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山沟皇帝 > 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全民富足

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全民富足


  对于关乎民生,帝国存亡的行业,帝国往往会把这些行业更加极端化,表面上看,这些行业是个公司,但实际上它是个行政机构,比如大唐铁路总公司,大唐粮食总公司这两大关键企业。

  从来都没人把它们当成企业……

  那个啥,这两个企业的总经理,可是从二品高官呢,和各省道巡抚,京畿各部侍郎同一个级别。

  不少人都认为这两大公司乃是属于行政化企业。

  但是除了少数的几个特殊行业外,其他行业,哪怕是钢铁机械等重要行业,国企部也不会搞一家独大,而是往往会搞出来两家甚至三四家超大型的企业相互打擂台。

  而非法竞争,早期设立的时候更多的就是限制这些国企部所属的大型企业,毕竟这些企业能量太大了,不给他们上个紧箍咒的话,他们能够把民营经济全部给挤死,而这样对大唐经济的整体发展是不利的。

  哪怕是帝国国企部方面,自己都不认为国企部应该掌控大多行业,这样很容易导致一潭死水。

  所以垄断一部分,限制一部分,放开一部分这才是国企部追求的目标。

  如果不是国企部自我限制的话,根本不可能出现冯氏航运公司、启翔汽车公司、杭州动力机械公司、直隶纺织银行这些典型的纯民营大型企业。

  而这些大型的民营企业,又是进一步刺激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大量的中小微型民营企业的发展,从而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别看国企部控制的大型企业一大堆,似乎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很大一部分,但实际上国企部下属的诸多企业哪怕全部加起来,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对于庞大的帝国人口而言依旧是有限的,其提供的税收也是很有限。

  税部数据现实,国企部所属各企业,贡献的税收只占据了工商行业税收收入的百分之五十六。

  税收数据都还算好,而就业数据就更让人惊讶了!

  户部就业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国企部下属各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只占据了工商业相关工作岗位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而各类民营企业,商户等提供了百分之八十的工作岗位!

  而在每年新增的工作岗位里,这个数据还要再上涨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每年新出现一百个工商业相关的工作岗位的话,有九十五个就是民营经济所提供的,这是一个让人很意外,惊讶,更不容忽视的数据!

  这也是让帝国这些年不断的放开部分限制,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目的很简单: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

  这些年大唐帝国的工业化不断深入发展,尤其是宣平四十年后,帝国开始施行全球经济发展计划,重点提升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的人均收入,为此官府主动鼓励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出来工作,哪怕是农闲的时候去工作也是能增加额外收入啊。

  但是,这么多是剩余劳动力出来后,要怎么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总不能说一股脑都跑到大城市去要饭吧!

  所以,帝国在本土的经济发展,这几年一直都是围绕着‘就业岗位’这四个字进行的,有了就业岗位才有其他的所有一切。

  衡量各地县尊老爷,知府知州等地官员成绩的时候,就业指数也会被列入最为重要的参考之一。

  不会和以前一样,只顾着什么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经济增速之类的。

  如今这些数据虽然也重要,但是帝国上层已经不是把这些数据当成了最重要的了。

  现在帝国高层更看重实际性的东西,比如说就业率,民众可支配收入,食物指数这些。

  这也和帝国这几年的政治大环境有关系,圣天子都喊出来了全民富足的口号了,要把食物指数在未来多年内降低到百分之四十以下,又鼓吹椭圆形人口收入结构。

  帝国的臣子们自然是会顺应局势的发展,进而调整自己的施政策略。

  这种大环境下,大唐帝国的全球经济发展计划开始了!

  计划里的重点就是提高底层民众收入,所以帝国这些年,在扶持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耗费了巨大资源的。

  一大批的企业在贫苦地区落户并提供工作岗位,有了工厂后就有及营业岗位,就有了收入,有了收入就有消费。

  继而带动当地的各种配套经济发展,比如餐饮,零售、蔬菜肉食供应等等,而这些顺带发展起来,看似一家家不起眼的中小型企业,乃至个体户,才是当代大唐社会里的主要工作岗位提供者。

  所以很多地方衙门想要发展经济,都是想要找到企业开工厂,这样就能依托工厂带动一系列的行业发展,最终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

  而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在帝国经济发展计划执行五年之后开始收获果实了。

  随着宣平四十五年的结束,施行全球经济发展计划五年之后,帝国的多部门陆续通过大唐朝报,宣告了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

  国民生产总值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工商业生产总值的提升幅度巨大,而这还不算重点。

  重点是人们的收入水平普遍增长,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有较大幅度的上涨,进一步提高了帝国中等收入家庭的比例。

  本土范围以及海外领地一起,帝国总人口达到了四亿三千万人,其中达到了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占据了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三左右。

  而这个数据在经济发展计划刚开始执行的时候,只有百分之十八。

  看似过去六年只提升了五个百分点很少,但这可是全人口比例的上涨啊,每一个百分点的背后都是代表着帝国在这一方面做做出的巨大努力,长期执行现有的经济发展策略,最终把中等收入家庭的比例提升到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四十,最终让帝国的人口结构演变为椭圆形架构是有极大的机会的。

  同时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也是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而这一部分收入的上涨,主要是来自于工商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尤其是在偏僻穷苦地区的工商业工作岗位的提升有直接联系。

  ———ps——

  老群没了,建了个新群,大家可以加一下,雨天我常驻,没事聊天打屁,群号31779983。雨天恭候诸位!

  


  (https://www.kenwen.cc/book/484700/544362692.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