣服脱去。宋楠等人顿时手足无措,最后意外让妇女爬到我的车上。我也因为这一幕登时僵住,虽立刻闭上了眼,但还是看到了一些不该看的。
这事发生后,皇上又给了我一队铁骑兵,以作差使。至于那一家告御状的,我至今不知道他们所告何事,他们没多久就被宋楠他们拉开,又被十六卫的人缉拿走。
我虽事后有问过,但并没有问出什么。
“宋楠,给他们点银钱。”我吩咐宋楠。
宋楠默了一会,才应声,“是。”
-
刚到皇宫,我还未去华阳宫见庄贵妃,先被守在宫门处皇上身边的近监请到御前。
我到时,皇上并非一个人在殿内,他身旁有皇后陪驾。我走入殿内,给皇上、皇后行礼,“儿臣给父皇、皇后娘娘请安。”
皇上端坐在座位上,见到我来,微微露出一笑,“路上辛苦吗?”
“不辛苦,儿臣乘坐马车来的,哪有辛苦可言。”我说话的同时,注意到皇后手里端着的药,她看到我,将手里的药慢慢放在桌子上。
“小九来了啊,你许久没回宫,看模样跟上次又有些变化了。”皇后轻声说。
皇上对这话感了兴趣,“什么变化?”
“皇上没发现小九跟国师越来越像了吗?不是相貌,是气质,这通身气派,刚刚从外面进来,臣妾还以为是哪个仙人来了。兄弟里面,还是小九生得最好。”
皇后的话让皇上欣然一笑,“他随他母妃的长相,自是长得好看,就像太子随你一样。”
皇后也笑了一下,“朝儿还是更像陛下,那下巴、那耳朵跟陛下一模一样,陛下可还记得朝儿小时候的样子,活脱脱一个小陛下。”
皇后并没有待多久就离开了,几乎她一离开,皇上就从端坐变成靠坐在龙椅上。他先前一直维持的笑也挂不住,伸出手召我到他身边去。
“从羲,你过来。”
“父皇。”我一边走过去,一边大胆地仔细端详皇上的脸,“您生病了?为何脸色那么差?”
“不是生病,是旧疾。”
皇上说的是一年前的事,一年前北国献的贡品有两匹未驯服的汗血宝马。汗血宝马本是由宫里的马倌在训,但有一日,皇上到骑马场看到马倌驯马,素来爱马的他心痒难耐,准备自己也上场试一试。
皇上年轻的时候自己驯服过不少马,哪知道那汗血宝马是个十足的烈性子,把他从马背上摔了下去。
这一摔,皇上就落下了旧疾,腰时常疼,我偶尔回宫的几次,都能见到他揉腰的样子。
我想了想,“宫中的太医若是治不好,要不请民间的大夫,说不定有成效。还有,师父不是在为父皇看治,也没有任何缓解吗?”
我说的师父是国师,我已在两年前正式拜他为师,当时太子反对得很厉害,但没有拗过我。
皇上笑着摇摇头,“父皇年龄大了,身体难好,而且朕旧疾的事情不能让太多人知道。”他说着,脸色又白了白。
我寻视周围,从一个凳子上拿过软垫,垫在皇上身后,“父皇,这样靠着些许舒服些。儿臣会推拿之术,儿臣给父皇按按吧。”
“待会再按,今日父皇召你过来,是有事想跟你说。”皇上抓住我的手,“朕这些日子老做梦,梦见先帝,朕想着朕可能活不长了,但朕有些事情放心不下,其一是你和你母妃。你母妃十六岁就跟在朕身边,她自幼失恃失怙,在姑母家长大,姑母又对她不好,所以朕心里也恨你母妃姑母一家,这些年始终没有抬举过他们。你母妃姑母一家如今也只剩孤儿寡母,再来抬举怕也晚了。朕想着朕若去了,你和你母妃该如何?你那些哥哥,能容得下你母妃的恐怕没有几个。”
我闻及这话,摇摇头,“父皇不过是一个腰伤的旧疾,怎么说得这般严重。”
“朕活了大半辈子,心里有数。你皇爷爷,皇太爷都是朕这个年龄宾天的,你继续听朕说,不要打岔。其二,朕放心不下江山社稷,太子性情暴戾,今年让他治水,他到了地方,先砍了五十多个人的头,血把护河提的砖石都染红了。”皇上表情骤然暗沉了许多,“最重要的是,他与他母家关系走得太近,外戚干政,是亡国之相。朕有心处置,可现在荣府门下弟子众多,朝中不乏荣家子弟,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林重檀还在,朝中也不至于是这种局面。”
我已经近两年没有听到林重檀的名字,自他离世,他的名字随着他的死讯,像是压在了箱子最深处。
我抿了下唇,“可林重檀当初也是跟随太子之人。”
我的话才落,皇上就摇了头。
“他不是,林重檀这个人跟太子注定不是一路人,你知道,当年殿试,朕私下问了他一个什么问题吗?”
我答不知。
“朕问他,忠臣和良臣哪一个更好,他说良臣。朕现在还记得他说的那番话,‘君下有口,这口不仅是发号布令的帝王之口,也是天下万民之口。君是坐在万民之上,也应让万民有粮糊口,有房避寒。君,顺应天命,也顺应人心,二者缺一不可。若有一缺,应另择明君,庇天下安顺。’
朕当时就骂他混账,可他居然不憷,就直挺挺跪在那。后来,朕给他选,要么娶颂颂当驸马,要么去岭南。朕还戏说他,官下面有两张口,要他去了岭南后,记得把岭南百姓的口和自己的口都喂饱,别饿死了。众人皆知岭南疾苦,他却选择去岭南,还大言不惭地跟朕说十年之内,必定还朕一个大不一样的岭南。”
皇上提起林重檀时,脸上浮出的笑容又一点点减少,眼神变得肃然威严,让人见之即两股战战,不寒而栗。
“可朕也该杀了他,谁让他拒绝当驸马的原因是为了朕最心疼的小儿子。”
(https://www.kenwen.cc/book/483064/18275386.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