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对于知识的渴望
推荐阅读:重生后高嫁:嫡女的躺赢日常 渣男求上进,女友慌了 神魔游戏场我被美女包围啦 诸天:原来我是所有人的金手指 界隙穿梭李云龙抗日援朝双界传奇 末世:人类传承从学院开始 末世大佬穿八零,主角团胆战心惊 白月光归国,藏起孕肚任他疯找 星穹铁道:银河好人,只想送礼物 耶耶会撒娇,将军魂会飘
拜月教主依旧没有说话,仅仅是点了点头,然后用直勾勾的眼神盯着赵可,似乎是在催促他赶快开口讲述。
赵可无可奈何,只得加快语速说道:“引力透镜能够增强背景天体的亮度,换句话说,背景天体就像一个手电筒,可以将中间天体‘照亮’。或许大家都有所了解,星系和星系团的质量主要由暗物质所贡献。尽管暗物质本身并不发光,但它的引力效应与我们熟知的物质并无二致。因此,通过对引力透镜的分析,我们便能够探测到所有物质的质量分布情况,并精确测量星系团等的质量。”
他见拜月教主那眉头越皱越紧,便连忙说道:“你也别心急,这科学上的东西,都是一环扣着一环的,若是一个概念没讲明白,那后来我说的东西,你就更听不明白了!”
拜月教主一听他这话,也明白自己有些心急了,他顿时迅速的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态,然后说道:“抱歉,是我心急了,毕竟,突然知道这世界的奇妙,换成是谁,都没办法淡定的,你继续说,我绝对不催了!”
赵可对他的这个态度非常满意,点了点头后,便继续说道:“好的,那我就继续给你讲了!”
在天文学研究领域,人们通常将引力透镜现象划分为强、弱两类,但这种分类方法并非完全严谨。具体而言,当引力透镜现象中涉及到两个天体时,其中一个位于遥远的地方,充当着光源的角色,就像透镜实验中的蜡烛一样,被称为背景天体;另一个则位于背景天体与观测者之间,负责使背景天体发出的光线发生弯曲,这个天体被称为透镜天体。更直白地说,强引力透镜现象就是那些能够直接从照片上观察到的引力透镜现象,而弱引力透镜现象则是无法从单个引力透镜系统中获取到关于引力透镜的明确信息,需要通过对大量样本的统计分析来提取相关信息。
那么是不是质量大的天体就一定能造成强引力透镜效应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从透镜方面来说,强的引力透镜源并不需要是质量很大的物体,而是需要其在垂直于视线的平面上具有较高的投影面密度。例如,一块浮游在星系中的星云可能拥有巨大的质量,但由于其面密度过低,因此无法成为强大的引力透镜源。与之相反,一个黑洞虽然质量可能只有几个太阳质量,但因其对周围空间的极度扭曲作用,可以形成强烈的引力场。此外,即使一个引力源能够产生强引力透镜现象,这种现象也只会在接近该引力源的特定区域内发生。当距离该引力源较远时,时空的扭曲程度会逐渐减弱,从而导致背景图像的扭曲不再显着。这意味着要观察到强引力透镜效应,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观测角度和位置,以确保我们能够捕捉到背景图像在经过引力源附近时所产生的显着变形。
对于一个点质量来说,人们可以定义一个爱因斯坦环,这是由该点质量所产生的强引力透镜效应的范围。如果背景星系恰好与透镜天体在视线方向上重合,那么它的图像将变成一个圆形,正好落在爱因斯坦环上。这种现象类似于透镜实验中的成像原理。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引力透镜天体在背景和观测者之间的位置会对其产生的背景扭曲程度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当透镜天体正好位于背景和观测者之间时,它所产生的透镜效应最为强烈。而当透镜天体不在背景和观测者之间时,背景扭曲的程度则相对较弱。
此外,还存在一种称为弱引力透镜现象的情况。这里的“弱”表示它不会产生多个明显的像,而且背景天体的亮度增加也相对较少。它更像是在没有引力场的情况下添加了一些微小的扰动。这种弱引力透镜现象虽然不如强引力透镜那样显着,但仍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可以提供关于宇宙物质分布、暗物质等方面的信息。
总之,引力透镜效应是一种有趣且重要的天文现象,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宇宙的结构和演化。无论是强引力透镜还是弱引力透镜,都为天文学家们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和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奥秘。
但是背景天体的形状却被稍稍拉长了一点点,就像一个原本投影应该呈现圆形的星系被略微拉扁了一点儿一样。由于这种效应极其微小,再加上星系自身本来就有圆形和扁形之分,因此我们需要从大量的数据中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星系内部物质(包括暗物质)的具体分布情况、宇宙中物质分布的起伏变化以及其他相关信息。此外,它还能够对一些关键的宇宙学参数施加限制。这些结果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宇宙密度的扰动谱和结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微引力透镜本质上是强引力透镜的一种特殊形式。让我们回顾一下之前的内容,强引力透镜现象通常是由于存在一个极为强大的引力源,例如星系团等物体,导致位于该引力源后方的天体所发出的光线发生剧烈扭曲的情况。
微引力透镜效应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之所以称为“微”,是因为作为透镜的天体质量很小,小的只有太阳质量的量级。由于这种效应的时标很短,发生的概率也非常低,因此需要长时间、高频率的观测才能检测到足够多的事件。
实际上,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就有人计算过微引力透镜的有关性质,但当时他认为这种事件的观测效应实在太小了,所以放弃了进一步的研究。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观测能力的提高,特别是 CCD 的出现,使得我们能够探测到更微弱的光变曲线,微引力透镜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https://www.kenwen.cc/book/507958/18275154.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