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我的1979 > 1108、盖楼{求票!第一更!}

1108、盖楼{求票!第一更!}


  “你外孙出息,帮自己家里人又不是帮外人。”王玉兰咬咬牙,她挤出来的那点笑容好像是上了502胶水,怕散了,想努力给固定住。

  20万啊!

  即使是给自己的亲兄弟,她照样是感觉心痛!

  “这是你兄弟造化,多帮他们一点,能念着你好,他们不容易。”老头子等于是默认了让闺女养老。

  “哪敢让他们念好。”王玉兰把床上的被子给他拽了拽,然后道,“睡吧,少抽点烟。”

  娘俩关灯,带上门,出了屋子。

  李和跟着老娘去了她们的前屋,李兆坤还靠在床上看电视,地上都是瓜子壳和花生壳。

  李和依靠在门框上问,“要不姥爷跟你们一起去香港吧?”

  既然准备给老爷子养老,就不能把他一个人丢在这里,至于李隆他们,隔着一层,丢给他们不算回事。

  李兆坤道,“去是好去,就怕不好回来,那气都喘不上来了,说没就是一眨眼的事情。”

  “是有点悬。“在李和的记忆中,不管是姥姥还是姥爷,都比上辈子去世的晚,大概还是受了他重生的影响。

  王玉兰道,“我这样寻思的,李沛三个娃不小了,李柯翻过这年都是15了,每天就是上下学的事情,学习都是靠自己,我俩在那顶不上什么大用,你要说放不开手,琴子不也就那么小就在那念书了吗?没人看,不也好的很嘛。

  我跟你老子想在家歇歇。”

  “你们自己商量好就行。”老娘说的确实是事实,李和没得反驳,当初他让老俩口去香港,抱着的是让她们享福的目的去的,照顾三孩子是其次,这么多年,他很明白,老俩口虽然早已经适应那边,可是归家的心始终就没变过。

  而且挺苦着他老娘的,大字不识得几个,语言障碍多,孤单的很,远远没有家里自在。

  至于李兆坤,瞧着眼前这态度,很明显也是想回来,不愿意在香港再继续过。

  回来做太上皇,多好?

  李和索性就随了他们的心思。

  洗个脚,上了床,俩孩子都不在,问何芳,“跑哪里去了?”

  平常俩孩子都在隔壁屋,但是今天姥爷过来,只能给他们在屋里另外摆了一张床。

  见李和在费力的给自己挠背,何芳就让他翻过身子,一边帮着他挠,一边道,“去老三那里睡了,儿子跟李沛,闺女跟李柯。”

  “那就这么睡吧。”李和困得不行。

  大早上的,姥爷就起床了,坐在门槛上,吸溜着王玉兰端给他的稀饭,看到李和起床,就道,“把俩孩子挤的没地方了。”

  他为占了李览俩孩子的床而感到不好意思。

  李和道,“俩犊子哪里不能睡,再说就这么几天,你别多心,你睡得好就行。”

  既然李兆坤老俩口要留在老家,家里是得再好好盖个像样子的小楼了,要不然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像老四老五俩姐妹回来,这几间屋子是完全不够住的。

  他把想法和李兆坤说了一下。

  “有盖楼的钱都够在县里买一套了。”李兆坤的手里的竹篾上下翻飞,头也没抬,他不怎么愿意在香港,但是不代表不愿意住在老家的县城里,骨子里他还是一心想做个气派的城里人。

  “县里买归买的,家里盖归盖的。”李和只是例行通知一下他老子,做决定的还是自己。

  王玉兰听说儿子要盖楼,自然没有反对,只是担心道,“会不会太招摇了?”

  段梅道,“你没看啊,县城边上,还有咱们镇上,不少家都在盖楼,你信着吧,只要咱们家打头,咱庄里大壮、陈胖子他们非得跟着盖不可。”

  现在不少人家条件好了,盖楼的不在少数,也有家庭条件差点的,但是左邻右舍都在起楼,唯独自己家还是茅草土坯房,面子上过不去,借债也得起二层楼。

  王玉兰问,“哪里还有地方盖?”

  家里的宅基地就这么一处,李隆盖房子的地方还是从大队那里申请过来的。

  段梅道,“就在这边就是,把后面三间先拆掉,前面三间保持不动,拉个院墙,跟以前没大区别。”

  王玉兰道,“那可没地方住了。”

  前面说是三间,可是能住人的只有她和李兆坤这一间屋子,她老子如今在这里,可没地方安排。

  段梅道,“我那不是有空屋嘛,我们又不怎么在家,去我那先住着吧。”

  早上她和何芳做早饭,她就听大嫂子说了公公婆婆的打算,她是没有意见的,反正自己俩孩子都大了,不是松不开手的。

  “那就这么定了。”李和一锤定音。

  张庆华在桥头饭店摆了三大桌,专门向老李和老杨家道了歉,这事也就这么了了,可是他的生意却是一落千丈。

  李家和杨家不去计较已经是给脸了,可没那么好心再去照顾他的生意。

  其次就是李家这边的亲戚,比如两个舅舅家,王玉善和王玉国一家得了李和给送的十万块,不需要李和再交代,自然和张庆华家断的一干二净。

  段梅的娘家,也是大户,哥哥到外甥都靠着段梅,此刻杨淮受了委屈,自然是同仇敌忾。

  而像李庄的陈胖子、刘老四等人,和李家等人是穿一条裤子的,也不会再给张庆华好脸。

  洪河桥就这么大,十来个自然村,有钱的大户就这么多,这么一下子,他等于把这里的有钱人得罪了大半。

  剩下的小门小户当然也能盘活他生意,可是大部分都是赊欠,欠个一年半载都是常事,资金的流动性会差很多,生意哪里还能像之前那么好做。

  初七,杨学文像往年一样南下做他的旧木料生意,既然王玉兰俩口子不愿意去香港,送孩子上学的任务就落到了她的头上,不过好在有老四在粤东,他去了不至于像没头苍蝇。

  同时跟着去机场的还有何芳,她要带着俩孩子回去,准备开学。

  李和就没有跟着,他要在家里留一阶段,让大壮找了包工头把家里的后面三间给拆了,重新盖楼,上面五间,下面五间,共十间,洪河桥独一份。

  


  (https://www.kenwen.cc/book/483550/404643704.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