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 > 第131章 晒盐

第131章 晒盐


糊糊:“食盐按照来源大致可以分为几类,岩盐、井盐、海盐、池盐(湖盐)。

  解池盐就是池盐,是种花家最早发现并利用的自然盐,通过盐池卤水蒸发结晶而成盐。

  从名字上看,池小湖大。青省内有两个盐湖,分别是察尔汗盐湖和茶卡盐湖,这两个湖盛产湖盐。

  察尔汗盐湖是国内最大的盐湖,蕴含足够全球人口吃一千年的食盐矿藏。茶卡盐湖是中国最早开发的盐湖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当地的盐已在西北、中原地区享有盛誉。

  在三十多个拥有湖盐资源的国家中,种花家居首位,蕴藏量占世界总量一半以上。”

  彩云之南:天空之境茶卡盐湖,好多人穿红裙子去打卡拍照,谁还记得它产盐呢。

  言不由衷:实在想不通抢盐做什么,海盐不行了,光察尔汗盐湖就能让我们吃几千年。

  十万伏特:慎重提示,茶卡盐湖的盐虽然是结晶状态,但只是粗盐,不建议直接入口。

  天幕底下的人不懂什么叫凡尔赛,否则必定“凡”声一片。知道有多少人,连粗盐都吃没得吃吗?

  湖边挖块石头都是盐,这样的财富之地上哪儿找。

  许多人根据名字,推测这两个湖的位置。

  嬴政:“羌人之地?”

  刘彻:“河湟?”

  曹操:“西平郡?”

  李世民:“吐蕃?”

  ……

  从地理位置就知道这盐不好拿。

  糊糊:“岩盐是地壳运动过程中沉积的盐,一般都是湖或海干涸之后形成的,也叫石盐、矿盐。因地层的不同所含的微量元素各异,从而出现赤、紫、青、黑、白等不同颜色,用类似采煤的技术,从地下或地面直接采出石盐。

  《史记西域法》中记载高昌出产味道非常鲜美的赤盐以及白盐,是岩盐的最早记载。

  井盐出现相对较晚,通过凿井抽取地下卤水蒸发获得固体食盐,工艺流程相对比较复杂。

  大约在战国末期,秦蜀郡太守着名水利工程专家李冰在兴建都江堰工程中发现了盐卤,在四川双流开凿了一口宽2米、深15米的广都盐井,这是种花家第一口盐井。”

  云与海:光知道他主持修建都江堰,真不知道还开凿过盐井。

  我爱花花:天府之国千里沃野自他始,最厉害的是,他主持修建的工程时至今日还在发挥效用。

  痴人说梦:和都江堰同时代的大型工程只有长城了吧!

  向日葵:秦始皇修长城应该比都江堰晚。

  痴人说梦:秦长城是在原六国长城基础上营建的。

  奶茶要加糖:说个冷知识,今天我们看到的万里长城,其实是明长城。

  秦政记得李冰,昭襄王时期的蜀郡太守,一座都江堰泽被蜀地两千年,人亡政不休。

  长城,长城守望,秦法行千年,秦的工程亦行千年。

  糊糊:“汉代巴蜀即有井盐生产,自贡盐业在东汉章帝时期有所发展。

  北宋庆历年间,四川盐业在技术上有了新的发展,发明了冲击式顿钻凿井技术,凿出了一种新型的小口径盐井——卓筒井。这种盐井,在世界上率先使用钻头、竹制套管,并安装了单向阀门装置的汲卤筒。

  明清时期,巴蜀井盐生产工艺突飞猛进,清道光十五年,世界第一口1001.42米的深井——燊海井凿成。”

  我爱花花:平时吃的就是井盐,川菜中的盐帮菜就发源于自贡。

  百忍成金:自贡打出千米盐井的时候,美利坚打出一口油井,深达21米。

  仰望星空:井盐烧盐水不是用柴火,而是用天然气。

  静夜思:天赋点真的不一样啊!

  糊糊:“海盐就是直接煮制海水成盐,春秋管仲开创食盐专营的盐就是海盐。

  最早期的海盐只需要三种组成部分,海水、锅和柴火,所以也称‘煮海为盐’。到明朝朱元璋编纂户籍但列一项‘灶户’,意为以煮盐为业的人户。

  煮盐法有个巨大的缺点,制盐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木柴提供能量。海边不似巴蜀地区可以使用天然气作为能源。长此以往就是海边林业资源枯竭,导致当地水土流失及土壤盐碱化。”

  李世民握紧拳头,食盐关乎百姓生计,海边土地这点损失尚在承受范围之内。

  糊糊:“唐宋之后,海盐制作逐步发展到在海滨开辟滩场,引海水浇洒,经日晒得到卤,然后煎煮得盐,这种方法称为淋卤煎盐。

  宋元之际实行淋卤晒盐,即将淋出的浓卤放入浅池中,日晒结晶成盐。明朝永乐年间,我国开始建盐田,直接晒制海水为盐。逐步从煮盐法过渡到晒盐法。

  现代使用的盐田法,起源于清末光绪年间也被称为太阳能蒸发法或日晒法,其特点是利用太阳光和海风蒸发海水,适用于海边或咸水湖畔的地区。

  原理说起来简单,分为纳潮、制卤、结晶、采盐四个步骤。

  在涨潮时将海水引入蒸发池。通过太阳光的照射,使海水蒸发,食盐浓度逐渐提高,从而达到浓缩成饱和卤水的目的。继续蒸发值盐点,卤水被导入结晶池中,使其结晶成盐。

  说得简单点,就是挖几个一个比一个矮,一个比一个小的池子。让盐水轮流从最大的池子里往下晒。

  池子也不是随便找地挖的,要在平坦的沿海荒摊上建造滩池。池埂一般高半尺,建成一个个方形池,面积从上到下每个方形池一般为八步,滩池由上而下逐个挖低,落差一般为三寸。上下池之间开有池门,用以向下流水。

  底池下筑坨台,俗称坨台,用以储盐。滩池周围挖二面或三面大沟,俗称盐沟,用以储纳海水。向海的一面沟堤,开一水门,设闸启闭。其外再开一道潮沟,直通于海,用于引潮入盐沟。

  盐滩建成后,还要整滩。将池底的泥土挖松、晾干,在放入海水泡稀。工人将池底踩匀,再用刮板刮平底池。将海水排出晾干后,用石头压实压平,就可以开始制盐了。”


  (https://www.kenwen.cc/book/492208/18275334.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