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重生大亨崛起 > 373 即将开始的饕餮盛宴

373 即将开始的饕餮盛宴


  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后,陈松青与鲍富达亲自送徐志一行人上了汽车。

  车队离开了酒店,很快就上了高架。

  袁天帆坐在徐志身边,问道:“董事长,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但佳宁集团的财务y肯定是出了严重问题,这一点在香江的银行业已经有了共识,我们现在这样,会不会增加银行的风险?”

  “那你能够逼着陈松青增加抵押物?还是能够逼着他立刻还钱?”徐志笑着问道,香江的所有人都知道佳宁集团出了问题,但目前佳宁还是在正常的尝付贷款,在没有铁证的情况下,银行也只是尽量的降低自己风险,希望佳宁能够提高抵押物,不过成功的案例基本没有。

  如果是小公司,知名度不高,那么银行还可以动强,强行上法院起诉。但佳宁是一家大集团,律师团队丝毫不比银行的差,真折腾起来,恐怕地产危机过了,法院那边也不一定能有一个结果。

  银行也是做生意的,佳宁集团可是一个大客户,真闹翻了,以后就别想做生意了,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会自绝于香江商界。地产公司只是遇到一点困难,你银行就这样咄咄逼人,未来谁还敢再找你借贷?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目前没人知道佳宁的问题有多重,如果真的到了树倒猢狲散的时候,银行做的再狠,也没人会说什么。

  “即使没办法获得更高的抵押,我们也不应该再继续贷出第三笔贷款,让他们继续修建佳宁大厦,这样做风险太大了。”袁天帆说道。

  置地与佳宁在东亚银行有两笔大的贷款,一个是美丽华酒店的收购资金,另一个则是佳宁大厦的修建费用,前者为一次性支付,早就已经贷出,而后者的建筑费用则是分批交付,总金额接近50亿港元。

  两笔项目除了以本身地皮或者建筑物业作为贷款,还抵押了部分置地与佳宁的股票,铁娘子摔跤后,香江股市暴跌,置地与佳宁自然也逃脱不了这个命运,用于抵押的自家股票以及地皮都跌了不少,这也是东亚银行要求两大集团增加抵押物的根本原因。

  而经过之前的谈判,徐志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后,就答应了不再增加抵押物,以及会及时拨出第三笔建筑费用,这也是袁天帆比较担心的地方。

  “风险?当然有,不过我们的两笔贷款可都有置地与佳宁的相互担保,即使佳宁出了问题,你难道还怕置地也还不起吗?”徐志笑着说道。

  虽然他知道佳宁必然破产,但还是很佩服陈松青这个人,因为到了明年,在股市集资被否决后,陈松青居然又说服了汇丰银行,借给了佳宁2.5亿港元,用于债务重组,这种操作,不去当政客,真的是可惜了。

  袁天帆答道:“董事长,置地的底蕴的确要强很多,可是它欠的钱更多,交易广场的地皮、佳宁大厦项目、美丽华酒店项目,再加上几十个中小型账目投资,置地的总负债可能接近200亿港元,按照目前的房价,这个数目已经接近了置地的总资产,而且按照目前的利息,置地的盈利模式也不足以长期支付如此之大的贷款,我担心置地到最后也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形。”

  “你太瞧不起怡和集团了。”徐志笑了笑说道:“放心吧,真到了那一步,怡和必然会出来救场,你真的以为,一个纵横香江上百年的企业,会这么容易只将底牌漏出来吗?”

  任何一个传承已久的家族或者财团,都不会将所有的资产放在明面上,连徐志这种新晋富豪,也开始在海外隐藏了数亿美金的资产,当然,这笔钱不会放在银行吃利息,而是购买了不少优质股票,保值的同时又能够隐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怡和集团也是如此,早在50年代,因为内地的大量资产被充公,出于恐惧心理,怡和集团早就开始奉行“赚钱在香江,发展在海外的政策”。

  几十年来,怡和从香江的各大业务中抽取巨额利润,调去海外,投资发展各种事业,欧、非、东南亚、澳洲皆有怡和集团的投资,遍布采矿、农牧、能源、汽车、建筑、航运等数十个行业。

  但直到80年代初期,怡和集团才发现,自己折腾了几十年的海外发展仍然是困难重重,亏损严重,而在香江的诸多资产,却因为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而变的价值亿万,成为了整个怡和财团最核心最重要的资产。

  九龙仓之所以会失去,是因为整个70年代,因为海外投资发生巨额亏损,怡和的大量资金全部被套了进去,而汇丰则一次性借给包玉钢21亿港元,才造成了九龙仓的易主。

  失去九龙仓后,怡和集团痛定思痛,决心全力在香江发地产业展,而这个时候的置地开始进行大规模扩张,就是怡和意图将置地打造成香江的最大公司,成为怡和集团新的旗舰公司。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场经济危机击垮了置地集团,但整个怡和系在海外的资产却影响不大,这些海外资产或许投资不算成功,大部分项目在亏损,但如果怡和愿意出售,可以轻轻松松出售获得几十亿港元。

  在原先历史上的1984年,置地连续发生巨额亏损,怡和集团被迫出售了海外大量资产,才保住了置地。

  只不过目前还没到紧急的时刻,出于多元化考虑以及一些政治因素的原因,在怡和集团的心目中,香江与海外的资产哪个更重要还不得而知。

  83~84年的置地困难重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直到中英谈判之后,香江的前途明了,怡和才将重点转移回了香江,再加上房产市场复苏以及贷款利息降低,置地才成功的走出了危机的阴影。

  “既然董事长有把握,那我明天立刻就准备拨付这第三批贷款。。”袁天帆点头说道。

  徐志说道:“可以,等到我和他们交易完成,就可以拨款,不过你要盯着这笔钱,别让他们放在其他项目上去了。”

  “没问题。”袁天帆答应道。

  徐志接着说道:“这段时间,香江的所有地产公司日子都不好过,银行也是一样,目前这场经济危机才刚刚开始,不管是地产公司还是银行都还有一些余粮,但我估计等到明年,一些资本不足的企业就有可能陷入困境,特别是银行,有时候,一个负面信息就能让一些小银行破产!”

  “董事长,您的意思是我们要逆向入场?”袁天帆立刻明白了徐志的意思,早在他接手东亚银行之时,就接到了收缩房贷的命令,虽然东亚银行也投入了不少资金兴建分行,但却没有进行最简单的操作——收购其他银行。

  袁天帆得到的回复是要“等”,而显然,现在就是时机到了。

  徐志笑道:“不错,我估计中英谈判这种大事必然会起很多波折,而且持续时间也不会短,就说这佳宁集团,实际上已经漏洞百出,我们东亚银行有了置地这个贷款担保的保障,可其他银行没有,只要佳宁问题爆发了,恐慌蔓延,香江的金融机构不知道多少会被拖死在其中。”

  袁天帆道:“明白了,我会盯着所有的银行,伺机而动。”

  ……

  第二天一早,徐志叫来了王礼明,问道:“目前我们手中有多少置地和怡和的股票?”

  “置地的股份我们已经收购了16%,怡和集团的股票我通过了英国一家投资银行,从一些英国股东收购了部分,目前差不多接近12%,这段时间怡和和置地的股价都降低了不少,我已经在全力收购,只不过目前市场上的流通股已经不多,很难再收购足够的股份。”

  王礼明这段时间,除了处理天水围的项目,其他时间就是替徐志收购香江一些公司的股份,如新鸿基地产、新世界集团、九龙仓、长江实业等股票,但这些都是投资之用,唯一全力收购的就是置地与怡和的股份,因为这是有更大的目的。

  徐志点头道:“不错了,比我想象的好,现在的怡和置地已经形成了股权互控,双方各持有对方接近40%的股份,想在股市上再收购比这还要高的股票,基本上不太可能,你再继续收购,胆子放大一点,让他们发现也没什么,怡和的人就算发现了有人在恶意收购,他们也无能为力。”

  早在1981年,香江政府颁布了新的《商业收购法》,凡是第二大股东达到35%股权,就必须提出全面收购。

  而原大股东,股权不得高于40%,一旦超过,也要提出全面收购要约。

  这条法律的前提就是因为和黄、英州青泥、九龙仓等英国公司连续被华资收购,港府为了保护英资财团的利益,特意修改了提出全面收购要约的数字比例,从50%降到了35%,这一改变,增加了恶意收购的难度。

  但明面上英资公司也得遵守这条规则,是以,怡和置地之间互相控股已经达到了法律规定的极限,已经不能再增持对方的股份。

  “怡和的确不能再公开增加自己的股份,只是我担心会引发股价大涨,增加我们的成本。”王礼明说道。

  徐志摇头道:“没关系,只要最终的目的能够成功就行,而且只要我们不公开,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是暗中进行,股价即使高了,也比不了将来我们公开时候的涨幅,综合来看,还是划算的。”

  王礼明道:“好,那我立刻去安排,争取收购更多的股份。”

  ……

  


  (https://www.kenwen.cc/book/489960/517131175.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