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燕立国,年号岁安

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燕立国,年号岁安


  辂车是最高规格的辇车,专为天子乘坐。

  车顶的华盖、车尾的旌旗包括流苏,都采用了皇家专用的金黄色与杏黄色,车上所有杆头的顶端,包括车辕与旗竿的部位,都以龙头装饰,此时由狮子骢拉着车,李彦立于其上,更显得威武华贵,不可直视。

  倒不是特意讲究排场,而是早在方腊投降时,百官就进谏,请他称帝。

  自从赵宋亡国后,这个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大家都急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但这位君上显然让他们不要急,在选择良辰吉日的时候,就真的是最适合祭天登基之日,并宣告四海,各国来朝。

  这场登基大典,由礼部和太常寺领头,准备了这么久,在细节方面自然做到了极致。

  比如龙袍。

  宋朝皇帝的袍服是较为朴素的,平日里就是一身红色朝服,正式的龙袍也只是头戴通天冠,身穿心形曲领袍服,上面没有繁复的龙纹。

  实际上龙纹样式,初步流行起来,是要到元朝,后面再被明清发扬光大,电视剧里面,但凡大明之前的朝代,出现穿着满身龙纹的服饰,都是没有考究。

  这也难免,毕竟后世许多天子画像都有误解,比如李世民流传最广的一幅画像,穿着龙纹衣袍,其实就是明朝时期画的,服饰风格明显根据当时的龙袍样式所作,充满了误导性,好像唐朝就那么穿了,真正想要了解唐初时期的穿着模样,要去看阎立本的《步辇图》。

  此时李彦身上的龙袍,则是龙纹样式,为江南织造,连经断纬,色用明黄,绣文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

  具体来说,就是龙袍上绣有九条龙,间以五色云彩,领前后正龙各一条,膝部左、右、前、后和交襟处行龙各一条,袖端正龙各一条。

  这种龙袍无论是从正面看,还是从侧面或背面看,都能看到五龙蜿蜒,正合九五之尊的寓意。

  除了龙袍外,最醒目的自然是十二旒的冠冕,所谓“天子麻冕,朱绿藻,垂十有二者,法四时十二月也”。

  十二之数既合天象变化,日月流转,同时也象征四时月份之最,朝夕时辰之最,寓意天子地位至高无上。

  所以李彦身穿龙袍,头戴冠冕,手持镇圭,走下辂车,那仪态当真无可挑剔,颜值瞬间飙升。

  【颜值:20(英姿勃勃,王者气度)】→【颜值:30(英伟威严,至尊之相)】

  礼仪官上前,高声道:“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辞劝进,尊燕王为帝,以主黔黎,勉狥舆情,乃祭告天地于圜丘。”

  同时祭祀官检查祭品。

  此时圜丘坛第一层,有两位祭祀神位,昊天上帝居东,皇地祗居西,各奉祭品。

  第二层则列星辰、社稷、太岁、岳镇、海渎、山川、城隍,各用祭祀。

  紧接着开启祭祀仪式,宣告天地众神,人间天子将要登基:“三灵垂象,山川告祥,人神和协,岁月兹著,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李彦静候片刻,拾阶而上,来到圜丘坛正中的天心石上立定,面向昊天上帝与皇地祗的神位。

  天心石又名亿兆景从石,“亿兆”是形容百姓之多,“景从”是紧相追随,此时这位大燕天子开口,声音隆隆,仿佛真有亿兆百姓景从:

  “自唐运告终,赵宋承祚,其君父子及孙百有四十余年,今运亦终,豪杰分争。”

  “天赐英贤,为吾之辅,用干戈而讨逆,本仁义而纳降,今偃兵息民于田里,国业日隆,幅员万里。“

  “臣下皆曰,神器不可久虚,生民无主,欲尊帝号,吾不敢辞,于圜丘设坛,受天明命,肇造弘基,备仪昭告上帝皇祗,定天下之号曰大燕,建元岁安。”

  听得国号与年号,臣民都露出振奋之色。

  宋祚已终,大燕立国,年号岁安!

  这个“大燕”是真正的国号,前面大一统朝代的国号都是一个字,秦汉晋隋唐宋,所谓大秦大汉大唐,其实是习惯了后世叫法的尊称,历史上直到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才变为两个字的国号,即大元、大明、大清。

  至于年号,倒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基本是祈祷吉祥、希冀国泰民安和显示天子威严的意义,早年先秦至汉初都是没有年号的,从汉武帝继位后才开始使用,历代帝王遇到特别的大事、要事,才要更改。

  当然也有皇帝换得很频繁,比如李治武则天夫妇,李治有多达十四个年号,武则天正式年号有十三个,登基前还用过四个年号,加起来十七个,可谓历朝之最……

  李彦其实比较喜欢明清那种一人一个年号,后世能够以年号作为皇帝称呼的形式,但现在这个年代不太合适,所以他第一个年号定为“岁安”,是个希翼年岁平安的年号,既有意义,又十分温和。

  宣读祭词,供奉祭品,向昊天上帝、皇地祗乃至整个天地祭祀,整个过程中,一直贴身收藏的天书,轻轻震动,流转光辉。

  李彦眉间一跳,生出奇特的呼应感,似乎在无穷高缈的某处,现出琼楼金阙,无边盛景,遥遥呼应。

  两者之间,又隔了一层屏障,却是道行未满。

  李彦目光看向北方。

  这一刻的他,仿佛有种无远弗届的神觉,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头赤金色的凶恶长龙在北方盘踞,张牙舞爪,遨游虚空。

  当时九天玄女赠予天书时,有言这份气数是“天枢化真龙,执斗柄,得地所钟,不可撼也”,在询问下,更是承认留给一百零八魔星的路有两条,依附宋廷,辅国安民,可完道行,可避此劫,不然赤金龙祸乱中原,罪下酆都,万劫不复。

  李彦选择了困难的路线,每一步走得都思虑周祥,该稳健的时候稳健,该激进的时候激进。

  此时此刻,当他正式称帝,并且是在国力强盛,中原王朝再度有威服四海之势的时刻下称帝,所诞生出的国运,已是化作了一头紫金神龙,居于神州大地之上,平静地凝视外面那头张牙舞爪的赤金恶龙。

  【运道:40(运势天成,蛟龙气数)】→【运道:49(得天独厚,真龙气数)】

  李彦收回目标。

  无论是他个人的历史目标,还是天罡地煞的道行圆满,都不远了!

  “告祭礼结。”

  当祭天大典结束,李彦缓步走下圜丘坛,捧宝官迎上,双手托举盒子,里面正是宝玺,也就是俗称的玉玺。

  宝玺一般来说有六方,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有一方宝玺不在这六方之内,那就是鼎鼎大名的“传国玉玺”。

  不过真正的传国玉玺,在汉末应该就遗失了,孙坚得到的那块传国玉玺,很可能就已经是伪造的,后面的那些可信度更低,当然最晚的官方记录,是在五代十国,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传国玉玺在战乱中彻底遗失,至于宋哲宗时的所谓传国玺,当时便有人怀疑是蔡京造假。

  面对这位君主,蔡京万万不敢干那种事,而李彦对于传国玉玺确实不是很在意,天子的权力来自于自身,而非一方小小的玉玺。

  就不说追逐传国玉玺的行为上是不是舍本取末,中国古代其实是越往后君主越集权的,到了明清传国玉玺早就没了,但皇帝的权势却远不是前面朝代的绝大部分君王可比。

  由此可见追求传国玉玺的天命虚名,是真的没必要,他就命人打造了基本的六方宝玺,此时接过后,转而交给尚宝卿。

  接下来终于到了臣民见礼的环节。

  李彦重新回到辂车之上,狮子骢迈着优雅的步子,绕着整个祭天台缓慢行走。

  一路之上,在礼仪官的带领下,所有臣子包括觐见的外国使臣,都开始一丝不苟的行整套大礼。

  鞠躬、拜兴、拜兴、平身、出笏、鞠躬、三舞蹈、跪左膝、三叩头、山呼万岁、再三呼、跪右膝、出笏。

  而老百姓没有那么繁复的动作要求,只是在这个庄重威严的时刻,也真心诚意地拜倒。

  在小国使臣震撼的注目中,在万众一心的气氛感染下,众人山呼海啸,齐声高颂:

  “吾皇千秋万岁,大燕国祚绵长!”

  “吾皇千秋万岁,大燕国祚绵长!”

  “吾皇千秋万岁,大燕国祚绵长!”

  ……

  与此同时。

  原辽国上京,现金国开京。

  城北垒出的土台前,由萨满教祭司和汉民官员的共同主持下,完颜阿骨打穿着耶律延禧的华服,奉上牛羊美酒,祭祀天神,祈祷上苍的保佑。

  士兵巡逻,祭祀周围不允许百姓出现,也没有一国使臣来访。

  唯有女真、汉、高丽、奚、阻卜、渤海、室韦、达鲁古、兀惹、铁骊等各族,或拥戴或归降的首领作为见证。

  当完颜阿骨打穿上衮服,戴上冠冕,拔出腰间的金刀,直指远方时,众臣子露出敬畏之色,齐齐拜下叩首:

  “陛下战无不胜,大金国祚万年!”


  (https://www.kenwen.cc/book/485460/747338914.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