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进言
推荐阅读:重回小学六年级搞内卷 道途孤城:少年将军与北戎之谜 龙族:人在黑天鹅港,开局诱骗零 四合院:重生傻柱,多子多福 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 阴阳榜:让我的道侣惊才绝艳 农家女考公上岸啦 皇叔坏透了 诸天万界:从天龙八部开局 天才遗孤,遇见他
柳暮江在帝王阴沉的凝视下,身如修竹,目若流光,朗声说道:“北地学子学艺不精,错不在科考主事官。而是错在北地百年战乱,民不聊生,百姓安身立命都是难题,如何顾得上读书教化之事?自然是学问不兴,人才凋零。即便在我大燕立国后,北疆夷狄依然狼子野心,蠢蠢欲动,时常劫掠边塞,令边民苦不堪言。大燕立国之初定都金陵,每每都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先帝为此曾想要迁都北方,却招致南方群臣反对。
就在先帝举棋不定之际,当时还是储君的陛下曾进言道,若是坐视夷狄猖獗,北疆动荡,大燕迟早会尽失北地民心,再次分崩离析。与其到时国土沦丧,龟缩一隅,还不如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迁都北地,荡平夷狄,换我大燕一个海清河晏的太平盛世。
陛下当时这一番铿锵之语说得朝堂众臣羞愧不已,也使先帝下定决心,终于迁都蓟州。从此有两代帝王震慑北疆,又有能征善战的兵将征讨夷狄,我朝很快平定边塞,屈指一算已有五年之久了。这期间北方的民生虽逐渐好转,但也只是勉强温饱,还远不比南方富足,平民百姓大多供不起孩子读书。再者治学之事实非一朝一夕可成,我朝大儒和闻名百年的书院多在南方,北地即缺名师又少义学,北方学子想要成才自然是难上加难。”
这番话说的鞭辟入里,合情合理,的确是国士之言。更何况柳暮江提起了当年迁都之事,勾起皇帝深远的记忆。
皇帝的神色平静下来,陷入了对往昔的追忆:“是呀,先帝迁都之时朕才十六岁,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大燕虽荡平北狄,给了北地百姓安稳的日子,可还远远不够。兴学施才需要时日,可只怕朕和如今的朝堂都等不得了。”
皇帝话里的深意柳暮江心中清楚,如今南方臣子势大,朝廷政事多被精于理学的南儒把持。陛下为杜绝一家独大,急于提拔北方举子入仕,制衡朝堂利益,否则只怕如今这群南方官宦就是下一个架空皇权的朋党。
柳暮江站在大殿中央,长身玉立,眉目粲然,面色坚毅犹如朝堂柱石一般:“臣明白陛下对社稷的苦心,只是科举选仕,除了看重文采外,还应兼顾南北士人的优长。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历年科举北人仅得什一(十分之一),非天下之公道。不如自此番科场取士,以十分论,南士取六分,北士四分。如今春榜已出四十人皆为南人,不如就由陛下亲自策问,再御笔钦点北方举子二十六人,录为夏榜,如此瞬息便可得朝堂平稳,安抚民心。”
皇帝显然是来了兴致,点头称赞:“此计甚妙。”
柳暮江却摇摇头:“陛下,南北分榜只能解朝堂燃眉之急,若想长治久安,还需在北地大力兴建义学,再委派德高望重的名儒亲自治学,如此一来,不出五载,就算是在胡汉杂居之地,亦可闻圣人教化,到时陛下又何愁北地人才不兴。如此必得南北繁荣,天下俱兴。”
皇帝脸上已是阴霾尽扫,笑道:“柳卿所言甚合朕意,你这就将南北分榜之事拟旨呈上来,再将北地兴学之事拟个章程。朕明日早朝便要明发诏谕,为北人钦开夏榜。”
——
待柳暮江退下后,皇帝看着案头的奏折再次陷入了沉思,此时已过了三更天,商议了半宿国事,觉得有些口渴,便命蔡延上茶,可话音已落,却不闻回响。
皇帝心中诧异,便向身旁的蔡延看去,只见他微垂着头,有些魂不守舍,眼圈还红红的。
皇帝咳嗽了一声,终于惊醒了蔡延,他自觉失态,忙跪地请罪:“陛下,臣御前失仪,死罪。”
皇帝疲惫地叹了口气:“起来吧,论死罪还轮不到你一个小小侍中,快上杯热热的酽茶来。”
蔡延忙躬身去办,不多会儿便呈上一杯热茶。
皇帝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这不是酽茶?”
蔡延回道:“陛下,臣想着天色已晚,酽茶虽然提神,但喝多了只怕陛下今晚又睡不安稳了。臣便换了这蒙顶黄芽,安神明目,祛热平燥。您饮了茶,再用些好克化的宵夜,便歇息了吧,离上朝不过两个时辰了。”
皇帝又饮了一口茶,果然清香四溢,肠胃熨帖,又见茶饮旁边还配了一碟灌汤素包和菜羹意葫芦,都是自己素日爱吃的。若论伺候自己的衣食起居,偌大的皇宫还就数蔡延心思灵透。
皇帝夹起一个灌汤包,细细咀嚼,边吃边问道:“朕看你方才心神不宁,所为何事?”
蔡延揉了揉眼角:“回陛下的话,臣是被柳大人方才的一番话勾起了伤心事。柳大人所说的北地之事,都是真事,难为他一个长在富足鱼米之乡的读书人还惦记着北人的疾苦。臣的老家便在北方,因常年战乱,满目疮痍,多亏陛下当年力谏先帝迁都蓟州,这才过了几年安生日子。只是多年战乱,很多北地百姓家破人亡,土地荒芜,只能靠天吃饭讨生活。若是年景好尚能挣出一家子的口粮,若是遭了天灾,便只有卖儿鬻女的份儿了。当年臣的家乡便是遭了蝗灾,爹娘和弟弟都饿死了,臣为了活下去,便将自己卖给官伢,只为能吃口饱饭,后来便入宫做了寺人。”
皇帝听到此处,饶是山珍海味也咽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是朕对不起北地的百姓呀。”
蔡延忙道:“陛下万不要这么说,若不是您当年力主迁都,一举荡平贼寇,只怕北地百姓如今早就沦为亡国奴了。臣今日听柳大人所言,才知道迁都的内情,陛下才是北地百姓的大恩人。再说自朝廷迁都蓟州后,对北方百姓轻徭薄赋,百废俱兴,这几年家家也有了些散碎的积蓄,待陛下在北地兴办义学后,普通百姓必会送伶俐的子弟前去读书识字,毕竟能识文断字、金榜题名是祖坟上冒青烟的大好事。就算高中不成,也可做些小买卖贴补家用,也要比一大家子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田里劳碌强得多。”
皇帝点了点头:“看来柳暮江虽与苏家关系密切,但也是个忧国忧民的纯臣,不同于那般倚老卖老的儒生。”
蔡延又给皇帝舀了半碗碧菜羹:“陛下莫生气,苏大人那群清流毕竟德高望重,眼光难免苛刻了些,寻常举子的试卷自然入不了眼,又是一群憨直的老学究,只知做学问,难免钻了牛角尖。”
皇帝冷哼一声:“憨直?你只知道在朕身边端茶倒水,不知人心贪婪险恶,只怕那群清流早已背着朕同流合污了。”
(https://www.kenwen.cc/book/515116/18275383.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