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罗小伊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吕博彦面前的女子,年方二八,穿批白色轻纱,着牡丹红宽袖及胸长裙,眉黛如画,面若桃花,眼中似水似雾,惹人怜惜。
如果不是在唐朝,李愔差点就喊出“聂小倩”这个名字了,此女子不是王祖贤,却胜王祖贤,真是个绝色美人,也难怪长安的**才子趋之如骛。
不只是吕博彦,萧锐和程怀亮也是一副猪哥相,用小品中的一句话来说,眼珠在再大点就能飞出来了。
李愔也是惊艳了一把,同为美人的苏沫儿和芸儿也不住地打量着罗小伊,李愔呆了一下回过神来,他毕竟是从二十一世纪来的人,美女明星,ps美人见多了,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
那罗小伊身边带着两个姿色不俗的丫鬟,身后是四个长得虎背熊腰的壮汉,从马车上下来,她径直到了地上跪着的那四个奴婢丫头身边,吕博彦惊呼,她才注意到道李愔一行人。
“罗小伊见过吕公子,还未谢吕公子仗义相救!”罗小伊盈盈走到吕博彦面前,福了一礼,道。
“哪里,哪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更何况是罗姑娘,纵是刀山火海,我吕博彦也是在所不辞!”吕博彦眼睛笑成了一条缝,从牢房回家后被老爹打的那几个嘴巴子也顿觉值了。
程怀亮一把推开滔滔不绝的吕博彦,“也不知道是谁那天被打成了猪头,罗姑娘可还记得程某!”
“那天相护小女子的恩人,小依怎敢忘记,还未请教壮士尊姓大名!”罗小伊轻轻一笑如百花绽放,看的程怀亮傻笑加口水不止。
“姑娘,在下萧锐!”乘着程怀亮失神的间隙,萧锐抓住机会窜上前来:“久闻罗姑娘诗画双绝,萧某不才也是略有研究,不如哪日请罗姑娘同游曲江,共同探讨一番。”
“滚!”程怀亮和吕博彦异口同声。
三个男人当着自己的面争风吃醋,是个女人都喜欢享受这种虚荣带来的优越感,罗小伊脸上那抹一闪而过的得意还是被李愔看到了,不过这也无可厚非,想想二十一世纪,哪个稍微有点姿色的女人不喜欢手里抓着一堆备胎,美其名曰蓝颜,更何况是这种出身烟花之地,以取悦男人为生计的女人。
一一拜谢了三个人渣,罗小伊的目光向李愔看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接着向李愔走来:“参见六殿下!,殿下的相救之恩,罗小伊没齿难忘!”
“你不必谢我,救你的是吕博彦,我只是在帮他而已!”民间两个皇子因为罗小伊争风吃醋的传闻早已满街飞舞,罗小伊知道自己的身份也很正常。
李愔这样说,罗小伊的脸色不自然变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不管怎么说,那件事情都是因为小女子而起,为了感谢诸位,下月初五小女子在曲江湖畔的千鸟画舫中摆下了一桌宴席,还望殿下和几位公子能够前来。”
“一定,一定!”李愔还未说话,吕博彦就挡在了李愔面前,萧锐和程怀亮一脸的期待,能得到长安第一花魁的青睐,是多少浪荡公子梦中以求的事情。
又向李愔福了一礼,罗小伊带着丫鬟买下四个年幼的女娃,随后离开。
“值了,坐牢也值了!”吕博彦目送罗小伊离开,一副望穿秋水的样子,想起什么,他转过身来,竟是对着李愔拱身道:“殿下,谢谢了!”
李愔飒然一笑,明白他说的是把英雄救美安在他身上的事情,美人,谁都喜欢,只是不能见了美人,就让荷尔蒙代替了脑子,直扑石榴裙下供她驱使。
丽春院,罗小伊回到厢房屏退了丫鬟,深深锁起了眉头。
“小伊,怎么样了?”老妈子从门外进来,此时的她一改平日对人笑脸相迎的样子,脸色有些阴沉。
“这个六皇子一点也不像坊间传说的那样是个色胚子,他见我第一眼的确是为我的美貌惊艳了一下,可是也只是一会儿,那几个公子哥都争抢着揽下英雄救美的名头,而他反而推了出去!”罗小伊拿起铜镜打量着镜子中美艳的脸庞,有些烦心。
“这样说来,六皇子坠井伤了脑袋以后性情大变的传闻是真的了。”老妈子沉吟道。
“那怎么办?五皇子现在似是把我当做了六皇子的人,再也没有来过这里,而六皇子看起来又不是那么容易对付!”
“不要急,我们已经忍了这么多年,再忍一段时间又如何,当年你父亲就是因为沉不气提前举兵这才落得身首异处。”说到这,老妈子眼中闪过刻苦的仇恨,“李世民也是我的仇人,虽然恨不得喝他的血吃他的肉,但是欲成大事,必须谨小慎微!”
“是,姑姑,小伊记住了,下月初五,我邀请了他们共游曲江,我相信那吕博彦一定会拉着六皇子去的!”
“现在这两个皇子都不重要了!”老妈子突然诡异地笑了一下。
罗小伊奇怪地看向老妈子道:“姑姑不是说这两个皇子最是顽劣,最容易被我的美貌吸引吗?”
“以前是,现在不是了!”老妈子打开一张纸条,放在罗小伊面前。
“太子!”看到纸条上的内容,罗小伊惊呼出声。
离开奴隶市场,一行人去了工坊,那些购买的奴隶已经被安置在了生活区建设完成的住房里,在这些房子都安置着上下床,这是李愔特地让木匠特意打造的,和现代宿舍里的上下床类似,这样,每个房间就可以住下十个人。
工匠的到位了,李愔把剩下的琐事交给了苏沫儿,有人才不用那是傻瓜,回到王府,李愔又回到了老宅,把工厂的设备装进空间,又在长安城外购置了一个仓库,将这些设备暂时放了进去,然后,他通知金大谦把这些设备运往小山坳,为了掩人耳目,李愔不得不编了一个海外华夏国的名头来解释这些设备的由来,而这个时代航运已经兴起,海洋外有其他国家的事实已经普遍被唐朝人接受,有一个华夏国,这些人也不以为意。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还有最后一点李愔得忙活,那就是教会这样人如何使用这些东西。
(https://www.kenwen.cc/book/490592/5712047.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