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559章 比照宾贡待遇处理

第559章 比照宾贡待遇处理


  蔡瑁都能想到的问题和弊端,李素怎么可能想不到?

  何况李素比这个世界任何人,都还额外多上千年的对科举制利弊的认知。

  所以,哪怕李素刚来荆州的时候没意识,等他亲自主持工作、深入调研后,这些弊端也都浮出了水面,并且开始着力解决。

  只是暂时还没想到完善的解决方案,或者说还有很多细节要推敲,以免操之过急导致更多漏洞。所以,李素才打算稳扎稳打,把本地考生的考试考完之后,再出台外地人做官机会的政策。

  就像是一个程序员修BUG,你得提防“因为修了一个BUG引出更多BUG”的情况,那就得好好内测,不能代码敲完直接丢给市场。

  李素的幕僚们,对于这个问题的最初建议,是直接开一场额外的临时性考试,加试录取几个“沦陷区”流亡来的名士,也好安抚人心。张松等脑子灵活的人都是这么建议的。

  但是邓芝、王累这些比较思维缜密或者办事风格刻板谨慎的幕僚,不建议这么做,认为必须形成稳定的制度。

  否则“外地人能随意法外加试,录取率也不一定,本地人却要按部就班,录取率很稳定”,那很容易导致反向的伪移民操作。

  比如最后搞成“明明是益州人或者荆州人,却想办法看看自己有没有沦陷区外州的亲戚,假装投奔一下再回来”。

  那不成“出口转内销镀金”了么?

  李素对这种担心当然是非常认可,因为他知道,这不就等于是某些历史阶段“好不容易堵住国内跨省高考移民,结果逼出新的骚操作:富人阶级学生中小学出国留学、甚至换国籍。大学阶段再以留学生身份回国读”。

  那都是直接一步到位操作成留学生,完全绕过高考了。

  所以,真不能急,恩科不是随便开的,历史上开恩科的也都是大统一王朝,对全国各地区一视同仁。没有那个管控条件就乱开恩科,只会导致用人问题愈发严峻,诱导天下大乱。

  沦陷区和外国人的做官上升通道要建设,但尺度必须拿捏好,不能反而给沦陷区士人“超国民待遇”,那样的话自己统治区士人的忠诚度和凝聚力会崩的。

  到时候大家都巴不得刘备政权沦陷的地方越多越好,反正沦陷的地方拿的做官机会比不沦陷更多,还努力维护自己的家乡不沦陷维护个屁啊。本来科举比袁绍的九品中正制多一道文化考试世家大族已经不爽了,再折腾就更不爽了。

  好在李素前世的专业,对于统治术的发展史太了解了,能借鉴的细节很多。于是就在蔡瑁上下窜连、祢衡尚未发飙的前夕,李素得出的最新讨论意向,是设立一项类似于后世宋、明科举制里“宾贡”的制度。

  同时,对于汉地沦陷区诸州考生,临时“参照宾贡制度处理”。

  李素刚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邓芝徐庶张松王累都觉得匪夷所思,完全没想到司空怎么会有这么天马行空的想法。

  邓芝虚心求教:“属下实在不明白,这‘宾贡’之法,原本是用于何种情况的呢?为何要如此设置?宾贡出仕之人未来的发展,为何又要与常科有如此不同?”

  这事儿没人帮李素代劳,他只好自己亲口跟幕僚们解释:“所谓宾贡,就是给外国人考试的制度,假设今天三韩、扶余、高句丽、倭、林邑等国的蛮夷仰慕汉化,来中华求学。

  朝廷自然也要给他们向善之机,遇学问确有可取者,将来考核绩优,也可酌情授官。不过,对于这些宾贡举子,只能授类似常科贤良、知兵等科官职,或为文教官,或为参军谋士、领兵将校。

  不得为地方通政官,不得掌地方钱粮司法民政。如此,常科举子才不会担心这些外人抢了本地的地方官。

  他们要立功,就通过为大军出谋划策、领兵作战这些容易实打实看出功劳的领域争取。就算只有算学之才或者刑名之才,那也只能当军需官、军法官,不能与地方争利。”

  李素心里非常清楚,要让统治辖区内的人不羡慕流亡北士,最关键的就是要不让他们当容易捞油水的地方官,外地人只能做跟军事相关的实事。

  而且对于流亡之人来说,那也确实是容易公开透明立功的领域,自古只有军功相关的功绩是不能造假的。

  即使是文人,协办军需后勤调运,损耗率是否降低,出谋划策是否帮主将打了胜仗,这是最量化最过硬的KPI。

  公平,透明,是消解两个集团互相猜疑的最大保障。

  这一点其实原本的历史上,三国统治者中的孙刘两家都没怎么解决好。刘备手下始终有元从派荆州派和益州本地人的矛盾。孙权也有流亡北士和江东世家的矛盾,最后都要以某一派意志消沉、不肯全心全意为国出力为代价,才把矛盾暂时压住。

  魏国倒是这个问题不明显,但那是因为魏国占领的地盘大,所以不用“沦陷区人才”也能过得很好,所以可以选择彻底牺牲沦陷区投奔者——

  至少三国后期也没见哪些出生在益州扬州荆州的人才,成年后特地跑到魏国去求官还得到重用的。因为这类人几乎不存在,也就没问题了。

  李素今天这一招,却是不仅要解决“战时科举的本地人与流亡北士之间矛盾”,更是想彻底给整个人事制度的地域矛盾找到一个宣泄口。

  以后那些之前投奔刘备阵营的沦陷区老人,也能借着李素的启发更好的找准自己的定位、更好的和本地人同僚相处,那李素今天的建设,也算是功德无量超额完成了。

  而“宾贡”这套制度,历史上也是经过考验的,确实发挥得不错。宋朝明朝都没有给留学生超国民待遇,始终既吸引了远人来朝也确保了本国读书人的凝聚力和国民优越感、自尊心,不会羡慕留学生。

  宋朝来考宾贡的主要是高丽人和交趾人,明朝来考宾贡的主要是朝鲜人和越南人。尤其明朝到了最高峰的时候,宾贡含金量非常高。

  如果一个朝鲜读书人来大明考中了宾贡进士后,只要他选择回朝鲜做官,基本上直接能被朝鲜国王授予六曹参议职务(六曹相当于大明的六部,参议就是六部的郎中,也就是正司局级)

  ……

  幕僚们讨论了李素提出的宾贡的定位后,也觉得原则层面非常扎实,可以确保平衡本地人和外地人利益、确保国民待遇优先,凝聚人心。

  当然了,大家对于后续那些“大义名分”上的细节也都心知肚明:今天李素建立的制度是“宾贡”制度,但实际操作时,其实一个真正的宾贡举子都没有。

  因为法律意义上的宾贡举子得是外国人,所以绝对不能说从袁曹沦陷区流亡过来的士子是“宾贡举子”,只能说是“比照宾贡举子管理办法办理”。袁曹占领区依然是大汉疆土,只是暂时没有光复。

  讨论完名分和效果后,幕僚们群策群力头脑风暴,很快又发现了一个操作层面的难题,那就是考试名额的分配:常科的名额分配,可是按照州郡,每个州每个郡多少名额,公事公办。

  但对于沦陷区人民,显然不能这么搞。

  功曹从事王累率先指出:“司空,若是按照常法,给沦陷区各州郡摊派来投士人考试名额的话,肯定会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太不公平了。

  比如流亡来荆州的士人,肯定是周边扬州、豫州的人最多嘛。尤其颍川郡跟荆州接壤,又多名士世家。

  要是整个颍川郡流亡来荆人士集团,每年只各取一个孝廉、贤良、明算、明法,那肯定会竞争过于激烈。而更北方的州郡来的流亡士人,又恐怕会过于轻松中举——

  这么说不直观,我举个例子吧,容属下想一想,嗯,对了,属下听说,襄阳郡还有一位流亡北士,来自于远如青、冀之地,平原祢正平。应该整个荆州的平原郡知名人士,恐怕就他一个。

  要是按照常科选人之法,硬要再凑四个青州人陪他考试,这祢正平也能轻易中举。这还是对方确有才学名声的,还有很多郡可能一个知名读书人都没有流亡过来,那就更轻松了,难免泥沙俱下。”

  面对王累的建议,四名幕僚之中徐庶是最感同身受的——因为他就是颍川郡人,他还有另外几个同在司马徽门下的颍川籍师弟,如今但凡还没出仕的,即使参加了宾贡,恐怕也要经历“科举地狱难度”。

  虽然徐庶如今是司空府/总督府的参军,按说不该在人事改革上多发言,他还是忍不住请求:

  “司空,属下以为,不如就沦陷区用沦陷区的初选办法,只要确保难度不降低,让本地人心服口服,具体考法可以变更。

  比如大汉如今还有青冀幽并兖豫徐扬八州之地沦陷,未来几年的宾贡录取总名额,就定为年取茂才八人,其余贤良、知兵按郡数约略取之,各取五十人。

  这样不管考生籍贯来自何州何郡,全部打乱按成绩高下取士,不再保证每个郡都有人中举,不摊牌中举指标。

  考中之人全部充为各部参军、军需官、文教官,高级职位不够的,就按成绩先排,低者可为佐吏。将来再按政绩调整。”

  李素摸着胡渣子想了一会儿,拍板道:“这个相对可行,按照这个思路,再细化一下。取士规模还是太大了,今年来考的人不会太多,减一些吧,来荆州的流亡北士终究不比留在当地的多,至少砍半或者砍三分之二。”

  李素吩咐完后,心中也是暗忖:这个改革,倒是进一步为将来的“科举打通录取”铺垫了前奏。

  既然宾贡考生可以完全按成绩高低录取,将来本地人也可以一个州给各郡全部打乱、从高到低录取。如此一来郡望世家围标就围不了了。

  李素刚想到这一点美滋滋,忽然就听到总督府前院渐渐有嘈杂、卫兵奔走。

  李素不悦,让典韦去确认一下情况,没多久典韦就气不打一处来地回来了:“司空,外面是一腐儒辱骂你的科举之法,俺耐不得了,你但凡一声令下,俺便一戟剁了这贼厮鸟。”

  李素倒是很坦然:“急什么?先看看情况。”

  他还真怕典韦冲动,直接跟许褚砍许攸似地把什么知名狂士砍了,闹得他有理都变成没理。

  李素自问持身甚正,为政也非常得体,根本不怕人污蔑。有人来喷,正好给他派马仔舌战群儒长名声的机会。

  注意是派马仔去舌战,李素本人当然是不会出马的了。他现在地位这么高,随便跟狂士说话很丢份的。那些人都不配李素亲自搭理他们。


  (https://www.kenwen.cc/book/484650/643776016.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