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学轻权道严畯
推荐阅读:谋取君心 血征 寒门宰辅 招惹冰块太子:爷,小心点! 末日公寓,四岁包租婆萌翻全场 封尘九天 恶魔校草:Honey,乖乖爱我! 豪门千金!狂卷千亿跑路 赤尻马猴叶嚴 大胆驸马宠妾灭妻?骨灰扬了!
官渡之战期间,江南出现了被誉为"三个英杰俊才"之人,他们是诸葛瑾、步骘和严畯。本文就讲严畯。
严畯,出生于公元164年,字曼才,彭城,即时下江苏省徐州市人。
严畯少时喜爱学习,通晓《诗》、《书》、《礼》,尤喜《说文解字》。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战火纷飞,为求有个安身立命的学习环境,严畯南下江东,从而结识了诸葛瑾、步骘,因于有着共同语言,三人结伴神游江南,吟诗著文,赢得"三个英杰俊才"之誉。
严畯性情淳厚,为人真诚,对待他人,不分亲疏,一视同仁。遇到求教于他的人,总是忠告对方为人做事树立良好道义的重要性。东吴大臣张昭就将他推荐给孙权,孙权任其为骑都尉、从事中郎。
公元217年,东吴大都督鲁肃病故。孙权嘱严畯接替此职,督领一万兵卒镇守陆口。朝中臣将无不为严畯能获此职而为他感到高兴,但出人意料的是,严畯坚辞不受。
孙权以为严畯故作谦虚,便亲自陪同他去都督府。当着列队迎接孙权与他的将领之面,严畯再次诚恳地表示"我向来只知埋头文字典籍,从没参与过大小军事行动,现在要我指挥千军万马,只会酿制罪过与悔恨。"说罢,竟至流泪。孙权见他态度如此坚决,终于不再勉强,另择吕蒙接替鲁肃之职。
公元229年,孙权登基,时称吴大帝。严畯获任统率孙权宫警部队的卫尉一职。当了皇帝的孙权高兴之余,将严畯召到身旁,让他念诵一篇严畯儿时读过、至今仍记忆犹新的文章。严畯便择《孝经》一书中的"仲尼居“朗诵。为让读者了解严畯的书生迂气,特将此文译录如下: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参在旁侍坐。孔子说:"古代的圣王有至高之德、切要之道,用以顺天下人心,使人民和睦相处,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你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吗?"
曾子离席而起,恭敬地回答说:"学生曾参愚昧,怎么会知道呢?"
孔子说:"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这里生发开来。你坐下,我现在就跟你讲!人的身体以至每一根毛发和每一块皮肤,都是父母给予的,应当谨慎爱护,不敢稍有毁伤,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以德立身,实行大道,使美好的名声传扬于后世,以光耀父母,则是实行孝道的最终目标。所以实行孝道,开始于侍奉双亲,进而在侍奉君主的过程中得到发扬光大,最终的目的就是成就自己的德业。《诗经》中的'大雅'说:'常常怀念祖先的恩泽,念念不忘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德行'。"
张昭听说严畯给孙权选读了这篇文章,摇头叹息说:"曼生鄙生也!"译成白话文就是:"严畯真是一个书呆子!"张昭说罢,就给众人念了一篇"君子之事上"一一"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译成白话文就是:"君子事奉君主上级,在朝廷中就尽心尽力效忠,回到家里就竭力思索补过,使君主上级的善美之处发扬光大,错误弊端得以挽救。因此,君臣上下能相亲相敬。"
明眼人看罢,应该明白严畯与张昭的区别在哪了吧?
严畯曾以使臣身份出访过蜀汉。诸葛亮对他的外交才能深为欣赏。这里说个桥段,以供读者一乐。话说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前往东吴斡旋联吴抗曹事宜。东吴那些主张降曹的文臣谋士,就想给诸葛亮来个"下马威",于是有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
严畯见诸多"战友"所提问题难不倒诸葛亮后,抛出了一个"刹手锏":"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且请问孔明治何经典?"译成白话文就是:"不要扯那些没用的,我就问你孔明,写了什么著作,出版过几部书?"
大家知道,其时的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时间不长,尚未著书立说,因此这一提问,确实击中了诸葛亮的"软肋",但诸葛亮的聪明就在于他能随机应变:"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译成白话文就是:"你严畯著文立书,惯于东摘西抄,如此剽窃行为,简直是世上最为不要脸文人。"
诸葛亮此答,属于偷换概念,你想啊,"天下文章一大抄",哪个著文立书的文人,不会引用前人的经典妙句?因此出过书的严畯,也就难以反驳诸葛亮了。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随着视野的扩展、认知的提升、利益的互赢,诸葛亮最终肯定了严畯的才能。这真是"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严畯一生爱书,不爱钱财。他常将自己的俸禄与赏赐,散发给家境困难的亲朋好友,惟此,反而让自家开支显得拮据。有广陵人名刘颖,与严畯为旧交,刘颖精研学问,隐居在家。孙权听说有此贤才,便征召他入朝做官,刘颖以自己身体不好为由拒绝。
也是凑巧。这边刘颖刚拒孙权,那边他的弟弟、时为零陵太守的刘略,竟然英年早逝。作为兄长,刘颖赶往奔丧。有人就告他"欺骗皇上"。孙权大怒,下令收捕刘颖,予以严惩。严畯知道孙权脾气,只要主动向其请罪,便会得到宽宥,于是偷告刘颖,让他马上去向孙权主动认罪。
刘颖就照严畯说的办,但心地纯净的文人,肚里没有花花肠子。得知刘颖的"主动",源于严畯的泄密,孙权便将严畯罢免。等到消了怒气后,又复用严畯为尚书令。公元242年,严畯逝世,享年七十八岁。
严畯著有《孝经传》、《潮水论》,又与裴玄、张承合作写有"论管仲、季路"等文章。《潮水论》是中国最早的潮汐学专著,可惜早已失传,具体内容亦无从知晓。
严畯的家人情况,史书无有确切记载。但根据严畯低调为人的秉性,他的家人,应该不会遭遇类似诸葛瑾、步骘家族最后"泯灭"的厄运。
(https://www.kenwen.cc/book/502820/44837767.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