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神圣罗马帝国 > 第七十三章、中亚铁路通车

第七十三章、中亚铁路通车


  挑拨俄奥关系,一直都是不列颠的国策。尽管没有取得实质上的效果,但是英国政府还是不遗余力的在推动。

  论起耐心来,估计全世界都没有几个能和英国人比的。

  在这个两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当口,整个人类社会都变得浮躁了起来。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一项外交政策的,绝对是凤毛麟角。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耐心也在不断的下降,政治也没有能够例外。

  在这个越来越看重短期利益的时代,要长时间坚守一项国策,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从这方面来看,英国人能成为19世纪的霸主,绝对不是什么侥幸。

  作为时代的弄潮儿,不列颠一直奉行的都是实用主义。在他们看来,阴谋也罢,阳谋也好,只要有效果就行了。

  莱昂德罗的手段虽然不入流,还是引发了莫洛斯对维也纳政府的不满。尽管这种不满情绪,暂时还影响不到国际局势,但是情绪是可以积攒的。

  能够要是克制情绪,一直保持理性的人始终都是极少数,莫洛斯公使显然不是其中的一员。

  怀着满腔不满的莫洛斯,在给圣彼得堡的电报中,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话。

  都不需要添油加醋,光“第二罗马帝国”的称号,就足以令尼古拉二世发飙了。

  这年头欧洲世界对罗马的执着,远超后世的想象。几乎每一个欧洲国家,都在想办法让自己和罗马扯上关系,仿佛这样能够让他们变得更加高贵。

  对尼古拉二世来说,罗马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要知道沙皇的皇冠就来自于东罗马帝国,罗马问题已经牵扯到了沙皇皇位的合法性。

  如果神圣罗马帝国这个西罗马继承者,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嫡系继承人,那么俄罗斯帝国这个东罗马继承人就尴尬了。

  涉及到了皇冠问题,尼古拉二世自然不会让步。

  只是现在喊出“第二罗马帝国”的只是欧洲媒体,至始至终维也纳政府都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做出过明确表态。

  这就尴尬了。总不能因为欧洲媒体喊口号,就跑去维也纳抗议,让他们将“第二罗马帝国”改为“第二西罗马帝国”吧?

  真要是这么干了,估计全世界都要看笑话了。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倒是暴露了自己的心虚。

  一阵郁闷之后,最终尼古拉二世还是啥也没干。不过摆脱神罗的决心,倒是变得越发强烈了起来。

  成年人的世界,裂痕一旦产生,就会变得越来越大,想要弥合几乎是不可能的。

  俄奥之间的间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了,早在亚历山大二世时代就产生了,现在无非是进一步扩大。

  唯一不同的是今时不同往日,维也纳政府对联盟的需求一直都处于下降状态,弥合两国间隙的动力越来越小。

  ……

  伴随着一阵共鸣的礼炮声响起,对欧亚政治影响深远的中亚铁路主干线,终于在1899年6月16日通车了。

  稍微有点儿国际常识的都清楚,这条西起莫斯科南至阿富汗地区的铁路通车,带来的影响力。

  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伦敦和圣彼得堡。相比英俄之间的战略冲突,俄奥之间的那点儿小间隙,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

  亲自参加完通车仪式后,尼古拉二世很快就从兴奋转为了烦恼。

  伴随着铁路主干线的通车,俄罗斯帝国内部的反英情绪一下子高涨了起来,“南下印度”再次成为了社会热门话题。

  和民间的狂热相比,沙皇政府高层现在表现的格外冷静。

  普通人只看到了南下印度的财富,忽视了其中的风险,只要稍稍引导,很容易就迷失了自我。

  作为政府高层不行,他们必须要全面考虑南下印度的风险与收益,进行全面综合评估。

  ……

  谢尔盖·维特首相:“中亚铁路主干线通车是一件好事,这有利于我们加强对中亚地区的控制。但是国内突然兴起的战争狂热情绪,就有问题了。

  英国人的实力可不弱,我们英军又不是没有交过手,他们的陆军除了数量略少外,战斗力并不比帝国军队差。

  不列颠在印度地区经营了上百年时间,我们多次策划印度独立运动均以失败告终,也从侧面证实了英国人在当地统治的根深蒂固。

  只要英国人愿意,就能够轻松从当地武装上百万印度人和我们作战。上一次对英战争中,我们就已经领教过了。

  尽管这些殖民军的战斗力并不强,但是架不住印度人多。就像是粪坑里的蛆虫一样,根本就是杀之不绝。

  一旦南下战略启动,就注定是旷日持久的大战。帝国的财力有限,根本就无法支撑长年作战。

  结合目前的国际局势来看,现在启动南下战略,很容易让人渔翁得利。

  如果能够夺取印度也就罢了,帝国也不算白忙活。怕就怕英国人被逼急了,直接向神圣罗马帝国妥协,选择和我们死磕到底。”

  谢尔盖·维特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印度可是英国人的命根子。英国人世界的霸权,本质上就是建立在拥有印度的前提之下。

  丧失了印度,大英帝国的国力至少要缩水四成,重要性仅次于本土。真要是逼急了,伦敦政府还真有可能放弃霸权保卫印度。

  看看维也纳政府的殖民习惯就知道了,他们明显更偏好人口稀少的殖民地,人口众多的印度根本就不是他们的菜。

  只要维也纳政府不谋求印度地区,英国人肯放弃世界霸权,两国之间就有妥协的可能。

  真要是英奥两国妥协了,俄罗斯帝国就成悲剧了。不仅替他人做了嫁衣,还将自己送入了危险境地。

  俄奥同盟只能够保障西线稳定,并不代表着维也纳政府就一定会支持他们。在过去的岁月里,俄奥两国可是一路互坑着走过来的。

  外交大臣米哈伊罗维奇:“首相说得不错,现在的国际局势,确实不适合启动南下战略。

  中亚铁路的主干线虽然通车了,但是支线铁路建设才刚刚开始。奥地利人对我们的援建计划已经结束,剩下后续工程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干。

  仅凭一条主干线,根本就无法支撑大军南下作战的后勤。冒然采取行动,只会徒劳无功,白白浪费宝贵的国力。

  现在麻烦的是,英国人根本就不信任我们。自从中亚铁路通车的消息传开后,英国政府就三番五次向阿富汗地区增兵。

  目前驻扎在边界地区的英军数量已经超过50万,尽管这些部队大都是殖民军,对我们前线的压力仍然不小。

  如果英国人趁我们建设铁路支线的时候,率先挑起战争,帝国会非常的被动。”

  不信任是必然的。无数的经验告诉了世界,作为毛熊的邻居,要是不随时保持高度警惕,早晚都要吃大亏。

  英俄矛盾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从第一次近东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开始,两国之间的关系就从来没有好过。

  ……

  南下战略遭到了文官集团的反对,作为陆军大臣的叶夫根尼脸色非常的难看。

  在他看来,南下印度确实存在风险,但是这个风险绝对没有众人说得那么严重。

  “英奥妥协”,如果真有那么简单,这个世界也没有那么多纷争了。任何事情,一旦涉及到了利益,都不可能简单。

  世界霸主可不仅仅只是一个名头,同时还伴随着大量的利益。无论是金融上的收割,还是对外贸易上的便利,都足以令人趋之若鹜。

  这么庞大的利益,根本就不是某个政客说放弃,就能够放弃的。要不然这个世界上,也不会有霸权争夺战了。

  知道归知道,但是叶夫根尼却不知道从何处下手进行反驳,毕竟耍嘴皮子一直都是文官们的强项。

  犹豫了再三过后,组织好语言的叶夫根尼缓缓说道:“诸位,南下印度的风险固然不小,但是其中的收益更大。

  当今世界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国之间的斗争更是白热化。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已经多个强国在竞争中衰落了下去。

  翻翻历史书,我们就会发现,现在的局势和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不一样,继续用原来的老观念看待问题,那是要吃大亏的。

  眼下全世界称得上列强的国家,也就不列颠、神圣罗马帝国,再加上我们一共三家。

  强国数量在不断减少,这意味着多极并存时代正在消亡。如果帝国不想成为下一个衰落的大国,那么增强实力就成了我们唯一的选择。

  可是我们现在却是摇摆不定,时而向西、时而向东,不断的分散国力,连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都没有,这样下去是要吃大亏的。”

  明晃晃的指责之意,叶夫根尼连掩饰都懒得进行了。看得出来,他对沙皇政府近些年的战略是相当的不满。

  “向西”,自然指的是驻军法兰西。在外界看来,沙皇政府驻军法兰西主要是为了勒索战争赔款。

  然而,这只是表象的。沙皇政府争抢驻军巴黎,除了谋取利益之外,同时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目的——“替法国人保存元气,在西欧给神圣罗马帝国留下一个敌人”。

  只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因为错估了俄军的执行能力,忽视了俄军官兵的军纪。

  因为一场意外的冲突,原本想要替法国人保存元气的沙皇政府,变成了打压法兰西的急先锋。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在这个问题上,沙皇政府看得非常明白。

  见扶持法国人失败,为了自身的利益,沙皇政府很快就倒向维也纳,成为了打压法兰西的急先锋。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虽然给神圣罗马帝国保留敌人的计划失败,但是在镇压法兰西抵抗组织的过程中,沙皇政府同样是捞足了好处。

  法兰西最顶尖那一波人才,早在欧陆战争时期就被搜刮一空,但是次一等的普通人才还是有很多的。

  外界只看到了俄军在法兰西强征壮丁、肆意妄为,却忽视了隐藏在壮丁中的医生、工程师、技术工人……

  若不是俄军在前线卖力厮杀,做出一副和法国人不共戴天的架势,想要从法兰西搜刮人才根本就不可能。

  一场战争下来,修筑铁路的免费劳动力有了,推动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基础性人才也有了。

  最关键的是军费,还是维也纳政府垫付的,一场打压法兰西的战争,沙皇政府实际上只是出了人。

  从这方面来看,“向西”战略无疑是成功的。除了面子上不好看外,俄罗斯帝国实际上却是血赚。

  如果能够将这些人才利用起来,靠着这波吸法国人的血,俄罗斯帝国的工业化进程至少可以加速十年。

  相比之下,“东进”战略就要差强人意了。西伯利亚铁路正在施工中,距离通车还是遥遥无期。

  在任何一个国家,人才都只是极少数。法国人的血也不是无限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向西”战略马上就要收官了。

  叶夫根尼要表达的意思非常明显,西线是没法继续指望了,东进战略又受限于交通遥遥无期,短期内南下才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原地不动,等着西伯利亚铁路通车,再实施东进计划。想想就行了,不是每个国家都有那么好的耐心。

  就算是沙皇政府高层能够等,下面的人也等不住。没有办法,印度实在是太富饶了,财富已经迷失了很多俄国人的双眼。

  挑开了话题,众人的心情一下子沉重了起来。虽然俄罗斯帝国没有以下克上的传统,但是下面的人自作主张搞事情还是时有发生的。

  英俄关系有多糟糕,没有谁比在场的众人更清楚了。尤其是在中亚铁路通车的当口,边界上得一丝火星,都有可能引发一场战争。

  ……

  尼古拉二世:“不管怎么说,中亚铁路目前只是主干线通车。沿途很多地区,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力转运物资。

  如果战争在支线铁路建设完成前爆发,我们根本就没有能力保障前线部队的后勤。类似的亏,帝国已经吃过很多了,现在绝对不能重蹈覆辙。

  为了避免最糟糕的情况发生,帝国应该竭尽全力避免和英国人发生冲突。军方必须要看好前线的部队,帝国现在可经不起折腾。”

  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尼古拉二世果断的采取了“拖”字诀。以支线铁路建设需要时间为由,先稳住军方主战派。

  至于什么时候,支线铁路能够建设完成,那就要看局势怎么发展了。

  


  (https://www.kenwen.cc/book/490114/612979154.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