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309章 马和面圣

第309章 马和面圣


南京城外,在所有人的翘首以盼之中,马和带领的使团终于回到了京城。

城外唐阙这个理藩院的尚书第一次接待这么多的外宾,也是十分紧张。

“宁王殿下,马公公,陛下和朝臣已经在奉天殿等候多时了,您二位可以先行进宫,至于使臣,由理藩院负责接待。”

经过两年多的海上航行,马和的皮肤黑了很多,而且看起来也更加壮实,如果不知情的话,谁能想到他是个太监呢?

马和微微一笑,一挥手,十几名汉人走了出来。

“唐大人,这些汉人都是精通多国语言之人,有他们陪同,理藩院想必也能更顺畅的与使臣们沟通。”

唐阙感激的道:“多谢马公公,真是思虑周到啊,怪不得能立下如此盖世奇功。”

马和谦逊的一笑,随后就与宁王一起策马进京,时隔两年,再次回到京城,马和的心里也是感慨莫名。

看着如今的南京城如此繁华,只觉得一阵恍惚。

朱权似乎是猜到了他心中所想,淡淡道:“不用惊讶,这才哪到哪?如今大明二十一行省,都在飞速的发展,以后你就会看到了。”

马和点了点头,心中不停地给自己打气。

很快,两人就到了奉天殿。

“臣福建水师提督,马和见过陛下。”

朱雄英的脸上满是笑意,亲自起身,走到马和的面前,将他扶了起来:“马和啊马和,你没让朕失望,来吧,和诸位大臣说说,这次出使,都做了哪些事情啊?”

马和闻言扬起头颅,朗声道:“回陛下,臣此次出使,远航西洋上万里,先后拜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

“这些国家如今都知道了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而强大的大明,纷纷心生向往,这次跟臣回来的,有十四个国家的使节,都带来了他们的贺礼和心意,希望与大明建立友好的邦交。”

“除此之外,臣还带回来了辣椒、南瓜、苦瓜、土豆、马铃薯、向日葵、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的种子,从此以后,大明百姓再也不用挨饿了!”

谁也没有想到,马和在消失的两年时间里,做了这么多事。

朱雄英也忍不住龙颜大悦,有些嘚瑟的拉起马和的手:“当初,朕破格任用马和的时候,你们是怎么说的?”

“特别是你,韩尚书,就差指着朕的鼻子骂了,现在是不是很佩服朕的眼光?”

韩宜可低下了头,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陛下圣明,知人善用,不过臣是吏部尚书,自然需要谨遵朝廷制度,再有下次,臣还是会与陛下争论。”

“哈哈哈,你啊。”

朱雄英大笑了两声,并没有跟他计较,相反还很欣赏韩宜可的性格。

“马和,你带回来的那些种子何在?”

马和撇了撇嘴,有些无奈的道:“太上皇一直等在殿门口,臣与宁王殿下回来的途中,就被太上皇拦下,连宁王带种子都被太上皇劫走了。”

朱雄英揉了揉脑袋,也是没想到老爷子会这么着急。

不过老爷子种地种了一辈子,种子交到他的手中也算物尽其用,所以没有特别担心。

“行,既然种子在太上皇手中,那也不用担心,太上皇经验丰富,咱们等着结果就好。”

“马和,你这次立下了不世之功,想让咱怎么赏你?”

马和扑通一下跪在地上,眼眶发红道:“如果不是陛下赏识,奴才现在还是宫中的一个小太监,所以臣不要赏赐,如果有机会,臣还想为大明效命,再下西洋,将我大明威名远扬四方。”

朱雄英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了一句:“如果我大明都是你这般人物,何愁不能兴盛啊?”

“不过,赏罚分明也是朝廷的规矩。”

“马和听封,水师提督马和,远渡重洋,杨国威名,封为定海侯,组建远洋水师,随时准备再下西洋。”

马和热泪盈眶,止不住的叩头道:“奴才叩谢天恩。”

朱雄英扶起马和,轻声道:“这都是你应得的,你不必如此。”

“既然你要组建远洋水师了,福建水师就交给曹震吧,告诉曹震,朕把福建水师交给他,要是福建水师垮了,朕饶不了他。”

封赏完有功之臣后,朱雄英再次回归正题。

“马和,对你去过的这些国家,都有什么特色,能不能讲讲?”

马和点了点头,开始侃侃而谈道:“奴才去过的这些国家,都是些小国,但是各有特色。”

“以爪哇为例,虽然天气炎热,但是一年水果四熟,常年都被绿色的植物笼罩,水果根本吃不完,哪怕他们本地人一辈子不劳作也不会饿死。”

“再说苏门答腊,虽然位置偏僻,但是参天古树很多,而且很多动物闻所未闻,和人类和平共处,极为罕见。”

“至于暹罗等地,虽然贫瘠,但是宝石多的数不胜数,金银甚至用作器皿,本地人根本不知道金银的价值,而且很向往大明的茶叶和手工艺品。”

“彭亨则是.....”

随着马和的讲述,群臣的眼睛逐渐亮起了光,原本以为西洋那些小国一无是处,但是这么听起来也并非如此啊。

怎么好像听起来像是遍地黄金的样子?

凌汉思虑片刻之后,缓缓吐出一句:“陛下,我大明是天朝上国,怎么坐实周边的国家如此贫瘠,臣认为应该派遣大明水师,协助他们治理地方,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快速的发展。”

就连一向自诩争议的老古板张紞都赞同的点了点头道:“陛下,臣认为凌阁老所言甚是有道理啊。”

杨思义看似在一边发呆,实际上在心里核算如果打下这几个国家的话,对大明到底是赚的还是亏的。

随后,杨阁老老神自在的道:“陛下,臣认为,应该直接派福建水师过去,与各国进行亲切的慰问。”

朱雄英撇了撇嘴,不愧是天朝上国,想要欺负人家也不直说,必须要师出有名。

虽然朱雄英发动过不少的战争,但是那都是别人先对大明产生了威胁,他才不得已出手,西洋的这些小国如今这么乖,对大明百依百顺的,他怎么忍心下的去手呢?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人就好奇了,倭国不也一样百依百顺吗?你不是还把它灭国了?

这话说的,倭国哪有一个好人呐?

在沉默了片刻后,朱雄英还是摇了摇头,语重心长的道:“朕知道你们心中所想,但是大明强盛不是侵犯其他国家的理由,我大明是礼仪之邦,自然应该以理服人。”

“再说了,那些国家距离大明远隔千山万水,而且气候与大明也是天差地别,就算打下来,也没有任何意义。”

朱雄英这么一说,群臣原本摩拳擦掌的热情也逐渐褪去。

其实他并不是不想将这些地方划入大明的版图,但是他也知道这就像是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就再也控制不住。

恐怕大明会在他的带领下,踏上不断吞并的道路,这并非他所愿。

前世的教育让他不能接受侵略对自己没有任何威胁的他国领土。

杨思义有些可惜的叹了口气:“可惜了,那些小国占着大笔的资源但是却不会利用。”

朱雄英摇了摇头,出言宽慰道:“杨阁老也不用惋惜,虽然朕不同意出兵,但是与他们做交易还是可以的。”

“与他们做交易?”

杨思义先是一愣,随后又肉眼可见的开心起来:“陛下的意思是开放海禁?”

朱雄英点了点头,沉声道:“大明建国之初,之所以实施海禁,原因有二。”

“其一,开放海禁后的朝贡贸易,导致我大明朝廷不断的赔本,以致“库藏为虚”,给大明带来了越来越沉重的财政负担。再加上皇爷爷认为明朝的根本在于农业,而农业的产值足以养活大明王朝。所以,大明初期才会实行海禁政策,禁止朝贡贸易,以避免赏赐导致的大额支出。”

“其二就是为了防备沿海奸民与倭寇勾结,所以禁止老百姓私自出海,毕竟大明的海岸线实在是太长,想要保证出海百姓的安全需要投入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干脆,就实施了海禁。”

“但是现在,我大明水师强大,倭寇也被剿灭,所以不需要再加以防范。”

“开放海禁,可以用大明的丝绸,琉璃等造价较低但是精美的物品去换取大量的真金白银,我大明稳赚不亏啊,所以朕决议开放海禁,与西洋诸国进行贸易,诸位爱情以为如何?”

这等利国利民的良策,这些大臣自然不会反对,在所有人的赞同之下,封锁了数百年的海岸线,再次对外开放,也让西方各国提前了数百年领略到了中华大地的风采。

这一切,都来源于大明强悍的实力。

只有自身强大,才能无所畏惧。


  (https://www.kenwen.cc/book/521400/18275156.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