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秦吏 > 第715章 君侧之恶人

第715章 君侧之恶人


  “其实还有更好的办法!”

  离开章台宫,回府邸的路上,公子扶苏闭目良久,忽然说了这么一句话。

  “上下一日百战”,这是秦始皇想要让扶苏明白的君臣关系,一切只有利益,根本无信任可言。

  想想也没错,人皆有私利,爵位便是为了满足臣子欲望制定的,一级级往上升,让他们像豢养的猎犬一样,为了几根骨头,东奔西逐。

  聪明的君主会加以控制,就像王翦曾抱怨的那样:“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

  所以等老臣们混到彻侯时,差不多是半截身子入土,被皇帝解除了军权,回朝养老,对皇帝构不成威胁。

  但二十等爵毕竟有限,秦朝的战争实在太多,虽然升得慢,但少壮的尉、蒙、李,日积月累,一场场仗下来,都到了可以封彻侯的时候了。

  不同于王翦,三人皆少壮,无法顺理成章地卸任,只能让其相互制衡,像黑夫这种年轻的,更要像防贼似的,给一高职软禁起来,万一还制约不住,就只能杀了。

  否则,恐其忍不住要窥探宝器,甚至重复田氏代齐的故事。

  但扶苏思索良久后,觉得这并非上上之策!

  “与其堵,不如疏!”

  扶苏受儒墨影响颇深,遍读史籍,觉得历史上,就有处理君主和功臣关系最好的范例:

  “周武王也未曾将太公、周公、召公等功臣雪藏甚至杀害啊。与其将其拘在朝中,郁郁枯老,何不放出去,裂土封疆!?”

  这想法若被秦始皇知道,定会大加斥责,因为这与秦朝坚持的废封建立郡县相悖,但扶苏却有自己的看法。

  曾有儒生跟他鼓吹过,恢复周礼,尤其是周朝的封建,并建子弟,所以蕃屏王室,申命辅相,所以羽翼公朝。

  但扶苏觉得这效果并不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看看春秋战国的混战就明白了,姬姓诸侯,不见得比异姓忠诚,第一个冒犯周天子威严的,就是姬姓郑国呢!

  可他也不认为,周朝的分封一无是处。

  “父皇只看到,分封让诸侯分裂,混战数百年,却没有看到,分封也让宗周区区一州之地,拓展成了将九州诸夏!”

  “周室分封之所以变成弊政,在于历代周王将山东之地,除洛阳外全部分封,使得诸侯不断拓展坐大,最终枝大于干,这才会有后来的礼崩乐坏。”

  所以扶苏理想中的分封,恰恰是淳于越近来提出的:“海内郡县,海外封建!“

  首先,要更易军功爵,在大庶长之上,取消关内侯、彻侯,改为五等:公侯伯子男。

  随后,九州之外,近十年来新征得的土地:岭南、闽越、西域、河西、海东、朔方,皆可裂土田而瓜分之!

  “为帝者,可独断,但不能自私!”

  扶苏不是个自私的人,他认为,与其将所有土地攒在朝廷手里,增加中原负担,不如将无法控制的边地分出去。

  比方说,封黑夫于岭南,封李信于河西,封蒙恬于朔方,封王氏于辽东,皆为边侯,封诸弟于西域、西南夷、海东,皆为公,虽然他弟弟多,但一人一个城,总够分了吧……

  如此,既不会影响中原郡县的大一统,又能妥善安置功臣子弟。军功勋臣们为诸侯的欲望得到满足,就不必担心他们窥探宝器了,就算有,也鞭长莫及,更有嬴姓子弟袭扰其后。

  而中央王朝封疆既定,那些边远地区的战争,也能平息了,至于边侯们征蛮夷,编齐民,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朝廷不会相助。

  “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岂非君臣相宜之道?”

  扶苏为未来的画计而兴奋,但随即又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既然那件事未能成,这一切,也就是想想而已。

  唯一能肯定的是,他扶苏有朝一日,若能为二世皇帝,绝对会将秦始皇的政策改得面目全非,甚至全盘推翻!

  等扶苏回到府邸后,谋主董公却请他屏蔽左右,面色凝重。

  “公子,有昌南侯密信送达!”

  ……

  董公没拿到信,因为送信的人坚持,必须见到扶苏本人,才能将信献上。

  扶苏只好亲自接见了他。

  送信来的人,叫季婴,乃是黑夫乡党,他长得好似一只瘦猴子,在府邸内左看右看,像个不太老实的人。

  扶苏想不明白,昌南侯为何会让这样的人,在这种紧要关头犯险。

  董公问季婴:“关中已戒严,出入皆不容易,你是如何进来的?”

  季婴神秘一笑:“请放心,我做督邮多年,管的就是车船往来,验传符节,伪造起来,易如反掌,也有些法子,能混进关中,绝无任何人都知晓。”

  其实他是从蜀中来的,走的陈仓、杜亭一线,用假身份藏在商队里,躲开了盘查更严的灞桥。

  进入咸阳后,季婴多多少少也听闻了“亡秦者黑”的谣言,摸到昌南侯府,发现那被人监视后,更是大惊!好在总算想办法,溜进了张苍府邸,甚至通过打着“学字”名义往来两府之间的小破虏,和主母叶氏通上了信,随后又辗转来到此处……

  等那封小心藏着的信呈交给扶苏后,扶苏缓缓拆开麻线,剖去上面看似完好无损的印泥……

  说起来,扶苏与黑夫,已经两年多未见了,上次相聚,还是征完海东,二人一同乘船去碣石向秦始皇帝献俘,船上,扶苏与黑夫对饮后,还向他抱怨:“对诸将士而言,一首《东山》最符合吾等心境。”

  但最后,在黑夫劝说下,扶苏在凯歌振旅时,还是将吐诉将士思乡离别之情的《东山》,改成了为执政者歌功颂德的《江汉》。

  “于我而言,昌南侯的确是良师益友啊……”

  带着这种心情,扶苏打开了黑夫的信。

  “长公子敬启,黑夫敢再拜言……”

  “是昌南侯的笔迹不假。”

  扶苏还是谨慎的,让人取出数年前他与黑夫往来的信稿对比,遂不疑有他。

  “三十七年正月初一,黑夫见昨夜流星忽之,不由心乱如麻。”

  “国之将乱,必有灾异,然秦之祸患,不在四境,而在萧墙之内。”

  “古人云,三人成虎,曾子杀人,今黑夫之贤不若曾参,陛下之信臣又不如曾参之母信参也,疑黑夫者不止三人。黑夫恐久居于外,有人谤我,而陛下将投杼也。君侧左右之间,有奸佞之恶人,故肺腑之言,不敢言于陛下,为奸佞所察,只能言于公子。”

  读到这,扶苏暗道:“昌南侯所料不差,的确有人在暗中谋划,诬陷于他,可叹父皇明知昌南侯之忠,却还是要南下收其兵权。”

  不过黑夫所说的“君侧之恶人”,又是谁呢?

  这是扶苏最想知道的,他总感觉,有一股势力,在配合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方术士,布置一个针对黑夫的阴谋。

  “君侧之恶人,曰赵高,更有叵测之臣,曰李斯!“

  扶苏颇为诧异:“赵高、李斯?”

  这却是他不曾想到的人,如此说来,在卢敖天书事件背后推波助澜的,正是这两人?

  再往下看,黑夫的话语,更令人心惊:

  “彼辈中伤黑夫实乃小事,然恐其为乱,欲对公子不利。一旦山陵崩塌,彼将篡权矫诏,公子不可不防!一旦有事,南军北军,黑夫与蒙将军,皆愿奉公子继大统,安天下,皆可去得,决不可束手待毙!”

  读罢,扶苏长叹:“这是昌南侯,吾之良师益友,给扶苏的警告啊!”

  “其庙算几无遗留,连有人构陷他也想到了,但这封信毕竟是月余之前送来的,昌南侯并不知道,朝廷出了这么多大事啊!”

  秦始皇开始大刀阔斧地替换将领,更欲南下收黑夫兵权,搞不好真会杀了他,而蒙恬回到了咸阳,任卫尉……

  眼看日暮西垂,扶苏让人带季婴下去歇息,他苦苦思索:

  “君侧恶人,矫诏害我,又是何意?赵高、李斯,有这么大的胆子么?”

  他目光猛地收缩:“除非是……那件事?“

  还不等扶苏喊人来,他的亲信邵平,却叩响了门。

  “公子,墨家出事了!”

  ……

  “你说什么,墨者欲逾宫室,行刺陛下,被郎卫缉捕!?”

  来传递消息的,依然是蒙恬、蒙毅的族弟蒙天放,他简略地将事情说了一遍。

  原来,自从去年之后,秦始皇开始将自己的行踪神秘化,每晚所居之地,皆成了机密。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他的宫车在甬道间游走,除了最为亲信的人,哪怕是丞相,也莫知行之所在。群臣受决事,悉於咸阳宫,偶尔也在章台宫。

  但今晚,秦始皇又换了一处行宫居住时,却有刺客欲借机巧器械,逾墙潜入宫中偏僻角落,结果被巡逻的郎卫逮了个正着,当场被杀死一名,剩下的两个刺客欲逃,从高墙上一跃而下,落入墙下的稻草堆……

  结果只有一人顺利完成这操作,溜之大吉,另一人不慎摔断了腿,被郎卫捉住后,查明了身份:竟是名为“赵尹”的墨家弟子!

  这下可捅了大篓子,秦始皇立刻下令,卫尉蒙恬逮捕墨家所有人员,同时让廷尉蒙毅对赵尹严刑拷打,最终赵尹熬不住,吐露出,指示他们结党谋刺皇帝的人,正是墨家的二把手唐铎。

  “唐铎虽已出走,但毕竟曾做过公子许多年的幕僚门客,蒙廷尉唯恐这件事会被有心之人扩大,牵扯到公子头上,特让我来报信!”

  正说着,外面也传来了阵阵鸡飞狗跳的索拿声,是卫尉在城中抓人,果然是出大事了。

  蒙天放急促地说道:“眼下,整个咸阳都在大索。唐铎恐怕也逃不了多久,还望公子快想办法,洗刷嫌疑!”

  “这些墨者,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董公也急得上火,连忙道:“公子是否要立刻入宫,向陛下陈述?”

  从蒙天放入室起,扶苏便一直缄默不言,一会摇头,一会点头,此时董公催促,他也一动不动。

  “公子?”

  董公、邵平、蒙天放连叫数声,扶苏才回过神来。

  他看着众人,叹了口气,苦笑道:

  “如果我说,唐铎和那些墨者背后的主使者,的确是我呢!?”


  (https://www.kenwen.cc/book/483544/449839474.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