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章 李家兄弟
夏侯尚被夏侯渊挡住了话头,心中极不服气,他还想出言劝夏侯渊出兵。
“叔父!”
“叫将军!”
“将军……骠骑将军派我们来此之前,可是说了,请叔父手刃刘备,为子孝叔报仇雪恨!”
夏侯渊很是淡定地点了点头,道:“不错,此言确实是孟德说的,但孟德也说了,先守而后攻,务必小心谨慎。”
说到这,夏侯渊转头看向程昱,道:“程府君老成持重,深谋远虑,听他的话,断不会错。”
夏侯尚看了看程昱,没有吭声。
老成持重?
他若是老成持重,子孝叔为何还会被刘备杀?子孝叔被杀之时,他的老成持重之言怎么没见到效果?
但对他而言,程昱几乎已经是爷爷辈的了,夏侯尚断然不好对他出言不敬,特别是还当着夏侯渊的面。
“可是,子孝叔的仇,就不报了?”
“子孝的仇,无论如何都要报!”夏侯渊冷着脸道:“但不能急于一时报,而连累三军将士,更是将你我置于险地,这是断然不行的!”
眼见曹仁这般说,夏侯尚也没招了,于是他只能是拱了拱手,不服气的拜辞离去。
但说实话,夏侯渊其实在内心还是赞同夏侯尚的意见的,但他在出兵来宜禄镇守之前,曹操也曾特意吩咐过他,曹仁的仇虽重要,但还是要以战局为主。
而且还特意嘱咐他,要以程昱的意见为先。
这刚刚领兵来此,仗还没等打呢,若是就不听程昱的了,只怕是在曹操面前,夏侯渊也解释不过去。
……
而另外一边,刘备此刻正在主营的后寨,亲自监督三军将士砍伐树木,制作军械。
而庞统和诸葛亮也一起陪同在他的身边。
刘备站在空地上,看着从营寨外,呼喝着向营内运算树木的士兵们,表情冷淡,似有些心不在焉的。
随后,便见他将头抬起来,看向了县城的方向,双眸中都是期待。
刘备的表情自然是落在了诸葛亮和庞统的眼睛里。
两个人彼此对视了一样,接着都是相视而笑。
“将军心中有事乎?”庞统张嘴问道。
刘备略似惆怅地叹息口气,道:“确实是有事的……说实话,我是真希望能够将夏侯渊从宜禄那里边引出来,但二位先生觉得夏侯渊不会出来,是么?”
诸葛亮轻轻地摇摆着羽扇,道:“有了曹仁的前车之鉴,想要再引诱夏侯渊出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非要循序渐进不可。”
“不过,他终归是会出来的。”庞统在旁边补充道。
刘备低着头,细思着,突然他似乎又想到了一件什么事情,忙问道:“只是夏侯渊在此与我对峙,而曹操又因为曹仁的事情深恨我,若我是曹操,则定会陆续派人支援夏侯渊!”
诸葛亮笑道:“左将军此言甚是,但却也大可不必忧虑,咱们只需要在此专心对付夏侯渊便可,至于曹操会不会派援军,自然会有陛下替我们操办……有陛下在,一切自然好说。”
……
刘备修筑兵械,准备攻打夏侯渊所在的宜禄,而曹操派遣了李进在后方呼应夏侯渊。
但正如诸葛亮所言,曹操的动作瞒不过卫士署,刘琦当机立断,派遣关羽和李典一左一右,去替刘备挡住侧翼的来军。
而曹操知晓了情况,为了能够突破刘琦的阻拦,又让昔日的泰山贼臧霸率其本部兵马前往协助李进。
当年的臧霸在开阳自成一方势力,并勾结尹礼,吴敦,昌豨等人,组成了名震山东的泰山贼,在徐州形成了一股编外势力。
曹操和袁绍全据徐州之后,派人招降臧霸,面对袁,曹两大枭雄,臧霸不可能如同陶谦主政时期的那般自成一系,只要他能看清楚局势,自然便得归顺。
就身份来说,袁绍对臧霸不怎么看重,觉得他上不得台面,但曹操高瞻远瞩,他知道泰山诸寇的利用价值极大,他极力劝说,让袁绍给了臧霸讨逆中郎将的职位,让其众依旧屯扎于开阳,用以为援。
而这一次曹操南下,就借用了臧霸一系的力量。
但刘琦那边也从江夏和南郡重新征调了大批的军力,再加上荆蛮方面提供给了刘琦两万蛮兵,所以如今就整体实力而言,刘琦依旧是高于曹操。
这份优势,也体现在两人各自分出去的兵马身上。
臧霸仔细地探听清楚了关羽和李典两路兵马的数量,以及他们兵将的装备后,心中不由胆寒。
且不论兵卒素质,单论披甲士兵的数量,关羽和李典这两支兵将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批甲率。
他们的军队中,几乎已经有四分之一的人已经有铁甲可穿,但是臧霸和李进的军队中,能穿上皮甲的士兵,就已经算是装备精良了。
就冶炼铁器方面,中原的技术并不落后,但南阳的冶炼技术在整个大汉都是排名第一的,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
更重要的是拥有铁器的数量以及冶炼手段。
整个中华大地,铁矿的数量不少,在这个时代能够用来打造铸兵的好铁也有,但问题是这个是时代的勘探技术有限,好铁是挖掘不出来的。
因而这就造成了铁器的奇缺。
偏偏刘琦发掘了益州的攀枝花铁矿,给自己辖境内的铁器大量的增产。
当然了,不是什么铁都适合炼铁器,汉代的采掘技术,也不是什么样的铁床都能够开采,但即使如此,攀枝花铁矿在这个时代适合开采的铁矿石,也足以让刘琦的辖境形成一个质的飞跃。
再加上刘琦异常重视工业建设,整个大汉朝怕是都没有像是刘琦一个这样给予工匠和技术人员优秀待遇的皇帝了。
时间一长,刘琦治下的工业发展,自然就不是北方能够相提并论的。
臧霸心知要正面与对方作战,就算是胜利了,恐怕代价也很大,他派人力劝李进,暂时不要轻举妄动,要审时度势,找出破绽之后再与对方周旋。
李进本来也是这样想的,但他没有想到,当年那个被他瞧不起的小弟弟李典,居然亲自写了一封书信派人给他送来。
而这封信的内容,可以说是让李进异常恼怒。
那是一封劝降信。
(https://www.kenwen.cc/book/486784/720953037.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