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重生六零,我靠农场钱多多 > 474章 钱多多:与表姑奶奶初次交锋!

474章 钱多多:与表姑奶奶初次交锋!


钱多多可是个机灵得不能再机灵的人啦!就在这时,三位老太太正聊得起劲呢,她们说的那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不知怎地竟被钱多多的儿子给听到了。只见这孩子蹑手蹑脚地走到正在专心致志削着苹果的陆芬身旁,轻轻地用胳膊肘碰了碰她,压低声音问道:“奶奶,您身边坐着的那两个人是谁呀?”陆芬连头都没抬一下,同样轻声细语地回答道:“左边那个是咱家的表姑奶奶,右边那个则是糖姑奶。这俩老太太啊,向来就是爱管闲事,整天唠唠叨叨的,我可烦她们了。要不是家里有急事需要帮忙,哪能把她们从外地叫回咱们京市来哟!”钱多多听完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别看陆芬平时话不多,但就这么简简单单几句话,已经将陆家上下对这两位老太太的态度表露无遗了。

过了一会儿,钱多多又想起一件事来,她凑到陆芬跟前,关切地问道:“小芬呐,你知道布洛芬和叶思婷他俩打算啥时候举办婚礼不?自从叶思婷吃了你给钱多多的养生丸之后,没过多久就醒过来啦。而且呀,这一醒过来,她马上就弄清楚了自己对叶芬的那份深情厚意,现在两人成天黏在一起,简直是如胶似漆的。可奇怪的是,怎么一直都没听说有更进一步的好消息传出来呢?”陆芬听闻此言,先是轻轻叹了一口气,然后才缓缓开口说道......

王东侯问爷爷:“以你现在的身体状况,再种1年的粮田没有问题吧”。爷爷回答没问题,王东侯说没问题就行,以后种田的问题由他解决,爷爷想了想,也同意了。本来农村人种田就是本分,让给别人种也是无奈,既然孙子说了就不再坚持了。王东侯家种田,第一年就走了不寻常的路子。当时种粮食是由村委会统一购置的稻种,那时候人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种粮食还是选择杂交稻,因为杂交稻产量高。而王东侯劝爷爷不要种植杂交稻,一定要种大稻,因为大米口感好,吃起来香,虽说产量低,但依目前情况看,王东侯爷爷、奶奶饭量都不大,消耗粮食少,只有王东侯刚开始发育,饭量猛涨。按照王东侯算了一下,当时的杂交稻一亩能产1000斤左右的稻谷(后来在袁隆平院士的不断研究开发下,亩产达到2200斤以上),而大稻亩产只有800斤,王东侯家粮田1.8亩,可产大稻1440斤,稻谷的出米率是百分之七十,可机米1000斤左右,再加上一年一季出产的小麦,足够一家人的口粮了。在王东侯的强烈要求下,王东侯爷爷不得已从农科所买回了大稻种子。哪知道第一年收成后,全家人吃了香喷喷的大米饭,赞不绝口。王东侯的几个城里的同学暑假到王东侯家来玩,主要是晚间到河塘捉青蛙,捉回家烧了吃,是一道美味佳肴。那时候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捉青蛙并不违法。当这些同学在王东侯家吃完大米饭后,连呼好吃,更是夸张地说这种油光锃亮喷香喷香的大米饭他们不吃菜也能吃得下。就在王东侯家种植大稻后的第二年,许多人家也开始种植大稻,及至5年以后,家家户户种大稻,已经没有人种杂交稻了。分田到户以后,各家各户的生活得到了根本的改变。不再吃大锅饭,不再靠在生产队上工挣公分,挣口粮,尤其是家中劳力多的人家,种田的收入十分丰厚。因为那时候已经不再割资本主义尾巴了,田里种植的蔬菜品种完全按市场需求种植,什么菜好卖种什么,什么菜产量高种什么,什么菜效益好种什么,同时,物资的流通便捷也开始显现,农民卖菜出现了“大篓子”现象,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农民工资们骑着28大杠自行车,用大篓子搭着一百几十斤甚至200来斤的菜,长途奔袭几十公里去售卖,以卖个好价钱从而增加收入。王东侯家由于没有壮劳力,生活状况并没有因为分田到户得到很大改善。不过王东侯此时一心忙于上学,对种田并不是太关心。


  (https://www.kenwen.cc/book/523216/18274991.html)


1秒记住啃文书库:www.kenwe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kenwen.cc